王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军医大学临床七年制、外科学硕士、骨科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骨关节外科学各专业领域工作、学习,先后到奥地利、加拿大、台湾研修深造。科专业知识理论扎实,外科手术技术精湛。专长于骨关节疾患的治疗,尤其精通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和翻修、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关节镜等外科手术。先后多次到奥地利、加拿大等国家进修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擅长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各种疾病的处理,在表面髋关节置换、短柄髋关节、膝关节高屈曲旋转平台等人工关节置换新技术、新领域方面有着较深入的研究。第一军医大学临床七年制、外科学硕士、骨科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骨关节外科学各专业领域工作、学习,先后到奥地利、加拿大、台湾研修深造。工作以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项,获得省级以上课题4项,院级课题2项,科研经费达86万,新型实用专利14项,国内发明1项,教学奖7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分会委员、秘书 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展开
  • 滑膜炎能深蹲吗

    滑膜炎急性期不能深蹲,缓解期需据病情稳定度、关节功能、个体差异等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深蹲,儿童和老年患者作为特殊人群更需格外留意,儿童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不建议随意深蹲,老年患者缓解期深蹲要更谨慎,动作需缓慢轻柔且幅度小,家人需协助防意外。 滑膜炎缓解期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能深蹲 病情稳定且关节功能良好者:当滑膜炎处于缓解期,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较好时,可以尝试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度深蹲,但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幅度。一般来说,首先要确保关节没有明显的不适,深蹲时动作要缓慢,保持身体平衡,下蹲幅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或不适为度。例如,可先从较小的幅度开始练习,每次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观察关节反应。如果在深蹲过程中或深蹲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加重情况,应立即停止深蹲。 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患者滑膜炎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等存在差异。比如,因肥胖导致滑膜炎的患者,即使处于缓解期,深蹲时关节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更要严格控制深蹲的相关情况,可能需要在减轻体重等基础上谨慎进行深蹲;而年轻、身体素质较好且滑膜炎病情较轻的患者,相对可以在更谨慎的评估后尝试适度深蹲,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关节反应。 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滑膜炎相对常见,如髋关节滑膜炎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如果是儿童滑膜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不建议随意深蹲。因为儿童的滑膜对刺激更敏感,深蹲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发育和恢复。在儿童滑膜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儿童康复的特殊原则,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但要避免深蹲等可能加重关节负担的动作。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退变,滑膜炎合并关节退变的情况较为常见。老年患者进行深蹲时,关节软骨、滑膜等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老年患者滑膜炎缓解期若要考虑深蹲,更要谨慎,最好先经过详细的关节评估,包括关节影像学检查了解关节结构情况等,并且深蹲时动作要极其缓慢、轻柔,幅度要很小,同时家人应在旁协助,以防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关节不适要立即停止。

    2025-10-11 11:11:17
  • 上背部酸痛是怎么回事

    上背部酸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姿势不良、肌肉劳损、颈椎病、肩周炎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纠正姿势和心理调节等。如果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1.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弯腰驼背等,会导致上背部肌肉紧张和疲劳,从而引起酸痛。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定期活动身体,放松肌肉。 2.肌肉劳损:过度使用上背部肌肉,如举重、搬运重物等,或进行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劳损和酸痛。建议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肌肉,并进行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3.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上背部疼痛。除了上背部酸痛,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颈椎检查和治疗。 4.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也可能导致上背部牵涉性疼痛。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5.其他原因: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上背部酸痛。如果上背部酸痛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对于上背部酸痛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 1.休息:避免过度使用上背部肌肉,给肌肉足够的休息时间。 2.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上背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预防酸痛的发生。可进行游泳、瑜伽、伸展运动等。 5.纠正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低头看手机、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6.心理调节: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可能加重上背部酸痛,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和减压。 需要注意的是,上背部酸痛的原因可能较为复杂,如果酸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此外,对于孕妇、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特殊人群,上背部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

    2025-10-11 11:08:37
  • 腱鞘纤维瘤怎么回事

    腱鞘纤维瘤是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相对多见)手部和足部腱鞘及周围组织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通过体格检查、超声、MRI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手术需精细,女性要考虑生理特点,有基础病史者要控制基础病以保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 临床表现 部位:多见于手指屈肌腱鞘,也可发生于足趾。 症状: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1-3厘米左右,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可推动。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手部或足部的肿块,了解其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确地判断肿块的范围和内部结构,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腱鞘纤维瘤有复发的可能,手术时需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精细,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和发育的影响。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 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者经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复发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儿童患者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快,但也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复发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腱鞘纤维瘤时,手术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观察手指或足趾的功能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手部和足部功能正在发育中。 女性:女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的生理特点,如妊娠相关情况(若患者处于妊娠期发现腱鞘纤维瘤,需综合评估手术对妊娠的影响)等。在治疗后要关注肿块复发对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手部精细活动或足部行走功能的影响,因为女性可能更注重手部美观和足部的行走、外观等。 有基础病史者: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在手术前后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顺利。

    2025-10-11 11:05:45
  • 什么是软骨瘤,与什么因素有关

    软骨瘤是常见良性骨肿瘤,分内生性等类型,其相关因素有:部分具遗传倾向,如Maffucci综合征;胚胎发育异常可致;长期反复外伤可能关联;内分泌紊乱有一定影响。 一、软骨瘤的定义 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起源于透明软骨,可分为内生性(髓腔内)软骨瘤和外生性(皮质旁)软骨瘤等类型。内生性软骨瘤多发生于手足短管状骨,外生性软骨瘤相对较少见。 二、与软骨瘤相关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部分软骨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例如,Maffucc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同时还可能合并血管畸形等表现,其发病与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遗传方式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后代患软骨瘤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胚胎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导致软骨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软骨瘤。例如,在肢体的发育阶段,软骨的正常形成过程受到干扰,就可能形成内生性软骨瘤等病变。这种胚胎发育异常因素在一些先天性肢体发育异常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比如先天性手或足部骨骼发育畸形的患儿,发生软骨瘤的概率可能增加。 (三)外伤因素 长期或反复的外伤可能与软骨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外伤可能导致局部软骨组织的损伤,进而引起软骨细胞的异常增殖。例如,手部经常受到外力撞击的人群,如某些职业(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由于手部反复受到外伤刺激,可能增加手部短管状骨发生内生性软骨瘤的风险。不过,外伤因素一般不是单一导致软骨瘤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发挥影响。 (四)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紊乱可能对软骨瘤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例如,在青春期等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较为显著,如果激素调节出现异常,可能影响软骨组织的代谢和生长。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前发病的软骨瘤患者,其体内内分泌水平的波动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内分泌因素对软骨瘤发生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这一时期他们的内分泌系统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2025-10-11 11:03:05
  • 如何诊断肩周炎

    诊断肩周炎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入手,病史采集要询问年龄、性别、发病过程;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肩关节活动度和压痛;影像学检查有X线和MRI;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ESR和CRP,综合这些手段诊断肩周炎并考虑不同患者特点及病情状况。 发病过程:询问起病是急性还是慢性,有无明确诱因,如外伤、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变化情况,比如疼痛是逐渐加重还是突然发生,活动受限是从哪个关节活动开始受影响等。 体格检查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前屈:正常肩关节前屈可达180°,肩周炎患者前屈活动度明显减小,需测量并对比双侧肩关节前屈角度。 后伸:正常后伸约30-40°,肩周炎患者后伸活动也会受限。 外展:正常外展可达180°,肩周炎患者外展时会出现疼痛且活动范围减小。 内旋、外旋:检查肩关节内旋、外旋功能,肩周炎患者这些活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压痛检查:在肩关节周围寻找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有喙突、肩峰下、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肩周炎患者相应压痛点处常有明显压痛。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肩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冈上肌肌腱钙化等表现,可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如肩关节骨折、肿瘤等。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显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如肩关节囊、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等情况,肩周炎患者可出现肩关节囊增厚、肩袖损伤等表现,有助于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及排除其他软组织病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若肩周炎伴有感染等情况,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改变。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部分肩周炎患者ESR和CRP可轻度升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但这些指标升高并非肩周炎特异性表现,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诊断肩周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其各自特点,例如老年女性患者更要仔细排查其他可能疾病,同时依据检查结果准确判断是否为肩周炎及病情状况。

    2025-10-11 10:59: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