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手术、侧颅底外科手术,包括人工耳蜗及听觉植入手术、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颞骨良恶性肿瘤及侧颅底肿瘤手术、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中耳炎引起的面瘫、外伤性面瘫、面神经瘤)的诊断治疗、慢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鼓室成形手术、各类听力障碍疾病诊断治疗、腮腺肿瘤手术、慢性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手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向 Ta 提问
-
鼻炎早期都有哪些症状
鼻炎的早期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 一、鼻炎的引发原因及症状表现 1.鼻炎可能因感染或接触过敏原导致,患病后鼻部黏膜会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刺激鼻黏膜会引发打喷嚏。 2.早期还会使鼻黏膜分泌物增多,导致流鼻涕现象。 3.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严重或分泌物未及时排出时会出现鼻塞。 二、鼻炎的治疗方法 1.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能起到抗炎作用,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 2.若是接触过敏原引起,还需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起到抗过敏效果以帮助病情恢复。 三、鼻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鼻炎患者平时要注意鼻子部位的护理,不可经常用手挖鼻孔。 总之,鼻炎患者需关注早期症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鼻部护理。
2025-04-10 14:16:38 -
声带息肉手术大概要多少钱
声带息肉手术费用通常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间,具体费用取决于当地医院水平等因素。以下是详细情况: 一、声带息肉是常见的声带良性病变。 1.其产生原因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用嗓。 2.患者症状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红肿、疼痛等,严重时会失声。 二、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如声带息肉摘除术。 1.如果所在地区消费水平低,选择在门诊局麻下进行手术,费用通常不高,约2000元。 2.若医院级别高,当地消费水平高,且选择全麻手术,费用则较高,约10000元。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控制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总之,声带息肉手术费用有一定差异,患者术后要做好相关护理,若病情未明显改善,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一步治疗。
2025-04-10 14:15:49 -
孩子鼻窦炎的症状
小孩鼻窦炎的症状表现包括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等。 一、鼻塞 小孩鼻窦炎时,由于炎症的过度刺激,会导致鼻黏膜显著肿胀,进而使小孩出现鼻塞症状。这种鼻塞通常是持续性的,会严重影响小孩的正常呼吸。 二、脓涕 小孩鼻窦炎会致使鼻窦内产生脓性分泌物,当这些脓性分泌物进入鼻腔,就会引发鼻腔出现脓涕的情况,并且脓涕可能还会带有血丝。如果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位,还会引起咽喉不适,比如恶心、咳嗽等症状。 三、嗅觉障碍 因为小孩鼻窦炎会有持续性鼻塞发生,这很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嗅觉传导,从而容易引发嗅觉障碍,导致小孩的嗅觉出现减退现象。 此外,小孩鼻窦炎还可能伴有头面部疼痛、发热等其他症状表现。 总之,小孩鼻窦炎会有多种症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2025-04-10 14:14:57 -
鼻炎为什么老是流鼻水
鼻炎患者持续流鼻涕是因鼻腔黏膜受刺激致腺体分泌增多的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 一、过敏性鼻炎 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空气中某些成分过敏,过敏原随呼吸进入鼻腔,刺激产生过敏反应,引发鼻子痒、打喷嚏,同时致毛细血管扩张,大量分泌物渗出,常流清水样鼻涕。治疗上通常使用抗过敏药物和鼻喷剂,一般一星期左右可逐渐恢复,但要坚持用药,不能因症状稍减轻就自行停药,因鼻炎难以根治,只有坚持规范用药才能控制症状。 二、急性鼻窦炎 若鼻涕呈黄脓色,可能出现急性鼻窦炎,需使用抗菌药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利于黄脓鼻涕排出。 三、其他异常情况 若流出的分泌物有不正常异味,应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总之,鼻炎患者出现不同症状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并且要重视规范治疗,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5-04-10 14:13:31 -
新打的耳洞多久能够转
打耳洞后需保持耳洞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具体注意事项包括每天清洁、避免沾水、不触摸搔抓、不戴过重饰品等,个人体质不同,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耳钉饰品。 在耳洞愈合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每天用酒精或双氧水清洁耳洞周围的皮肤,以防止感染。 2.避免让耳洞沾水,游泳、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3.不要用手触摸或搔抓耳洞,以免感染。 4.不要佩戴过重或过大的耳钉或饰品,以免影响耳洞的愈合。 5.如果耳洞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愈合能力不同,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选择合适的耳钉或饰品也很重要,应选择材质安全、无刺激的产品,并避免佩戴时间过长。
2025-04-10 1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