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手术、侧颅底外科手术,包括人工耳蜗及听觉植入手术、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颞骨良恶性肿瘤及侧颅底肿瘤手术、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中耳炎引起的面瘫、外伤性面瘫、面神经瘤)的诊断治疗、慢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鼓室成形手术、各类听力障碍疾病诊断治疗、腮腺肿瘤手术、慢性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手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向 Ta 提问
-
耳屎掉到耳朵深处怎么办
当耳屎掉到耳朵深处,应避免自行掏挖,尽快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借助设备处理。儿童、成年人、有耳部疾病史人群各有注意事项,日常要保持外耳道清洁、游泳等后擦外耳道、定期耳部检查来预防耳屎掉到深处情况。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外耳道相对较窄且娇嫩,家长发现儿童耳屎掉到耳朵深处时,更不应自行处理,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操作。因为儿童可能难以配合,自行掏挖极易造成意外伤害。 成年人:成年人若发现耳屎掉到耳朵深处,也不要尝试自行用棉签等工具去掏,应遵循上述及时就医的原则,由医生处理。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但不要过度清理,避免频繁掏耳刺激耳屎分泌等情况发生。 有耳部疾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急慢性中耳炎等耳部疾病,当耳屎掉到耳朵深处时,更要谨慎处理,应立即就医,因为耳部疾病史可能会影响耳屎取出的操作难度和风险,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耳部的基础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取出方式。 日常预防小建议 为了减少耳屎掉到耳朵深处的情况发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外耳道清洁,但不要频繁使用棉签等深入耳道清理,以免刺激耳屎聚集;游泳或洗头、洗澡后,可使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保持干燥,防止水分进入导致耳屎膨胀等情况;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尤其是有耳部不适或易出现耳屎问题的人群,可及时发现潜在的耳屎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025-07-23 14:27:33 -
急性咽喉炎吃什么药
治疗急性咽喉炎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主要是休息、多喝水、盐水漱口和避免刺激性食物等,药物治疗则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抗生素及局部治疗药物等,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特别注意药物使用。 1.非药物治疗: 休息:身体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健康。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和咳嗽。 盐水漱口:用温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喉咙疼痛和消炎。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避免辛辣、酸性、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喉咙。 2.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如果喉咙疼痛和发热,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止咳药:如果咳嗽严重,可以使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或氨溴索,来缓解症状。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来治疗。 局部治疗:可以使用含片、喷雾剂等局部治疗药物来缓解喉咙疼痛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 总之,治疗急性咽喉炎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2025-07-23 14:25:24 -
打耳洞危害有哪些
打耳洞存在感染风险、过敏反应、瘢痕增生以及影响耳部功能等危害,感染风险方面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易感染,过敏反应与耳钉材质有关,瘢痕体质者易瘢痕增生,不当操作或感染未妥善处理可能影响耳部功能,儿童和有耳部基础疾病等人群需尤其注意。 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打耳洞所使用的耳钉材质过敏,常见的过敏材质有金属(如镍等)。接触过敏材质后,耳部皮肤会出现瘙痒、皮疹、红斑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耳部外观及生活质量。不同个体的过敏体质差异较大,有过敏史的人群在打耳洞时需格外谨慎选择耳钉材质,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瘢痕增生:若耳部皮肤属于瘢痕体质,打耳洞后可能出现瘢痕增生情况。瘢痕组织过度增生会导致耳部局部隆起,影响耳部美观,且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瘢痕体质人群本身皮肤受伤后易形成异常瘢痕,打耳洞这一微小创伤也可能诱发瘢痕增生,因此瘢痕体质者应尽量避免打耳洞。 影响耳部功能:不当的打耳洞操作或后期耳部感染等情况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可能对耳部的正常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严重的耳部感染可能波及耳部周围组织,影响听力等耳部功能,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仍需引起重视。对于有耳部基础疾病或听力障碍等情况的人群,打耳洞需更加谨慎,以防加重耳部问题。
2025-07-23 14:22:40 -
声带息肉会自己消失吗
声带息肉不会自行消失,需要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 声带息肉通常不会自己消失,需要治疗才能消除。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声嘶,通过喉镜检查可以做出临床诊断。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对于较小的息肉也可在表面麻醉下通过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进行切除。 声带息肉的形成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慢性刺激或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声带息肉的存在会对发声功能产生影响。即使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时,息肉也不会自行消失,反而可能会逐渐增大,从而加重症状。 此外,如果声带息肉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声带小结、声带白斑等,甚至可能会导致恶变。 因此,如果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喉镜等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声带息肉。对于确诊的声带息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声带息肉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声带休息,避免过度用嗓,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025-07-23 14:19:16 -
耳廓在耳朵哪个位置
耳廓位于头部两侧、外耳门前方,上缘约平眉弓水平,下缘接近下颌角水平,由软骨和皮肤构成,含耳轮等结构,不同人群耳廓位置基本固定,特殊情况或耳部外伤可能影响其位置结构。 耳廓的结构包括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等部分。不同结构在耳廓上有各自的位置分布,耳轮是耳廓卷曲的外缘部分,对耳轮是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分,耳屏位于外耳门的前方,呈瓣状,对耳屏则与耳屏相对,耳垂是耳廓下方柔软无软骨的部分。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耳廓的位置基本是相对固定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小儿耳廓相对较小且柔软,在护理小儿耳廓时要特别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牵拉等造成损伤;老年人耳廓的皮肤可能会相对松弛,但位置依旧是在头部两侧外耳门前方的基本位置范围。生活方式方面,一般正常的生活方式下耳廓位置不会有改变,但如果有耳部外伤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耳廓的正常位置及结构,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07-23 14: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