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萍,女,主任医师,教授,妇科主任,博士,1962出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进入新华医院妇产科工作。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精通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处理。曾于1998年在新加坡国立妇产儿童医院工作学习,为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员,师从数届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主席,率先在国内开展各类妇科微创手术,并成立了培训中心,培养了大量的妇科微创人员。熟练掌握妇科微创手术,通过内镜手术解决各种妇科疾病。近年来,潜心致力于妇科四级内镜手术,包括各类妇科恶性肿瘤腔镜下的治疗。为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的成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多年来发表论文几十篇。近年来,也致力于妇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展开
  • 人流后恶心想吐正常吗

    人流后恶心想吐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正常情况与激素水平变化、身体应激反应及个体差异有关,异常情况可能是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或感染所致,出现该症状需密切观察,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术后还需注意相关事项,特殊人群需更谨慎处理。 一、可能正常的情况 1.生理因素 激素水平变化:人流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急剧变化。例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会迅速下降,这种激素水平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想吐的症状。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随着身体对激素水平调整逐渐缓解,多数女性在人流后1-2周内激素水平趋于稳定,恶心想吐的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 身体应激反应:人流是一种手术操作,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应激。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引起恶心想吐。对于年轻女性,身体相对较为敏感,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因应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但通常会在身体逐渐适应手术后的状态后好转。 2.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人流手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女性体质较为敏感,在人流后身体的调整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表现为恶心想吐。比如一些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的女性,在经历人流手术后,胃肠道功能受到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二、可能异常的情况 1.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如果人流手术过程中出现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会刺激腹腔内的脏器,引起牵涉痛,同时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想吐。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例如,子宫穿孔可能会引起剧烈的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感染:人流后如果发生感染,如盆腔炎等,炎症刺激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导致恶心想吐。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感染的发生与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过早性生活等因素有关。例如,术后如果没有保持外阴清洁,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引发盆腔炎等,进而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 对于人流后出现恶心想吐的女性,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情况,都需要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如剧烈腹痛、大量阴道出血、高热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人流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对于特殊人群,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史的女性,人流后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观察和处理,因为原有的胃肠道疾病可能会因人流手术而加重,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缓解不适症状。

    2025-10-15 14:46:36
  • 引起盆腔炎的原因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包括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此时女性身体虚弱、宫颈口未闭等易致细菌上行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因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引发;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时血窦开放利于细菌滋生,不注意卫生易致病;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等可波及盆腔;感染性传播疾病,不洁性行为致感染相关病原体进而累及盆腔,主要影响有性行为的女性群体及生育年龄段等女性。 一、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具体情况:女性产后或小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者手术操作无菌不严格,都容易引发盆腔炎。例如,有研究显示,产后宫腔内胎盘、胎膜残留的产妇发生盆腔炎的风险明显高于无残留者。 年龄与性别因素: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尤其是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产后或流产后的特殊生理状态使其成为盆腔炎的高发人群。 二、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具体情况: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导致术后感染。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症。比如,宫腔镜检查后发生盆腔炎的概率与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是否规范密切相关。 年龄与性别因素:同样主要影响女性,尤其是有宫腔内手术需求的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女性。 三、经期卫生不良 具体情况: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纸,或有性生活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例如,在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的女性,患盆腔炎的风险显著增加。 年龄与性别因素:仅发生在女性群体,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月经来潮时若不注意卫生则易发病。 四、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具体情况: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例如,阑尾炎患者如果延误治疗,炎症可波及右侧附件,进而引发盆腔炎。因为阑尾与女性生殖器官相邻,炎症可逐渐扩散至盆腔。 年龄与性别因素:无特定性别倾向,但不同年龄可能因不同的邻近器官疾病而受影响,如儿童较少出现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导致盆腔炎,而成人可能因阑尾炎等疾病引发。 五、感染性传播疾病 具体情况:不洁的性行为可感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从而引起盆腔炎。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侵入生殖道,进而累及盆腔。有研究表明,感染性传播疾病后未及时规范治疗的女性,盆腔炎的发生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因素:主要发生在有性行为的女性群体,性活跃期女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025-10-15 14:45:54
  • 良性葡萄胎如何治疗

    良性葡萄胎的治疗包括清宫术、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化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清宫术是首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多数患者,吸刮术为常用方式,特定患者可一次或一周后再次刮宫;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无生育要求及有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预防性化疗,选单药化疗1-2个疗程;年轻有生育要求者要严格避孕1-2年,避孕方法有讲究;年龄较大患者要考虑子宫切除术及心理支持;有高危因素患者需密切监测病情。 一、清宫术 1.适用情况:是良性葡萄胎的首要治疗方法,大多数良性葡萄胎患者通过清宫术可治愈。 2.操作要点:一般选用吸刮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易发生子宫穿孔等优点。清宫时应注意选用大号吸管,待子宫缩小后谨慎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对于年龄较大(大于40岁)、无生育要求、有高危因素(如hCG>100000U/L、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等)的患者,可直接行清宫术,且清宫一般一次清干净,必要时可于一周后再次刮宫。 二、子宫切除术 1.适用人群: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无生育要求的良性葡萄胎患者。 2.注意事项:子宫切除术不能预防葡萄胎发生恶变,但可以减少恶变发生的风险。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如hCG水平异常升高、子宫明显大于孕周等,在充分告知病情后,患者及家属权衡利弊后也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三、预防性化疗 1.适用情况:具有高危因素的良性葡萄胎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化疗。高危因素包括hCG>100000U/L、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年龄>40岁、重复葡萄胎等。 2.化疗方案:一般选用单药化疗,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化疗1-2个疗程即可。预防性化疗可以降低葡萄胎发生恶变的概率,但并非所有良性葡萄胎患者都需要进行预防性化疗,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疗良性葡萄胎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育需求。清宫术后要严格避孕1-2年,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但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在避孕期间要密切监测hCG水平,确保无复发或恶变情况。 2.年龄较大的患者: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发生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时应积极考虑子宫切除术等可能降低恶变风险的治疗方式,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会更加担忧疾病的预后等情况。 3.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对于存在hCG>100000U/L、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如定期复查hCG、进行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恶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5 14:45:14
  • 卵巢囊泡是怎么引起的

    卵巢囊泡形成受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因素影响。内分泌失调时HPO轴调节异常可致其形成,如PCOS患者;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增加风险,家族有相关病史后代概率高;饮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作息不规律熬夜、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风险;子宫内膜异位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也可导致其形成,需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措施。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卵巢囊泡的形成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卵巢囊泡形成的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一些与卵巢发育、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个体患卵巢囊泡相关疾病的可能性会增加。如果家族中有卵巢囊泡相关疾病的遗传病史,那么后代患卵巢囊泡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卵巢功能的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不同性别都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女性由于其生殖系统的特殊性,受遗传因素影响卵巢囊泡形成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结构可能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增加卵巢囊泡形成的风险。例如,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影响激素水平,干扰卵巢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不良饮食结构引发问题,青少年长期不健康饮食可能影响青春期卵巢的正常发育;成年人长期不良饮食则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卵巢囊泡;老年人若饮食不注意,也可能因代谢变化影响卵巢情况。 作息方面: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例如,熬夜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调节,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增加卵巢囊泡形成的几率。不同年龄人群都受作息影响,年轻人长期熬夜常见,易引发卵巢相关问题;老年人作息不规律也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运动方面: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代谢减缓,脂肪易堆积,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和卵巢功能,增加卵巢囊泡形成的可能性。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和正常代谢,缺乏运动则可能成为卵巢囊泡形成的一个诱因。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需要保持适当运动,但相对而言,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易受其影响。 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卵巢囊泡的形成。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卵泡发育异常形成囊泡;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通过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间接影响卵巢的功能,增加卵巢囊泡形成的风险。对于患有这些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降低卵巢囊泡形成的风险。不同病史的人群,若患有相关疾病,都需要密切关注卵巢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卵巢囊泡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5 14:43:49
  • 月经来了三天还痛经怎么回事

    女性痛经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生理性因素有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子宫收缩异常;病理性因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其他因素包含生活方式(饮食、作息、运动)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可致子宫缺血缺氧、组织受刺激、盆腔充血或影响内分泌等从而引发痛经。 一、生理性因素 (一)前列腺素分泌异常 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较多前列腺素,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若这些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痛经。一般女性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月经初潮后的青春期女性中较为常见,与身体对激素变化的适应过程有关。 (二)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异常也可能导致痛经。比如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会使子宫供血不足,引发疼痛。这种情况在有月经不调史的女性中相对更易发生,可能与自身的内分泌调节功能不稳定有关。 二、病理性因素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女性,除了经期痛经外,还可能伴有月经异常、不孕等情况,其疼痛特点通常是进行性加重。 (二)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 (三)盆腔炎 盆腔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炎症的存在会使盆腔组织充血,在月经期间可能加重充血状态,从而引发痛经。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相对更容易患盆腔炎,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宫腔操作史的女性风险更高。 三、其他因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过多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可能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而痛经。尤其在月经期间不注意饮食的女性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作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调节和整体机能,可能导致月经期间痛经发生或加重。经常熬夜的女性,其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的概率增加,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和经期症状。 3.运动:月经期间剧烈运动可能会使子宫受到震动,加重子宫收缩异常,引发痛经。例如月经期间进行快跑、高强度健身操等运动的女性,发生痛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二)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痛经发生或加重。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当面临学习、生活等压力时,更容易出现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痛经情况。

    2025-10-15 14:43: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