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萍,女,主任医师,教授,妇科主任,博士,1962出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进入新华医院妇产科工作。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精通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处理。曾于1998年在新加坡国立妇产儿童医院工作学习,为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员,师从数届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主席,率先在国内开展各类妇科微创手术,并成立了培训中心,培养了大量的妇科微创人员。熟练掌握妇科微创手术,通过内镜手术解决各种妇科疾病。近年来,潜心致力于妇科四级内镜手术,包括各类妇科恶性肿瘤腔镜下的治疗。为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的成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多年来发表论文几十篇。近年来,也致力于妇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展开
  • 3月11号来月经什么时候是排卵期

    月经周期规律时排卵期可依下次月经前14天及前后4-5天推算;周期不规律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排卵试纸检测等方法推算,青春期、围绝经期及有基础疾病女性排卵期推算各有特点,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有基础疾病者需结合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一、月经周期规律情况下的排卵期推算 如果月经周期比较规律,周期为28-30天,3月11号来月经,那么下次月经预计在4月8号左右,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也就是3月31号左右。因为排卵日的前后4-5天为排卵期,所以3月26号-4月4号左右都可能是排卵期。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情况下的排卵期推算 1.基础体温监测法 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可以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早上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通过长期记录基础体温曲线,找到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其前一天通常就是排卵日,进而可以确定排卵期范围。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记录,而且可能会受到睡眠质量、疾病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误差。 2.宫颈黏液观察法 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发生变化。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黏稠,随着雌激素水平升高,到排卵期时,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高,像鸡蛋清一样。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来推测排卵期。一般当出现这种拉丝度高的宫颈黏液时,预示着即将排卵,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排卵期。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女性对自身宫颈黏液变化有较好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可能受到炎症等因素干扰。 3.排卵试纸检测法 可以使用排卵试纸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来推测排卵期。一般在月经周期规律的情况下,从月经来潮后的第10天开始监测。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预示着即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此时就是排卵期。不同品牌的排卵试纸使用方法可能略有差异,需要按照说明书操作。但排卵试纸检测也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比如检测时间不合适、尿液稀释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结果。 三、特殊人群情况提示 1.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在推算排卵期时,上述方法可能不太准确,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同时,青春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 2.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也会变得紊乱,排卵期的推算更加困难。可以结合基础体温、宫颈黏液等方法,但由于卵巢功能的不稳定,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也会下降。围绝经期女性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身体状况,同时保持心态平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有基础疾病的女性 如果女性患有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会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往往存在排卵障碍,排卵期的推算需要结合激素水平检测等医学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不能单纯依靠月经周期来推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监测排卵情况。

    2025-10-15 15:32:02
  • 子宫肌瘤切除后的问题有哪些

    子宫肌瘤切除后会带来多方面影响,包括月经方面可能出现量和周期变化,生育方面有妊娠及早产风险,盆腔可能发生粘连,存在复发可能,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需关注各方面情况并给予相应应对。 月经周期改变:手术可能打乱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子宫是调节月经周期的重要器官之一,肌瘤切除后子宫的内分泌及神经调节等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可能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的情况。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其有影响,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加重月经周期的紊乱。 生育相关问题 妊娠相关风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后妊娠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子宫肌层在肌瘤切除过程中被切开,术后子宫瘢痕在妊娠中晚期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瘢痕部位妊娠时风险更高。不同年龄患者妊娠风险不同,年轻患者妊娠次数相对多,面临的子宫破裂等风险随妊娠次数增加而可能有所变化;而高龄患者本身妊娠就有一定风险,再加上子宫瘢痕的存在,风险进一步升高。 早产风险: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发生早产的风险可能增加。这与子宫瘢痕影响子宫的顺应性等有关,子宫瘢痕处的组织弹性等与正常子宫肌层不同,在妊娠中晚期随着子宫增大,瘢痕部位承受压力变化,容易引发宫缩导致早产。 盆腔粘连问题 发生情况: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属于盆腔手术,术后有发生盆腔粘连的可能。手术过程中对盆腔组织的扰动、创面的存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盆腔内组织相互粘连。不同患者发生盆腔粘连的概率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手术时间较长、创面较大的患者发生盆腔粘连的风险相对较高。 对身体的影响:盆腔粘连可能引起下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等,如导致肠梗阻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盆腔粘连还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等,进而影响生育功能,比如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影响卵子与精子的结合及受精卵的运输。 复发问题 复发可能性:子宫肌瘤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虽然进行了肌瘤切除,但子宫肌层内可能仍存在潜在的肌瘤生长相关因素,使得肌瘤有再次生长的可能。不同患者复发风险不同,比如年轻患者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等因素,复发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复发后的处理:如果肌瘤复发,需要根据复发肌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症状等综合考虑处理方式。如果复发肌瘤较小且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可能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方式;如果复发肌瘤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等,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等治疗措施。 心理影响 情绪变化:子宫肌瘤切除后,患者可能出现心理情绪方面的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对生育等问题的担忧等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不同,女性患者可能更易受自身身体变化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年轻女性可能更担心生育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应对建议:家人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医疗机构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比如通过心理咨询师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的身体变化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树立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

    2025-10-15 15:31:04
  • 怎么判断真的来月经了

    月经有其特征表现,包括出血持续2-8天、平均4-6天,出血量20-60ml,不凝固,周期21-35天、平均28天,还有伴随症状等;需与妊娠相关出血、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出血、妇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判断月经情况有差异,生活方式和病史也会影响月经判断,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是否真的来月经。 周期规律: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提前或推迟7天左右仍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例如,对于长期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突然出现周期明显改变,就要排查是否有怀孕、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通过身体其他表现辅助判断 伴随症状:部分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乳房胀痛,这是由于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乳腺组织增生、水肿引起的;还有可能出现下腹坠胀、腰酸等不适,一般程度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则需就医。另外,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情绪改变,如烦躁、易怒或抑郁等,这与月经期间激素波动有关。 宫颈及阴道变化:月经来潮时,宫颈口会略有扩张,阴道分泌物会增多,呈较稀薄的状态,这是身体为月经血流出所做的准备。可以通过观察自身阴道分泌物的变化以及宫颈口情况来辅助判断,但这种方法相对较专业,一般需要借助妇科检查才能更准确地观察。 与异常阴道出血的区分 妊娠相关出血:有些情况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月经,但实际上是妊娠相关的出血,如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先兆流产时会有阴道少量出血,常伴有下腹隐痛,与月经的区别在于,妊娠相关出血往往有停经史,而正常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宫外孕除了阴道出血外,多有一侧下腹的隐痛或酸胀感,严重时会出现剧烈腹痛、晕厥等,这与单纯月经出血有明显不同。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出血: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这种出血没有规律的周期,可能出血量时多时少,持续时间也不固定,与正常月经的规律出血有很大区别。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了月经紊乱外,还可能伴有多毛、肥胖等表现。 妇科疾病导致的出血: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炎等也会引起异常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这些情况都需要与正常月经进行区分,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判断月经的情况也有差异,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太规律,但一般会逐渐走向规律;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月经异常需要首先排查妊娠相关情况;围绝经期女性月经会逐渐紊乱,此时判断月经更要结合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激素水平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月经,从而干扰对是否真的来月经的判断,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很重要。有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内分泌疾病、妇科疾病等,在判断月经时要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分析。

    2025-10-15 15:30:09
  • 子宫肌瘤变性严重吗

    子宫肌瘤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钙化等类型,不同类型严重程度不同,育龄期、绝经后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各有特点,诊断可通过超声、MRI等检查,需定期监测,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等,肉瘤样变需警惕,不同人群要针对性应对监测。 一、子宫肌瘤变性的常见类型及严重程度评估 (一)玻璃样变 较为常见,多无明显症状加重表现,严重程度相对较低。是肌瘤组织水肿变软,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被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一般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对子宫功能影响较小,多数患者定期观察即可。 (二)囊性变 常继发于玻璃样变,严重程度也有限。是肌瘤内玻璃样变继续发展,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多个囊腔,其间有结缔组织相隔,也可融合成大囊腔,一般临床症状不突出,若不发生感染等特殊情况,通常不严重。 (三)红色样变 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部分患者会有较明显症状,相对有一定严重性。多认为是肌瘤内血管破裂、出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所致,患者可有剧烈腹痛、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但多数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四)肉瘤样变 虽少见,但严重性高。是肌瘤恶变,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尤其是绝经后肌瘤伴疼痛、快速增大者应高度怀疑。肉瘤样变可导致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转移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需要积极治疗。 (五)钙化 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一般不严重。是肌瘤血液供应不足时,钙盐沉积于肌瘤内,X线检查可看到钙化阴影,通常对子宫功能影响不大。 二、不同人群子宫肌瘤变性的特点及应对 (一)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若发生子宫肌瘤红色样变,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妊娠或产褥期身体状态特殊,需要密切监测胎心、肌瘤变化等情况,若有腹痛等不适要及时评估处理,因为红色样变可能影响妊娠进程等。 (二)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肌瘤变性时,肉瘤样变的可能性相对需更警惕。因为绝经后女性肌瘤本应萎缩,若出现肌瘤快速增大、变性相关不适等,要尽快进行检查以排除恶性变可能,及时采取合适的诊疗措施。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子宫肌瘤变性时需综合评估。例如红色样变时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用药需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肌瘤变性导致出血等情况时,要权衡治疗措施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等。 三、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与监测 (一)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可清晰显示肌瘤变性情况,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等可通过超声表现出的回声等改变来判断,红色样变时超声也能发现肌瘤内部的一些特征性改变。 MRI检查:对于鉴别肌瘤变性的类型有较高价值,尤其在区分肉瘤样变等复杂情况时,能更精准地显示肌瘤组织的细节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监测要点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对于有症状或高危情况的患者要缩短监测间隔。比如怀疑有肉瘤样变的患者,需密切关注肌瘤大小、血供等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处理。

    2025-10-15 15:27:36
  • 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轻微出血怎么办

    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轻微出血较常见,一般通过适当休息、保持外阴清洁、观察出血情况处理,妊娠期女性要谨慎且及时告知妊娠情况,绝经后女性需重视并警惕其他病变,若出血超3-5天未停、出血量增多、伴明显下腹痛或发热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一、原因分析 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轻微出血多是因为检查过程中息肉表面的血管被触碰导致少量出血,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一般与患者自身宫颈息肉的状态以及检查操作的轻微刺激有关。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 检查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因为活动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盆腔充血,进而加重出血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年轻女性可能日常活动量较大,更需要注意休息;而中老年女性相对活动量可能小一些,但也需要遵循休息原则。 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平稳,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情绪波动可能会引起血压变化,间接影响局部血管情况,不利于止血。 2.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要注意清洗的方向,从前往后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在出血期间更要注意外阴清洁;对于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也需要注意保持外阴局部的卫生状况。 不要使用阴道冲洗剂等,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环境,增加感染风险。 3.观察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等变化。如果出血量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或褐色,一般属于正常的恢复过程。但如果出血量增多,超过月经量,或者出血颜色持续鲜红且伴有腹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的女性对出血变化的感知可能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对身体变化较为敏感,而中老年女性可能因身体机能变化,对出血等异常情况的察觉相对不那么敏锐,更需要家人协助观察或者自己更细致地留意身体状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轻微出血时,要格外谨慎。一方面要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因为妊娠期性生活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出血风险。另一方面,要及时告知医生妊娠情况,医生会根据妊娠的孕周等具体情况来判断后续的处理方式,比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妊娠相关的异常情况等。 2.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出血,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处理措施外,更要重视。因为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生率相对有所变化,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宫颈或子宫的病变。要及时将出血情况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如宫颈涂片、HPV检测等,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等严重情况。 四、何时需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出血持续时间超过3-5天仍未停止,或者出血量有增多趋势。 2.伴有明显的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3.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如体温升高、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 总之,宫颈息肉妇科检查后轻微出血一般可通过适当休息、保持外阴清洁等一般处理措施观察,但对于不同人群需根据其自身特点留意相关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

    2025-10-15 15:2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