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萍,女,主任医师,教授,妇科主任,博士,1962出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笫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进入新华医院妇产科工作。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精通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处理。曾于1998年在新加坡国立妇产儿童医院工作学习,为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员,师从数届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主席,率先在国内开展各类妇科微创手术,并成立了培训中心,培养了大量的妇科微创人员。熟练掌握妇科微创手术,通过内镜手术解决各种妇科疾病。近年来,潜心致力于妇科四级内镜手术,包括各类妇科恶性肿瘤腔镜下的治疗。为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的成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多年来发表论文几十篇。近年来,也致力于妇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肿瘤、妇科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妇科微创手术。展开
  • 大姨妈正常是什么颜色

    正常大姨妈颜色通常为暗红色,受出血量及速度、子宫内膜情况、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月经颜色各有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若月经颜色明显异常伴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正常大姨妈的颜色及相关情况 正常大姨妈(月经)的颜色通常为暗红色。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动脉血、静脉血、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一般来说,月经刚来的时候颜色可能相对较暗,快结束时颜色也可能会偏淡。 (一)影响月经颜色的因素及相关解释 1.出血量及速度:当月经量适中且流出速度较为平稳时,月经血呈现暗红色。如果月经量较多,血液流出速度较快,可能颜色会稍鲜红一些;而当月经量较少时,血液在宫腔内或阴道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经氧化后颜色会更暗。例如,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通常月经量较多,此时月经血颜色可能相对鲜艳;而在月经即将结束的1-2天,月经量较少,颜色往往较暗。 2.子宫内膜情况:正常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当子宫内膜状态良好时,月经血的颜色表现为暗红色。如果子宫内膜存在一些轻微炎症等异常情况,可能会对月经血的颜色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小,一般通过超声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的具体状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如果子宫内膜异常可能会影响受孕,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3.个体差异:不同女性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女性的月经颜色可能会稍有不同,但只要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基本情况正常,一般也属于正常范围。比如有的女性月经颜色可能偏浅红,但经量、经期等都在正常范围内(经期2-8天,平均4-6天;经量30-50毫升,不超过80毫升),也可视为正常情况。 二、特殊人群月经颜色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会出现一些暂时的不规律,包括月经颜色的轻度异常。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轴系逐渐完善,月经会逐渐趋于正常。在这个阶段,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因为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影响月经颜色及月经周期等。例如,长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月经血的颜色和月经的正常规律。 (二)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如果月经颜色突然发生明显变化,且伴有月经周期、经量的异常,需要考虑是否有怀孕相关情况(如宫外孕等可能导致异常阴道出血,易被误认为月经颜色异常)、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等。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若月经颜色与平时差异较大且有月经推迟等情况,应首先排查怀孕可能。同时,育龄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月经血颜色,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使月经血颜色发生改变。 (三)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会出现紊乱,包括月经颜色的改变。此时月经颜色可能会变得较暗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围绝经期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子宫内膜等情况,因为此阶段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相对增加。比如要定期做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同时,围绝经期女性要注意调整自身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总之,正常月经颜色多为暗红色,若出现月经颜色明显异常且伴有其他月经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7 14:23:59
  • 如何算排卵期准确时间

    可通过月经周期推算法、基础体温监测法、宫颈黏液观察法、排卵试纸监测法推算排卵期,月经周期规律女性可用月经周期推算法,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可用于基础体温监测法,雌激素变化致宫颈黏液变化可用于宫颈黏液观察法,检测尿液中LH峰值可用于排卵试纸监测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人群,可结合自身情况选合适方法确定排卵期。 一、月经周期推算法 1.适用人群: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一般月经周期指从本次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 2.计算方法: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排卵日则为15号,排卵期就是10-19号。 二、基础体温监测法 1.原理:女性在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所以通过监测基础体温的变化可以推测排卵期。 2.操作方法: 准备一支基础体温计,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 连续测量几个月经周期,将每天测量的体温绘制在坐标纸上,形成基础体温曲线。一般来说,体温由低升高的那一天通常就是排卵日,而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就是排卵期。比如,某女性连续监测几个月,发现有一天体温较之前升高了0.3℃,那么这一天很可能就是排卵日,其排卵期就是从这一天往前推5天到往后推4天的时间段。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基础体温监测法可能不太容易准确判断排卵期,但仍可作为参考。 三、宫颈黏液观察法 1.原理:宫颈黏液的分泌会随着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排卵期,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呈拉丝状。 2.观察方法:每天观察内裤上宫颈黏液的情况。在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黏稠;随着雌激素水平升高,到排卵期时,宫颈黏液变得清亮、透明,像蛋清一样,拉丝度可达10厘米左右。当出现这种性状的宫颈黏液时,说明正处于排卵期。例如,某女性在月经干净后几天,发现内裤上的分泌物量少且黏稠,之后分泌物逐渐变得清亮、拉丝度增加,这就提示接近排卵期了。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宫颈黏液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此时观察宫颈黏液法可能会受到干扰,需要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四、排卵试纸监测法 1.原理: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期。在排卵前,LH会出现高峰值,排卵试纸会显示强阳性。 2.操作方法: 购买正规的排卵试纸,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一般建议在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预计排卵日前的几天开始监测。 收集尿液进行检测,通常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比如早上10点到晚上8点之间检测。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一般预示着在24-48小时内会排卵,此时就是排卵期。例如,某女性预计月经周期第14天排卵,从第10天开始用排卵试纸监测,当某一天检测到强阳性时,那么接下来的1-2天内就处于排卵期。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女性,可能会影响LH的水平,从而干扰排卵试纸的检测结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推算排卵期,但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准确的排卵期。

    2025-10-17 14:21:46
  • 霉菌性阴道炎能看好吗

    霉菌性阴道炎可以看好,治疗方法有局部用药(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和全身用药(如氟康唑),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育龄女性要性伴侣同治等,妊娠期女性选对胎儿影响小的局部药,绝经后女性局部用药外可适当补雌激素,还需避免滥用抗生素、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来预防复发。 一、治疗方法及原理 1.局部用药 阴道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例如克霉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局部使用克霉唑制剂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较高的治愈率。一般用药后几天内症状就可能有所缓解,多数患者在规范用药1-2周左右可达到临床治愈。 咪康唑制剂也是常用的局部药物,它同样是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膜等结构,抑制真菌生长繁殖。 2.全身用药 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全身药物治疗,如氟康唑。氟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真菌代谢而发挥抗菌作用。有研究显示,口服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 二、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1.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需要注意性伴侣的同时治疗,因为男性感染假丝酵母菌后多无症状,但可成为传染源,若不同时治疗,女性治愈后易再次被感染。同时,育龄女性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内裤要用开水烫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更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局部用药,如克霉唑制剂等。因为全身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以局部治疗为主,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 3.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除了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可以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抵抗力。例如可以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不过在使用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雌激素使用的禁忌证,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三、预防复发及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抗生素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滥用。例如,当因普通感冒等一般疾病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用药的疗程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 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是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重要措施。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因为阴道有自身的酸碱平衡,过度冲洗会破坏这种平衡。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有利于保持外阴通风干燥。 3.增强免疫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风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025-10-17 14:20:59
  • 月经推迟后的原因有什么

    女性月经推迟的原因多样,包括妊娠、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及其他因素(环境改变、慢性疾病等),需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妊娠需明确后按有无计划处理,内分泌失调等需针对相应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一、妊娠相关 女性若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月经推迟首先需考虑妊娠因素。可通过早早孕试纸检测晨尿或到医院进行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来明确,妊娠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使月经停止来潮。对于有妊娠计划的女性,应做好孕期保健;无妊娠计划的女性则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但需谨慎考虑并遵循专业医生建议。不同年龄的女性,妊娠带来的影响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后续生育问题,而年龄较大的女性需综合自身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二、内分泌失调 1.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或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生活方式改变,都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引起月经推迟。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职场女性,由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容易出现月经推迟情况。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调节月经周期的重要内分泌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推迟。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会影响月经周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可能出现月经稀发、月经量减少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减缓,可能导致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不同,中老年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甲状腺相关问题而影响月经。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月经推迟。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其所含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干扰体内正常的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月经周期;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不同药物对月经的影响机制不同,在使用可能影响月经的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出现月经推迟情况,可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四、疾病因素 1.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同时伴有多毛、肥胖、痤疮等症状。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是重要特征之一,会干扰正常的排卵和月经周期。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以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等。 2.卵巢功能衰退: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40岁以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出现月经推迟、月经量减少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绝经。对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女性,需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可通过适当补充雌激素等方式缓解相关症状,但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维持身体健康。 五、其他因素 环境突然改变,如从一个地区搬到另一个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推迟。这是因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人体的内分泌调节系统。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推迟。对于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促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2025-10-17 14:20:14
  • 阴道干涩疼怎么办

    阴道干涩疼可能由年龄、炎症、药物等多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卫生、补水营养、避免不良习惯)、改善性生活方式(增加前戏、选合适润滑剂)缓解,炎症需针对病因治疗,绝经后可激素补充,不同特殊人群(绝经后、孕期、哺乳期)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明确阴道干涩疼的可能原因 阴道干涩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年龄因素,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容易出现干涩疼痛;也可能是炎症导致,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炎症刺激会引起阴道局部的不适;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影响阴道分泌物的分泌,导致干涩疼;还有可能是性生活中的润滑不足等情况。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调整生活方式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保持外阴的透气干燥。 2.补充水分与营养: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维持阴道黏膜的湿润。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2、雌激素样物质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豆类、核桃、芝麻等,维生素B2缺乏可能会影响黏膜的正常分泌,而一些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对维持阴道健康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适量摄入。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局部血液循环,加重阴道干涩疼的情况。 (二)改善性生活方式 1.增加前戏时间:充分的前戏可以促进女性分泌足够的润滑液,有助于减轻性生活中的干涩疼痛。双方可以通过亲昵、爱抚等方式,延长前戏时间,让身体逐渐进入状态。 2.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如果前戏后仍感觉干涩,可以选择水溶性的润滑剂来辅助性生活,减少摩擦带来的疼痛。但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无刺激的润滑剂。 三、医疗干预情况 (一)针对病因治疗炎症 如果是阴道炎等炎症引起的阴道干涩疼,需要明确炎症的类型,如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厌氧菌药物;霉菌性阴道炎则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等进行治疗。不同类型的炎症治疗药物不同,必须在医生的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用药,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菌群失调等情况。 (二)激素补充治疗 对于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阴道干涩疼,在排除禁忌证后,可以考虑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但激素补充治疗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病史等因素,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以及采用的方案。例如,对于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病史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激素补充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除了上述提到的激素补充治疗等情况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外阴的护理,选择温和的护理产品。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阴道及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孕期女性 孕期女性出现阴道干涩疼需要谨慎处理。一般不建议随意使用药物,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如果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期的特殊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例如可能会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方法为主,尽量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三)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出现阴道干涩疼时,同样要注意卫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需要用药治疗,要告知医生自己处于哺乳期,以便医生选择对乳汁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5-10-17 14:19: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