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鸿翔,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痔疮、肛裂、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 198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负责本科生、留学生的教学、带教工作,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完成近10项科研课题。主要从事肛肠病的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擅长以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肛肠疾病,特别是能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能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合理方案,尤其能针对各种重度环状痔及复杂性肛瘘,采用微创的手段,取得良好的效果。展开
个人擅长
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展开
  • 痔疮微创疼吗

    痔疮微创术过程中因采取麻醉患者一般无痛,术后恢复有一定不适,程度有个体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可通过止痛药物等缓解,不同特殊人群术后需关注疼痛及相应护理。 一、术中情况 目前常见的痔疮微创术式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在手术过程中,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等。局部麻醉能阻断手术部位的神经传导,椎管内麻醉可使手术区域以下的感觉神经被阻滞,所以患者在术中一般不会感觉到疼痛。 二、术后疼痛情况及影响因素 1.疼痛程度 术后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疼痛相对较轻。这是因为微创手术创伤较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相对传统手术要小。但术后随着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肛门部位有坠胀、隐痛等不适。通常在术后1-2天疼痛相对明显,之后会逐渐减轻。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患者的痛阈、手术范围大小、恢复情况等。例如,痛阈较低的患者可能会感觉术后疼痛相对更明显;手术范围较大的患者,术后疼痛可能会比手术范围小的患者稍重一些。 2.缓解措施 术后可通过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同时,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合理饮食、避免大便干结等也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保持肛门清洁可以防止感染,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大便干结排便时过度用力刺激伤口而加重疼痛。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要更加注意术后疼痛的观察和护理,确保其舒适;孕妇患痔疮行微创术后,也要关注疼痛情况,因为孕妇在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因疼痛导致腹压增加等情况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缓解疼痛方式;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伤口良好愈合,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若疼痛伴有伤口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恢复。

    2025-09-23 13:58:38
  • 肛门口的血栓是怎么形成

    肛门口血栓形成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良生活方式、肛周感染、妊娠因素及年龄、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肛门局部的静脉丛发生曲张,当受到一些诱因影响时,如长时间排便、用力排便、久坐、久站等,曲张的静脉容易破裂出血,血液在皮下积聚形成血栓。例如,有长期便秘习惯的人群,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会增加肛门局部静脉的压力,容易导致静脉破裂出血形成血栓;一些久坐办公室的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也可能使静脉丛淤血曲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过度饮酒、食用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肛门口血栓形成。酒精和辛辣食物会刺激肛门局部血管,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比如,经常大量饮酒且偏好辛辣食物的人,相比饮食清淡规律的人,肛门口血栓形成的几率可能更高。 肛周感染:肛周组织发生感染时,炎症会影响局部血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容易渗出形成血栓。例如,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在炎症发展过程中,可能波及周围血管,引发血栓形成。 妊娠因素: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肛门局部静脉回流受阻,静脉丛淤血,容易形成血栓。同时,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血管的稳定性,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其他因素:年龄也是一个相关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肛门局部静脉更容易出现问题。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会影响血液循环,也可能间接增加肛门口血栓形成的风险。 总之,肛门口血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相关因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合理饮食、避免久坐久站等,以降低肛门口血栓形成的几率。如果出现肛门口疼痛、有肿块等疑似血栓形成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09-23 13:57:43
  • 痔疮会出血吗

    痔疮可能会出血,尤其是内痔,其因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排便时干燥粪便摩擦或腹压增加致静脉丛破裂出血,出血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有不同表现。儿童、女性、老年人出现痔疮出血时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需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 出血的原因 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是在齿线以上发生的痔,表面为黏膜。当排便时,干燥的粪便通过肛管,容易摩擦到曲张的静脉丛,导致其破裂出血。另外,腹压增加时,比如长时间便秘、久坐、妊娠等情况,会使痔内静脉丛压力升高,也容易引起出血。 出血的特点 通常内痔出血为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合,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喷射状或手纸上带血的情况。而外痔一般不会有出血症状,外痔是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其表面为肛管皮肤,一般表现为疼痛、肿物等。 不同人群痔疮出血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痔疮相对较少,但如果有便秘等情况,也可能出现便血。儿童出现痔疮出血时,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痔疮部位的刺激。同时要注意肛周清洁,避免感染。 女性: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容易诱发痔疮出血。妊娠女性出现痔疮出血时,要更加谨慎处理,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活动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分娩后,由于腹压降低,部分痔疮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等。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这是导致痔疮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出现痔疮出血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排便,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缓泻剂来软化大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出血较多或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总之,痔疮是可能会出血的,不同人群出现痔疮出血时需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5-09-23 13:57:02
  • 痔疮手术后多长时间能好

    痔疮手术后恢复时间受手术方式、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有初期(1-2周)初步愈合、中期(2-4周)进一步愈合、后期(1-3个月)基本愈合及肛门功能恢复等阶段,单纯轻度痔疮手术2-3周左右基本恢复,复杂性痔疮手术可能需1-3个月甚至更久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初期恢复(1-2周):术后1-2周是伤口初步愈合的阶段。此阶段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可遵医嘱进行坐浴等。对于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等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会有疼痛、水肿等情况,通常经过规范护理,伤口逐渐开始初步愈合,创面开始形成假膜等。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而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恢复可能会稍慢,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能力。 中期恢复(2-4周):术后2-4周,伤口进一步愈合,疼痛和水肿等症状逐渐减轻。此阶段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一些轻体力活动,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对于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等手术方式的患者,恢复进程类似,但具体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因局部充血等情况影响恢复,需要更加注意局部卫生和休息;男性患者如果有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对恢复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尽量避免久坐。 后期恢复(1-3个月):术后1-3个月,伤口基本愈合,患者的肛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完全恢复到病前状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心血管功能的变化,避免因恢复期间活动等因素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老年患者恢复相对缓慢,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调整等,保证摄入足够营养促进恢复,同时要注意避免便秘等情况,因为便秘会增加腹压,影响肛门恢复。 一般来说,单纯性的轻度痔疮手术,如门诊小的切除术等,可能2-3周左右基本恢复;而复杂性痔疮手术,可能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025-09-23 13:56:01
  • 上厕所纸上有血怎么回事

    大便后纸上有血可能提示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等多种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进行治疗。 大便后纸上有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提示多种健康问题。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 1.痔疮:痔疮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或混合痔通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出血,血液通常为鲜红色,在大便表面或与大便混合。 2.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的裂伤,常伴有疼痛。肛裂引起的出血通常在大便表面有血迹,颜色鲜红。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上的赘生物,通常是良性的。息肉出血的颜色也为鲜红色,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等症状。 4.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可导致直肠和结肠的炎症和溃疡。出血可能是间歇性的,伴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5.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类似,克罗恩病也可累及胃肠道,导致出血、腹痛、腹泻等症状。 6.肠道肿瘤:直肠癌、结肠癌等肠道肿瘤也可能引起大便带血。中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肠道肿瘤的可能。 7.其他原因:肛管或直肠的其他疾病,如感染、损伤、血管病变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带血。 需要注意的是,大便带血的原因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因此,如果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肛门指诊、结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等,大便带血可能需要更加重视。这些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肠道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等也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总之,大便后纸上有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非常重要。

    2025-09-23 13:56: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