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鸿翔,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痔疮、肛裂、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 198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负责本科生、留学生的教学、带教工作,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完成近10项科研课题。主要从事肛肠病的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擅长以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肛肠疾病,特别是能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能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合理方案,尤其能针对各种重度环状痔及复杂性肛瘘,采用微创的手段,取得良好的效果。展开
个人擅长
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展开
  • 如何预防痔疮

    预防痔疮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水分、定期运动、避免久坐、注意个人卫生、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使用泻药等。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有助于预防便秘,减少痔疮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肛门。 2.保持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肠道通畅,预防便秘。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约2000毫升。 3.定期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运动方式。 4.避免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 5.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肛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避免感染。 6.控制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建议保持健康的体重。 7.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避免憋便,尽量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排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 8.避免长期使用泻药 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性,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增加痔疮的发生风险。 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

    2025-08-07 15:11:37
  • 括约肌怎么锻炼

    括约肌的锻炼方法包括提肛运动、排尿中断法、夹腿提肛、仰卧屈膝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还能锻炼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但需长期坚持,并注意正确方法,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2.排尿中断法: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中断排尿,然后再继续排尿,如此反复。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 3.夹腿提肛:仰卧或坐位时,两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可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4.仰卧屈膝:平躺在床上,两腿屈膝,尽量贴近腹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抬起,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括约肌的锻炼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要注意方法正确。如果括约肌出现问题,如失禁等,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方法。此外,老年人、孕妇、产妇等特殊人群在进行括约肌锻炼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8-07 15:09:33
  • 屁眼边上长了一个包是什么?

    肛门周围出现包块,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可在肛门内形成包块,常伴有便血、疼痛等症状。 2.肛裂:肛裂反复发作可导致肛门皮下组织形成纤维化的皮赘,从而出现包块。 3.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可表现为肛门周围包块,伴有红肿、疼痛。 4.肛瘘: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可在外口出现包块,反复破溃、溢脓。 5.直肠脱垂: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可在肛门处见到肿物。 6.其他:肛门周围皮肤感染、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等也可出现包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肛门周围包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由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肛门周围包块的原因和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些情况下,更应该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肛门周围包块,都应该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搔抓、挤压,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025-08-07 15:08:50
  • 经常灌肠有什么危害吗

    经常灌肠可能会带来肠道感染、肠道损伤、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心脏负担增加、过敏反应等危害。 1.肠道感染:灌肠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感染。如果灌肠使用的器械或液体不卫生,还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 2.肠道损伤:灌肠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损伤,甚至穿孔。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灌肠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心脏负担增加:灌肠时需要注入大量的液体,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5.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灌肠使用的药物或器械过敏,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危害并不是一定会发生,而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进行灌肠治疗时,医生会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这些危害的发生。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灌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有肠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适合灌肠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2025-08-07 15:08:03
  • 肛瘘症状有哪些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肛门周围硬结或条索样肿物 初期肛门周围可见一个或数个硬结或条索样肿物,若病情加重,肿物可增大、增多,并可相互融合成块。 2.疼痛 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可加重,若外口封闭,瘘管存积脓液,或粪便进入瘘管,则会疼痛加重或排粪时疼痛加重,而内盲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疼痛加重。 3.肛周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全身症状 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肛瘘术后要做好护理,保持创面清洁,促进愈合。 温馨提示 肛瘘患者应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清洁。如果出现肛瘘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8-07 15:06: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