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鸿翔,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治疗痔疮、肛裂、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 198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负责本科生、留学生的教学、带教工作,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完成近10项科研课题。主要从事肛肠病的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擅长以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肛肠疾病,特别是能运用中医中药及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各期痔瘘、肛肠疑难疾病,其中对隧道式拖线治疗多支管复杂性肛瘘有独到的见解,能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合理方案,尤其能针对各种重度环状痔及复杂性肛瘘,采用微创的手段,取得良好的效果。展开
个人擅长
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直肠炎等等。展开
  • 孕妇痔疮该如何治疗

    痔疮非药物干预需饮食调节增膳食纤维与水分、温水坐浴促血液循环、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药物干预孕妇优先选安全外用药且需咨询医生,孕妇还需特注意肛周卫生,出现出血严重、疼痛剧烈难缓或感染等异常要及时就医保障自身及胎儿安全。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绿叶蔬菜(菠菜、芹菜等)、新鲜水果(苹果、香蕉等)及全谷物(燕麦、糙米等),每日保证足够水分摄入,以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减轻痔疮受粪便摩擦的刺激。例如,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维持在25~30克,充足饮水可使粪便含水量增加,更易排出,降低痔疮发作风险。 2.温水坐浴:每日1至2次,每次15至20分钟,利用温水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肿胀等不适,坐浴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烫,一般水温控制在40~45℃较为合适,通过温热刺激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3.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休息时可适当抬高臀部,减轻盆腔静脉受压,降低痔疮发生风险。例如,每坐立40分钟左右应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走动或臀部肌肉收缩放松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二、药物干预原则 孕妇痔疮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经临床验证相对安全的外用药物,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使用前务必咨询妇产科医生及肛肠科医生,评估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性,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不可自行随意用药。因为孕期机体代谢及生理状态特殊,需确保药物不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痔疮具体病情权衡用药利弊后给出合理建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因孕期生理变化,痔疮发生率较高,需特别关注肛周卫生,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用柔软湿巾轻轻擦拭或用温水清洗,避免用粗糙纸巾过度擦拭刺激肛周。同时,密切观察痔疮症状变化,若出现出血严重、疼痛剧烈难以缓解或伴有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确保孕妇健康及胎儿安全。例如,若痔疮出血呈喷射状或出血量较大,或肛周出现红肿热痛伴发热等感染迹象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保障孕妇顺利度过孕期。

    2025-10-21 12:18:55
  • 内痔初期的症状的特征有哪些

    内痔初期有便血、痔核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有坠胀感或轻度瘙痒等症状特征,便血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颜色鲜红;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肛门不适感包括坠胀感和轻度瘙痒等,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可能有不同表现。 便血:这是内痔初期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或者是便后滴血,血液颜色鲜红,一般不会与粪便相混合。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内痔的黏膜受到粪便的摩擦而破损出血。例如,当患者排便较用力时,内痔黏膜被撑开、损伤,就会出现便血情况。不同患者便血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只是偶尔出现少量便血,有的可能在大便干燥、排便频繁刺激时出血相对多一些。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内痔初期便血,家长需引起重视,因为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内痔便血可能会更易发生。 痔核脱出:初期痔核脱出多可自行回纳。也就是说,在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内痔的痔核会从肛门内脱出,但是在排便结束后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后,痔核能够自行回到肛门内。这是因为初期内痔的痔核组织相对较小,弹性较好,还没有发生严重的纤维化等改变,所以能自行回纳。比如一些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经常久坐、便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久坐会影响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便秘时排便用力又会增加腹压,从而促使痔核脱出。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肛门周围的肌肉等支持结构力量减弱,内痔初期痔核脱出相对可能更易发生且回纳可能相对缓慢一些,但仍属于初期可自行回纳的情况。 肛门不适感:患者可能会感觉肛门有坠胀感或者轻度的瘙痒等不适。坠胀感是因为内痔刺激直肠末端的神经感受器引起的。比如当内痔体积虽小,但已经开始对直肠产生一定的刺激时,就会让患者感觉到肛门部位有坠胀的感觉,总想有排便的感觉,但又排不出多少东西。而瘙痒则是由于内痔脱出时可能会有一些黏液分泌出来,黏液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导致瘙痒。对于儿童患者,肛门不适感可能不太容易准确表达,家长需要观察儿童是否有频繁搔抓肛门等异常行为来判断;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局部环境改变,肛门不适感可能会有所加重。

    2025-10-21 12:18:53
  • 内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内痔的临床表现包括便血(排便后点滴状、粪便表面带血或喷射状出血,颜色鲜红,不与粪便混,不同人群均可能出现)、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推回或平卧休息后回纳,严重时腹压增加也可脱出,不同人群脱出情况有差异)、瘙痒(内痔脱出伴黏液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致瘙痒,长期久坐、肛门局部不清洁者易出现)、疼痛(一般无疼痛,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剧烈疼痛,有基础疾病者疼痛可能更明显恢复慢),且长期内痔出血可致贫血出现相应表现,不同人群贫血表现有别。 便血:这是内痔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出血,或粪便表面带血,严重时可呈喷射状出血。出血原因是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表面黏膜,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便血颜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相混。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便血情况,例如年轻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因腹压增加等因素使内痔便血症状更易凸显;老年男性若有长期便秘等情况,也易引发内痔便血。 脱出:初期内痔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内痔体积增大,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需用手推回或平卧休息后才能回纳。严重时,内痔脱出后不能回纳,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时也可脱出。儿童相对较少发生内痔脱出情况,但若有长期腹泻、排便用力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女性妊娠期间,由于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腹压增大,也容易导致内痔脱出风险增加。 瘙痒:内痔脱出时,可伴有黏液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黏液流出是因为痔核脱出,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分泌的黏液溢出。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久坐、肛门局部不清洁的人,更容易出现因黏液刺激导致的瘙痒症状。 疼痛:一般情况下内痔无疼痛,当内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例如内痔脱出后嵌顿在肛门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坏死,患者会感到肛门剧烈疼痛,坐立不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内痔嵌顿后发生感染等情况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疼痛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此外,长期内痔出血可导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贫血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

    2025-10-21 12:18:22
  • 混合痔便血该怎么治疗

    混合痔便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饮食调整和坐浴;药物治疗分局部外用和口服;手术治疗有PPH和外剥内扎术。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特点,儿童倾向保守,孕妇优先保守且手术需评估,老年人综合权衡保守与手术风险收益比。 坐浴:可使用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温水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核充血,减轻便血症状。水温一般控制在40-45℃,注意避免烫伤。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都适用,能有效改善局部不适。 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可使用痔疮膏或痔疮栓等局部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例如一些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的外用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混合痔便血症状,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口服药物:对于便血较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一些改善静脉回流的药物,如迈之灵等,但需遵循医生建议,考虑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评估。 手术治疗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适用于Ⅲ、Ⅳ度混合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该手术是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使痔核萎缩。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合,不同年龄患者身体状况不同,恢复能力有差异,需综合考量。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大的混合痔。手术将外痔部分剥离,内痔部分结扎,达到治愈混合痔的目的。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手术操作原则相同,但术后恢复需注意个体差异,如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需要调整术后护理方案。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混合痔便血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因素或不良排便习惯等有关,治疗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等;孕妇混合痔便血需特别谨慎,药物使用需避免影响胎儿,优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法,如坐浴等,若病情严重需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老年人混合痔便血则要考虑其身体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权衡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风险收益比。

    2025-10-21 12:18:06
  • 怎样可以区分内痔和外痔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痔核脱出,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特点;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有疼痛、肛门不适等症状,不同性别无本质差异,不良生活方式者易患;通过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区分,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操作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解剖位置区分 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位于齿状线以上,是内脏神经支配,通常不会有疼痛感觉,但容易出血。外痔是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位于齿状线以下,是由脊神经支配,一般会有疼痛等症状。 二、症状表现区分 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的患者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内痔相对较少,若儿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中青年人群若长期久坐、便秘等易诱发内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内痔可能因肛管括约肌松弛等因素更易出现脱出等情况。 外痔:常见症状有疼痛,当外痔形成血栓或炎症时,疼痛较为明显;还有肛门不适,患者常感觉肛门有异物感,尤其在行走、排便等时更明显。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症状有本质不同,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腹腔压力增加等因素,可能更易诱发外痔。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爱吃辛辣刺激食物、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更易患外痔。 三、临床检查区分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肛门指诊可初步判断内痔情况,内痔一般不易通过指诊摸到,但可感知到黏膜隆起等情况;而外痔通过指诊能直接触摸到肛管齿状线以下的肿物,质地等可初步判断。对于儿童进行肛门指诊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和损伤;老年人肛门指诊时要注意动作温和,考虑其可能存在的肛门直肠局部解剖结构变化等情况。 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能清晰看到齿状线以上的痔核情况;对于外痔,能看到齿状线以下的肿物外观、有无血栓等情况。在进行肛门镜检查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检查顺利且减少患者痛苦。

    2025-10-21 12:17: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