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脊柱与关节疾病诊治,脊柱肿瘤、骨盆与四肢肿瘤的手术治疗,骨肿瘤的精准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建湘,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转移瘤学组秘书/湖北省疼痛学会委员/SICOT数字骨科学组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武汉市融合教育与康复发展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协和医院骨科精准医疗组负责人。对脊柱疾病,关节疾病和骨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肿瘤,骨盆肿瘤和四肢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与关节疾病诊治,脊柱肿瘤、骨盆与四肢肿瘤的手术治疗,骨肿瘤的精准医疗。展开
  • 腰椎骨结核是什么病,严重吗

    腰椎骨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腰椎骨质引发的特异性感染病,结核杆菌多经血行播散致局部炎症致骨质破坏等,未及时诊治局部病变可致脊柱畸形、腰背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病变累及神经可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截瘫,结核杆菌可播散致全身,青少年、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者全身播散风险更高。 一、腰椎骨结核的定义 腰椎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腰椎骨质引发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多经血行播散至腰椎部位,在局部引发炎症反应,致使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等病理改变。 二、严重性分析 1.局部病变进展风险:若未获及时诊治,病变可致腰椎骨质持续破坏,进而引发脊柱畸形,如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影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与功能,导致腰背疼痛进行性加重、活动明显受限,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2.神经受压风险:病变若累及周围神经结构,尤其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截瘫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运动、感觉等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3.全身播散风险:结核杆菌具有播散性,腰椎骨结核若未有效控制,结核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播散性结核,危及生命。从年龄角度,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因免疫力衰退,相对更易受全身播散影响;生活方式上,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发病后全身播散风险更高;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病史者,本身存在结核感染易感性,更需警惕全身播散情况。

    2025-08-26 15:48:08
  • 脚后跟痛警惕三种病 原因

    跟腱炎因运动爱好者频繁跑跳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等致跟腱受刺激发炎引发脚后跟痛,足底筋膜炎由长期负重、体重过大、鞋子不合适使足底筋膜受影响出现脚后跟痛,跟骨骨刺因年龄增长致跟骨退变增生及长期负重磨损刺激引发脚后跟痛。 一、跟腱炎 跟腱炎的主要原因是跟腱反复受到过度牵拉刺激。运动爱好者(如运动员、经常进行跑跳运动的人群)因频繁的跑跳动作,跟腱承受较大应力,易引发炎症反应;此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改变运动方式,也会使跟腱难以适应而受伤,进而导致跟腱炎引发脚后跟痛。 二、足底筋膜炎 1.长期负重因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足底筋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承受过多压力,易导致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例如教师、售货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足底筋膜受损风险较高。 2.体重因素:肥胖人群体重较大,足底筋膜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加,更易引发足底筋膜炎,从而出现脚后跟痛症状。 3.鞋子因素:长时间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过硬、鞋跟过高或过低等,会改变足底受力分布,使足底筋膜受力不均衡,增加足底筋膜炎的发病几率。 三、跟骨骨刺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跟骨骨质会发生退变,容易出现增生形成骨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骨质代谢变化,跟骨骨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长期负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行走、跑步等,会使跟骨长期受到磨损和应力刺激,促使跟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进而引发脚后跟痛。

    2025-08-26 15:43:46
  • 增高手术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增高手术含术前准备约1至2周完善影像学等检查评估、手术操作1至3小时、术后延长2至4个月渐进延长需定期复查、术后康复巩固3至6个月,整体约6个月到1年,不同个体因年龄等有差异,青少年需严格把握适应证,成年人要充分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及基础病对恢复和手术风险的影响。 增高手术通常指下肢延长术,其完成时间涉及多个阶段,:一、术前准备阶段约1~2周,主要包括完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评估骨骼情况、进行全身状况评估以确保手术耐受等;二、手术操作阶段一般耗时1~3小时;三、术后延长阶段,通常每日以0.5~1mm的速度渐进延长,整个延长过程一般需2~4个月,此阶段需定期复查调整延长速率;四、术后康复巩固阶段约3~6个月,主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骨骼稳定。总体而言,从手术准备到最终基本恢复,整个增高手术相关过程大概需要6个月到1年左右。不同个体因年龄(青少年骨骼生长潜力相对大,完成时间可能相对短;成年人骨骼生长潜力小,时间可能更长)、骨骼愈合能力、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会有差异,比如青少年若骨骼发育未完全,延长阶段可能相对快,康复巩固期可能相对短;成年人则需更谨慎评估,恢复时间可能延长。对于青少年,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因过早进行增高手术可能影响骨骼正常发育;成年人则要充分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如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时,恢复时间可能受影响且手术风险增加。

    2025-08-26 15:40:28
  • 跳绳为什么老是绊脚

    跳绳老是绊脚可能与跳绳技巧、跳绳速度、身体素质、鞋子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跳绳技巧、提高身体素质、选择合适鞋子、增加练习时间等方法改善,如持续存在建议就医。 1.跳绳技巧:跳绳时,需要用手腕带动跳绳,而不是用手臂。跳绳的高度不宜过高,双脚落地时要轻,以免影响跳绳的节奏。 2.跳绳速度:跳绳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导致绊脚。如果跳绳速度过快,容易出现节奏不稳的情况;如果跳绳速度过慢,可能会被绳子绊到。 3.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素质较差,如协调性不好、腿部力量不足等,也容易导致跳绳绊脚。 4.鞋子:跳绳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有弹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如果鞋子不合适,也可能会影响跳绳的节奏。 如果跳绳老是绊脚,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调整跳绳技巧:注意用手腕带动跳绳,控制跳绳的高度和速度,保持节奏稳定。 2.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跳绳、跑步、深蹲等运动,提高协调性和腿部力量。 3.选择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有弹性、合适尺码的鞋子,确保跳绳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 4.增加练习时间:跳绳绊脚可能是因为不够熟练,通过增加练习时间,可以逐渐提高跳绳的技巧和节奏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跳绳老是绊脚的情况持续存在,可能是身体存在某些问题,如腿部肌肉拉伤、关节疾病等。此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此外,跳绳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025-08-26 15:37:03
  • 请问摔伤后怎么消肿化瘀

    摔伤后消肿化瘀可采取以下措施:休息、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压迫包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严重时应就医,避免再次受伤,有疑问咨询专业人士。 1.休息: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和肿胀。 2.冷敷: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3.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4.压迫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减少肿胀。 5.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以减轻疼痛,活血化瘀的中药或药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6.物理治疗:在肿胀消退后,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超声波等,以促进恢复。 7.康复训练:在肿胀和疼痛缓解后,逐渐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摔伤严重,如出现骨折、严重的疼痛、肿胀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此外,在恢复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促进康复。同时,要避免再次受伤,保护好受伤部位。如果对摔伤的处理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的建议。

    2025-08-26 15:32: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