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为,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血压、高血脂、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瓣膜病,左心耳封堵)的介入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09年获卫生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2012年获长城会血压管理之策冠军。 现在国内积极开展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了国内首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经皮心室重建术并负责术后随访,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赴国外学习主动瓣及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编写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展开
  • 二尖瓣狭窄的面容特征

    二尖瓣狭窄患者面容主要表现为两颧绀红,因二尖瓣狭窄致左心房血液淤积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使面部血液循环异常,长期二尖瓣狭窄影响心肺功能,不同年龄段、性别面容特征由疾病病理改变决定,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重病情使面容更明显,病情控制不佳时面容持续且可能加重,有效治疗病情缓解时面容可能改善但难完全恢复正常。 相关病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长期的二尖瓣狭窄会影响心肺功能,进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二尖瓣狭窄患者面容特征表现可能因病情进展速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两颧绀红的特征较为典型。性别差异在面容特征上并不显著体现,主要还是由疾病本身的病理改变所决定。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进展,从而使面容特征更加明显,例如长期劳累、缺乏合理休息等可能加速心肺功能的恶化,使得两颧绀红等面容表现更为突出。有二尖瓣狭窄病史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面容特征会持续存在且可能加重,而经过有效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时,面容特征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一般难以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

    2025-08-04 10:28:44
  • 我才26低压100怎么办

    低压(舒张压)100mmHg属于高血压,需重视。建议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咨询医生。 低压(舒张压)100mmHg属于高血压范畴,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建议: 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限制饮酒,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压变化,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 就医咨询:如果生活方式改变后血压仍未改善,或者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应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如果对血压问题有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此外,年轻人也应该重视血压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5-08-04 10:22:31
  •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是什么

    动脉抽血和静脉抽血存在诸多区别,主要体现在抽血部位和抽血意义这两个方面。 一、抽血部位 1.动脉抽血: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他部位的动脉都可作为采血点。 2.静脉抽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常见的有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股静脉等,对于小儿还可采集颈外静脉血液。 二、抽血意义 1.动脉抽血:主要是为了进行血气分析检查,以了解机体氧的供应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状况,这是抢救危重患者和手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能更精准地判断组织气体代谢及其伴随的酸碱失衡状态。 2.静脉抽血:这是目前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手段。静脉血可检查的项目众多,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心肌酶、心衰指标、内分泌的各种激素、病原体的相应抗体以及DNA基因检测等。 总之,动脉抽血和静脉抽血在抽血部位和抽血意义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临床患者在进行抽血检查前可向医生详细咨询采血过程,以避免产生心理不适。

    2025-08-04 10:19:34
  • 肌酸激酶低是什么意思

    肌酸激酶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个体差异、营养不良、疾病、药物影响及其他因素。若伴有肌肉无力等症状或体检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1.正常情况:在某些人群中,肌酸激酶水平可能天生就偏低。这可能是个体差异导致的,并不一定代表有任何健康问题。 2.营养不良:如果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肉、鱼、蛋等,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水平偏低。 3.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水平偏低,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等。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会降低肌酸激酶水平。 5.其他因素:剧烈运动、长期卧床、身体瘦弱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水平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肌酸激酶低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有健康问题,但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肌肉无力、疼痛、肿胀等,或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

    2025-08-04 10:17:08
  • 窦性停搏诊断标准

    窦性停搏指的是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致使心房或整个心脏不能被激动。其诊断并非依据停搏的具体秒数,而是借助普通12导联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来明确,心电图上会呈现长短不一且较长的间歇,且长间歇内通常不存在P-QRS-T波群。 一、窦性停搏的严重程度与停搏时间相关: 1.若停搏时间较短,或处于睡眠状态时,一般症状较为轻微甚至不明显。 2.要是停搏时间较长,超过3秒,则可能引发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乃至晕倒。 二、窦性停搏主要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1.若发作频繁,属于严重心律失常,会直接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血压降低。 2.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因素,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总之,窦性停搏的诊断靠心电图,其严重程度和发作情况与停搏时间等有关,对于频繁发作且有严重影响的情况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8-04 10:12: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