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为,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血压、高血脂、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瓣膜病,左心耳封堵)的介入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09年获卫生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2012年获长城会血压管理之策冠军。 现在国内积极开展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了国内首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经皮心室重建术并负责术后随访,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赴国外学习主动瓣及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编写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展开
  • 喝什么茶能降血压

    绿茶、普洱茶、罗布麻茶、菊花茶对血压有一定辅助调节作用,但均不能替代正规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规范服药等措施控压,且不同人群对茶反应不同,有不适或血压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普洱茶 普洱茶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间接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普洱茶可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等,从而对血压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样,普洱茶也不能作为单一的降压手段,高血压患者在饮用时要注意适量,并且要结合自身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饮用。 罗布麻茶 罗布麻茶含有槲皮素、芸香苷等成分,这些成分被认为可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槲皮素等成分可以影响血管的张力等,有一定的辅助降压功效。不过,罗布麻茶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低血压患者不适合饮用,而且其降压效果相对较为温和,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用罗布麻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菊花茶 菊花中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物质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舒张血管的作用,适量饮用菊花茶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辅助调节作用。但菊花茶的降压效果有限,不能单纯依靠喝菊花茶来控制血压。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在饮用菊花茶时要注意不要过量,并且要与正规的降压治疗相结合。例如,对于年龄较大、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饮用菊花茶时更要谨慎,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饮用以及饮用的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茶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都较为有限,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规范服用降压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来控制血压。同时,不同人群对茶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在选择喝茶辅助降压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5 12:56:08
  • 心肌梗死症状体征

    心肌梗死有多种表现,包括胸骨后等部位压榨性等重且久不缓解的胸痛及放射痛,疼痛后24-48小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剧烈疼痛时的胃肠道症状,1-2天内的心律失常(室性常见,室颤可致早期猝死),疼痛时血压下降,缓解后收缩压仍低伴相关表现的休克,最初几天或好转阶段出现的左心继而右心衰竭。 一、疼痛表现 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多发生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可能疼痛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 二、全身症状 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约1周。还可有心动过速、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等,这是由于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全身反应。 三、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四、心律失常 多数患者在发病1-2天内出现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猝死的重要原因。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五、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为休克表现。主要是因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发生休克时可能更难纠正。 六、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右心衰竭。这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和顺应性降低导致的。

    2025-10-15 12:54:56
  • 心室间壁的特殊传导组织

    心室间壁特殊传导组织包括房室束及其分支,右束支细长、传导慢,儿童时期易有功能性阻滞,不良生活方式、心脏病史可致其异常;左束支分左前、后分支,年龄增长、不良生活方式、冠心病等病史可影响其传导,该特殊传导组织对心脏电活动传导至关重要,需通过检查监测其功能状态,关注不同人群该组织功能变化。 右束支 右束支细长,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面的心内膜下走行,经过节制索(隔缘肉柱)到达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分支分布于右心室肌。其传导速度相对较慢,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可出现QRS波群增宽等相应改变。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时期右束支传导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出现功能性的右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心肌传导系统的功能,增加右束支传导异常的风险;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肌病等,右束支可能更容易受到病变影响而出现传导异常。 左束支 左束支较粗,在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分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左前分支细长,走向左上方,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左侧面的上部;左后分支粗短,走向右下方,分布于左心室下壁及室间隔左侧面的下部。左束支的传导功能正常时,能保证左心室的同步收缩。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心肌传导系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变,影响左束支的传导功能;生活方式中,长期高盐饮食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左束支传导;有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左束支容易受到缺血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传导异常,例如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时,可能波及左束支相关区域,影响其正常传导。 心室间壁的特殊传导组织在心脏的电活动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节律和收缩功能的异常,临床上需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来监测其功能状态,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的人群,要关注特殊传导组织的功能变化,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5 12:54:08
  • 血压高会头疼恶心吐吗

    血压高可能导致头疼、恶心、呕吐,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一般处理原则为休息、监测血压、及时就医,出现相关症状应重视并依情况处理保障健康。 不同人群血压高出现头疼恶心吐的特点及应对 成年人:一般成年人血压急剧升高时更易出现上述症状,若本身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发生。此时应尽快休息,平复情绪,并及时测量血压,若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症状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来平稳降低血压,以缓解不适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波动时对身体的影响更为明显,出现头疼恶心吐时需格外谨慎。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血压异常波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应缓慢坐下或躺下,立即测量血压,然后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血压波动对身体各脏器的影响,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血压高而出现头疼恶心吐,比如患有肾脏疾病等。此时要及时就医明确血压高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血压高出现头疼恶心吐时的一般处理原则 休息:无论是哪种人群,出现症状时首先要停止当前的活动,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加重不适。 监测血压: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血压计准确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具体数值,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血压极高,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等,以排除是否有其他导致头疼恶心吐的颅内病变等情况,然后根据血压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血压高是有可能引起头疼、恶心、呕吐的,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重视,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身体健康。

    2025-10-15 12:52:35
  • 做心脏CT需要多长时间

    心脏CT检查所需时间受设备、患者自身、检查目的等因素影响,平扫一般5-10分钟,增强10-20分钟左右;不同人群做心脏CT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镇静且安抚情绪,老年要评估基础病及监测生命体征,特殊病史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过敏史者要特殊处理。 设备因素: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心脏CT设备,其扫描速度和效率有所差异。一些较新的、高性能的心脏CT设备扫描速度更快,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检查。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配合程度会影响检查时间。如果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呼吸等要求,检查过程会更顺利,时间也会相对较短;反之,如果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可能需要重复扫描,从而延长检查时间。另外,患者的体型也有一定影响,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扫描时间来确保图像质量。 检查目的因素:如果是单纯为了初步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平扫可能用时较短;而如果是要进行更详细的功能评估等,可能需要额外增加一些扫描序列,从而使总时间延长。 不同人群做心脏CT时的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儿童进行心脏CT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镇静问题。由于儿童可能难以配合长时间的检查,通常需要使用镇静药物使儿童入睡,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在检查前要详细评估儿童的身体状况,确保其能够耐受镇静药物。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因恐惧而不配合的情况。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检查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当前身体状况,评估心脏CT检查对患者的风险。检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老年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进行增强心脏CT检查时要特别谨慎,因为对比剂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检查前后充分水化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尤其是对比剂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做好过敏预防和处理准备。

    2025-10-15 12:51: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