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马为副主任医师(4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为,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血压、高血脂、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瓣膜病,左心耳封堵)的介入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09年获卫生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2012年获长城会血压管理之策冠军。 现在国内积极开展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了国内首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经皮心室重建术并负责术后随访,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赴国外学习主动瓣及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编写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展开
  • 各年龄段心率正常值

    不同年龄段心率的正常值有所不同,新生儿心率较快,为120~140次/分,1岁以下为110~130次/分,1~6岁为80~120次/分,6岁以上接近成人水平,为60~100次/分。 1.新生儿:心率较快,为120~140次/分。 2.1岁以下:心率为110~130次/分。 3.1~6岁:心率为80~120次/分。 4.6岁以上:心率接近成人水平,为60~100次/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参考范围,具体的心率正常值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身体状况、运动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您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率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2025-05-30 17:01:53
  • 心电图怎么算心率

    根据心电图计算心率的方法如下: 1.测量RR间期:RR间期是心电图上相邻两个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隔。 2.计算心率:通常情况下,心率等于60除以RR间期的秒数。 3.确定RR间期的时间:RR间期的时间可以通过心电图上的标尺或仪器自动测量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心律失常或特殊情况,如心房颤动,心率的计算可能会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此外,在解读心电图时,最好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 如果您对心电图或心率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2025-05-30 17:00:56
  • 室上速心电图特点

    室上速心电图的主要特点包括:心率加快,通常每分钟超过130次,多数在150到250次之间;P波可能不清晰,呈现房性或交界性,有时无P波,有时有逆行P波;P-R间期均匀整齐,绝对规整;QRS波形态正常,间期小于0.10秒。这些特征在室上速发作时表现明显,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心脏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5-30 17:00:04
  • 老人心衰临死前的症状

    老人心衰临死前的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水肿、疲劳和虚弱、心悸和心律失常、咳嗽和咳痰、恶心和呕吐、意识模糊等,但具体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 1.呼吸困难:这是心衰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甚至无法平卧。 2.水肿:由于心衰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身体容易出现水肿,特别是腿部、脚部和腹部。 3.疲劳和虚弱: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疲劳和虚弱,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会感到气喘吁吁。 4.心悸和心律失常:心脏跳动不规律或过快,可能会导致心悸和心律失常等症状。 5.咳嗽和咳痰:肺部淤血可能导致咳嗽和咳痰,痰的颜色可能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 6.恶心和呕吐:消化系统淤血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7.意识模糊: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也不是所有老人心衰临死前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心衰患者,家属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025-05-29 17:27:00
  • 预防心肌梗塞三件宝

    预防心肌梗塞的三件宝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1.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肌梗塞的重要措施。这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理平衡等。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低盐低脂饮食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心理平衡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3.控制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异常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血脂异常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脂,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之,预防心肌梗塞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咨询医生的建议也是预防心肌梗塞的重要环节。

    2025-05-29 17:19: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