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为,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血压、高血脂、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瓣膜病,左心耳封堵)的介入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09年获卫生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2012年获长城会血压管理之策冠军。 现在国内积极开展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了国内首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经皮心室重建术并负责术后随访,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赴国外学习主动瓣及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编写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展开
  • 31岁房颤还能活多长时间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31岁时患上房颤可能会让人感到担忧,但它并不会直接影响寿命。但房颤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等因素会对寿命产生影响。 轻度房颤可能对寿命影响较小,而严重的房颤可能增加心力衰竭、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影响寿命。房颤可能导致心房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影响寿命。及时诊断和治疗房颤可以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寿命产生积极影响。 患者平时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房颤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025-07-10 16:37:02
  • 高血压没有症状要不要治

    高血压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原因。 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虽然高血压没有症状,但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目前,没有症状的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更容易被人们忽视,而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所以,即使高血压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以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坚持治疗,不能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2025-07-10 16:33:45
  • 糖尿病,高血压该如何调理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调理建议包括饮食管理、运动锻炼、控制体重等。 1.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建议增加含有丰富的钾、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燕麦等,有利于控制血压和血糖。 2.运动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利于降低血压。 3.控制体重 过重或肥胖会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所以保持健康的体重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2025-07-10 16:33:16
  • 房颤的脉率和心率哪个大

    房颤时,脉率和心率的书写是有一定规范的。一般来说,心率应以小写的“bpm”表示,而脉率则应大写的“P”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房颤患者,准确测量和记录脉率和心率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节律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在监测和管理房颤方面,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如果出现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房颤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5-07-10 16:31:32
  • 左心衰吃什么药效果好

    左心衰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硝酸酯类药物等。 1.利尿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减少体内潴留的水分,减轻心脏负担。 2.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 3.正性肌力药 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但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4.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等,以帮助控制病情。

    2025-07-10 16:29: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