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为,男,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血压、高血脂、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瓣膜病,左心耳封堵)的介入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和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及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09年获卫生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2012年获长城会血压管理之策冠军。 现在国内积极开展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了国内首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经皮心室重建术并负责术后随访,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赴国外学习主动瓣及二尖瓣疾病的介入治疗。参与编写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等疾病。展开
  • 心脏增大有生命危险吗

    心脏增大是否有生命危险因多种因素而异,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因不同影响不同,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监测评估风险,可通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降低生命危险。 一、心脏增大的常见原因及对生命危险的影响 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为了克服阻力泵血,逐渐发生代偿性增大。如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心脏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后,其5年生存率会明显降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随着心脏增大程度的不同,生命危险程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心脏储备功能差,心脏增大后发生生命危险的风险相对更高。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一旦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扩张型心肌病也可能迅速进展,导致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使心脏增大情况恶化,增加生命危险。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如果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心脏会逐渐增大。较大的心脏增大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不同年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增大后的生命危险程度不同,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心脏增大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二、心脏增大患者的风险评估与监测 影像学检查评估: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准确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心脏的射血分数等指标。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如低于30%),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生命危险程度较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检查频率和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心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心脏大小和功能的变化。 临床症状监测:患者自身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出现不能平卧等情况,提示可能发生了急性心力衰竭,需要立即就医,此时生命危险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患者对症状的感知和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女性患者可能在心力衰竭早期更容易被忽视一些不典型症状,从而延误治疗,增加生命危险。 三、降低心脏增大生命危险的措施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由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脏增大,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至关重要。如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但一般也应<150/90mmHg);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尽早进行合适的治疗,如手术修补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时需要考虑各自的特点,例如儿童患者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需求和手术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无论哪个年龄段和性别,心脏增大患者都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6g,有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可进一步限制至<3g),增加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时更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心脏增大是否有生命危险取决于多种因素,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评估和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通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等措施,尽量降低生命危险。

    2025-09-30 13:39:08
  • 吃什么菜降血压最快

    一些蔬菜富含钾、钙、镁元素,对血压控制等有帮助,如菠菜等富含钾的蔬菜可辅助降压,芹菜等富含钙的蔬菜有助于控制血压,香菇等富含镁的蔬菜能参与血管舒张调节来降血压,但不同特殊人群食用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富含钾元素的蔬菜 1.菠菜:每100克菠菜中约含钾502毫克。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起到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机体摄入足够的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高血压患者适当多吃菠菜,对血压控制有一定帮助。一般人群可将菠菜清炒或与其他食材搭配成菜,如菠菜豆腐汤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菠菜的摄入量,因为其钾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2.苋菜:苋菜也是钾的良好来源,每100克苋菜含钾约577毫克。它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来辅助降低血压。烹饪方式多样,如苋菜炒蛋等。孕妇等特殊人群食用苋菜时要注意适量,确保饮食均衡,同时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卫生,避免因食用不新鲜的苋菜导致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影响健康。 3.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含钾约266毫克。西兰花富含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其中的钾元素对血压调节有积极作用。可以清炒西兰花,也可以将其作为配菜与肉类等一起烹饪。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西兰花是比较合适的蔬菜选择,因为它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但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少用油盐,保持清淡。 二、富含钙元素的蔬菜 1.芹菜:芹菜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克芹菜中约含钙150毫克左右。钙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血管收缩等作用,有助于控制血压。芹菜可以凉拌、清炒或榨汁饮用等。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多吃芹菜补充钙元素,对血压和骨骼健康都有好处。但芹菜性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过多食用,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取。 2.紫菜:紫菜是含钙较高的蔬菜之一,每100克紫菜含钙约264毫克。紫菜中的钙等营养成分对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有帮助。可以做紫菜蛋花汤等。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食用紫菜需谨慎,因为紫菜含碘量较高,应遵循医生关于碘摄入的建议来决定紫菜的食用量。一般人群食用紫菜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避免因紫菜被污染等问题影响健康。 3.黑木耳:黑木耳每100克含钙约247毫克左右。它还富含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血栓、调节血脂等作用,间接对血压控制有益。常见的吃法有黑木耳炒白菜等。对于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如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食用黑木耳要适量,因为黑木耳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防止增加出血风险,需在医生评估后合理食用。 三、富含镁元素的蔬菜 1.香菇:香菇每100克含镁约115毫克。镁可以参与血管的舒张调节,帮助降低血压。香菇可以做成香菇油菜等菜肴。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且伴有高血压的人群,香菇是较好的食材选择,它能为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但对香菇过敏的人禁止食用,食用香菇时要确保烹饪熟透,避免引起食物中毒等情况。 2.洋葱:洋葱每100克含镁约15毫克左右。洋葱中的前列腺素A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可以做洋葱炒肉丝等。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食用洋葱要注意适量,因为洋葱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症状,可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3.南瓜:南瓜每100克含镁约12毫克左右。南瓜富含的果胶等成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对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等情况有一定益处。南瓜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做成南瓜粥等。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南瓜是低热量且营养丰富的蔬菜,可帮助控制体重,从而辅助血压控制,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能量堆积。

    2025-09-30 13:38:35
  • 成人正常心跳一分钟多少下

    成人正常心跳一分钟约60-100次,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心跳,心率过快或过慢时若排除特殊情况多与病理相关,需关注心率变化,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成人正常心跳范围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跳一分钟约为60-100次。这是基于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普遍范围。例如,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大多处于此区间内。 二、影响成人心跳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心率较快,可达到120-14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儿童到青春期时心率会趋近于成人的60-100次/分钟范围。这是因为随着身体发育成熟,心脏功能逐渐稳定,心率也趋于成人水平。 (二)性别因素 通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的心率比成年男性稍快一点,但差异一般在正常波动范围内。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激素水平等有一定关系,但总体仍在60-100次/分钟的正常范围内。 (三)生活方式因素 1.运动:运动时身体代谢增加,需要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会加快跳动来满足需求。例如,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可能会升高到100-150次/分钟左右,但运动结束后会逐渐恢复到静息心率。长期坚持适度运动的人,心脏功能较好,静息心率可能相对较慢,比如一些长期跑步的人静息心率可能在50-70次/分钟左右,这是因为运动训练使心脏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所以不需要过快的心率就能满足身体需求。 2.情绪:当人处于紧张、激动、焦虑等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比如人在极度紧张的考试或比赛前,心率可能会明显升高,超过100次/分钟。而心情放松、平静时,心率会趋于正常范围的低值。 3.饮食:摄入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也会影响心率。大量饮用咖啡后,其中的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例如,一杯咖啡可能会使心率在短时间内升高10-20次/分钟。过量饮酒时,酒精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也会导致心率改变。 (四)病史因素 1.心血管疾病: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可能会出现心率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心率加快的情况,以试图增加心肌供血;而患有心肌病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也可能出现心率失常,包括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2.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代谢,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率增快,常常超过100次/分钟,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慌、手抖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减缓,心率可能会减慢,低于60次/分钟,还可能出现乏力、水肿等表现。 三、异常心率的意义及应对 (一)心率过快 如果成人静息心率经常超过100次/分钟,可能提示身体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排除了情绪激动、运动等因素后,持续心率过快可能与病理情况相关,像上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等。此时需要进一步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需要进行抗甲状腺治疗等。 (二)心率过慢 当成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也需要关注。如果是运动员等长期运动训练的人群,静息心率较慢但没有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情况,是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但如果是没有运动训练基础的人,静息心率过慢并伴有头晕、乏力、黑矇等症状,可能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总之,成人正常心跳一分钟60-100次,多种因素会影响心跳,要关注心率变化,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情况并采取合适措施。

    2025-09-30 13:37:34
  • 破腹产血压高的人吃什么菜好

    剖宫产血压高人群可选择富含钾、钙、膳食纤维的蔬菜来辅助控压,如菠菜(每100克约含钾502毫克,可清炒)、苋菜(每100克约含钾577毫克,可做苋菜汤)、西兰花(每100克约含钙67毫克,可白灼凉拌)、小白菜(每100克约含钙90毫克左右,可清炒)、芹菜(每100克约含膳食纤维1.2克左右,可做芹菜炒香干)、胡萝卜(每100克约含膳食纤维2.8克左右,可做胡萝卜炒肉),且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咸油腻,特殊情况遵医生或营养师制定饮食方案。 剖宫产血压高人群可选择富含钾、钙、膳食纤维的蔬菜来辅助控压,如菠菜(每100克约含钾502毫克,可清炒)、苋菜(每100克约含钾577毫克,可做苋菜汤)、西兰花(每100克约含钙67毫克,可白灼凉拌)、小白菜(每100克约含钙90毫克左右,可清炒)、芹菜(每100克约含膳食纤维1.2克左右,可做芹菜炒香干)、胡萝卜(每100克约含膳食纤维2.8克左右,可做胡萝卜炒肉),且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咸油腻,特殊情况遵医生或营养师制定饮食方案。 一、富含钾元素的蔬菜 1.菠菜:每100克菠菜中约含钾502毫克。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对于控制血压有一定帮助。菠菜可以清炒,将菠菜洗净后,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菠菜快速翻炒,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菠菜中的营养成分。对于剖宫产血压高的人群,清炒菠菜是较为健康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 2.苋菜:苋菜的钾含量也较为丰富,每100克约含钾577毫克。苋菜可以做成苋菜汤,先将苋菜洗净,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苋菜煮熟,加入少许盐和香油调味。这种烹饪方式简单,能让血压高的剖宫产女性轻松摄取苋菜中的营养成分来辅助控制血压。 二、富含钙元素的蔬菜 1.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中钙含量约为67毫克。钙具有调节血管紧张度的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西兰花可以白灼后凉拌,将西兰花洗净切成小朵,放入开水中焯烫1-2分钟至变色,捞出过凉水,然后加入适量蒜末、生抽、醋、香油等调料拌匀。剖宫产血压高的女性食用凉拌西兰花,既能补充钙,又能清爽开胃,且不会给肠胃带来过重负担。 2.小白菜:小白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约含钙90毫克左右。小白菜可以清炒,锅中倒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小白菜快速翻炒,待小白菜变软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清炒小白菜烹饪方便,营养保留较好,适合剖宫产血压高的人群日常食用,帮助补充钙以辅助血压的控制。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1.芹菜:芹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芹菜素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血压。每100克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2克左右。芹菜可以做成芹菜炒香干,将芹菜洗净切段,香干切条,锅中倒油,先放入香干翻炒,再加入芹菜一起翻炒,加入适量盐、生抽等调味。剖宫产血压高的女性食用芹菜炒香干,在补充膳食纤维的同时,其含有的有效成分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但要注意烹饪时油盐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健康。 2.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约含膳食纤维2.8克左右。胡萝卜可以做成胡萝卜炒肉,将胡萝卜洗净切片,肉切片,锅中倒油,先炒肉至变色,再加入胡萝卜片翻炒,加入适量调料调味。胡萝卜炒肉营养丰富,对于剖宫产血压高的人群来说,既能补充膳食纤维,其中的营养成分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辅助血压的控制。 剖宫产血压高的人群在选择蔬菜时,除了注意蔬菜的营养成分外,还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饮食。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咸、过于油腻的菜肴,保持饮食的清淡。如果血压情况较为特殊或有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2025-09-30 13:35:56
  • 心脏跳动不规律是什么原因

    心脏跳动不规律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相关的运动、情绪、饮食、作息等;病理性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相关的早搏、心房颤动,以及心力衰竭、心肌炎等,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出现心跳不规律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 生活方式相关: 运动与情绪:剧烈运动时,身体需更多氧气,心脏会加快跳动,运动结束后可能出现短暂的心跳不规律;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愤怒等,会使体内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刺激心脏,导致心跳不规律。例如人在生气时可能会感觉心跳加速且不平稳。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此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年轻人可能因情绪波动更易出现,而老年人可能基础心脏功能有所下降,轻微情绪变化也可能引发。 饮食与作息:大量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其中的酒精、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作用,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神经调节,导致心跳不规律。对于儿童来说,不规律的作息可能影响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神经调节平衡;孕妇在孕期若饮食或作息不规律,也可能对心脏节律产生影响。 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相关疾病: 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都可能引起早搏,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脏电活动,从而引发早搏;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容易出现早搏现象。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男性冠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心肌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围生期心肌病则主要发生在孕妇及产后女性。 心房颤动:多见于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是常见病因。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引发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瓣膜病变,也会影响心房的正常功能,容易出现心房颤动,使心跳变得不规律且快慢不一。 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不足,为了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心脏会加快跳动来代偿,但可能出现节律异常。例如扩张型心肌病发展到晚期可导致心力衰竭,患者除了有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外,常伴有心跳不规律。不同年龄的心力衰竭患者,其基础病因和病情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儿童心力衰竭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进展相对较快;老年心力衰竭多由慢性心血管疾病逐渐发展而来。 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等引起,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导致心跳不规律。青少年和儿童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感染后病毒侵犯心肌引发炎症。 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且可能出现心律不齐;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降低,也可能引起心跳减慢或不规律。不同年龄的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心脏节律的影响有所不同,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引发心脏问题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儿童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心脏的正常节律。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跳不规律。例如长时间腹泻、呕吐的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时心肌的兴奋性增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患者若钾代谢异常,也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影响心脏节律。不同年龄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因呕吐、腹泻等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较为常见,需要及时纠正。 心脏跳动不规律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若出现心跳不规律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30 13:34: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