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肩关节冻结肩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玮,主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运动医学骨科。擅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肩关节冻结肩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肩关节冻结肩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腰间盘突出严重吗

    腰间盘突出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从病情表现看,单纯腰部疼痛影响小为轻度,下肢放射性疼痛剧烈等为重度;影像学上轻度突出对神经压迫轻,重度突出对神经或马尾神经压迫重;不同人群有特点,年轻人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老年人与腰椎退变等有关,孕期女性因体重等易患且治疗受限,运动员因高强度运动易患需个性化康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合适措施。 症状表现方面 轻度腰间盘突出:主要以腰部疼痛为主,疼痛程度一般可忍受,不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功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比如能正常行走、弯腰等幅度较小的动作。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间盘突出对周围神经刺激较轻,通过休息、简单的理疗等有可能缓解症状。 重度腰间盘突出:当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较重时,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剧烈,可能从臀部一直放射到小腿甚至足部,严重影响行走,患者可能需要扶着东西才能缓慢挪动。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下肢肌力下降,比如抬腿无力等,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突出的间盘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此时病情非常严重,往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干预治疗。 影像学表现方面 轻度腰间盘突出:在腰椎影像学检查(如CT、MRI)上可见间盘轻度突出,对神经压迫不明显或压迫较轻微。 重度腰间盘突出:影像学检查显示间盘突出较明显,可能存在间盘脱出、游离等情况,对神经或马尾神经造成严重压迫,这种情况下病情相对严重。 不同人群腰间盘突出的特点及应对 年轻人:如果是年轻患者出现腰间盘突出,往往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长期久坐、弯腰劳作、运动损伤等。相对来说,年轻患者的恢复能力可能较强,但如果不注意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病情可能反复发作。例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员,由于腰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容易引发腰间盘突出,需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加强腰部肌肉锻炼等。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腰间盘突出,多与腰椎退变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本身发生退变,加上可能存在的慢性劳损等因素,容易导致腰间盘突出。老年人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在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女性孕期:女性在孕期由于体重增加、激素变化等原因,腰椎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腰间盘突出。孕期出现腰间盘突出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用药等受到限制,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如适当休息、局部热敷等缓解症状的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腰部受力过大。 运动员:运动员由于高强度的运动训练,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发生腰间盘突出。运动员出现腰间盘突出后,需要根据其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康复和治疗,以尽快恢复运动能力,同时要注意预防再次受伤。 腰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旦发现腰间盘突出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2025-10-15 15:13:07
  •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不能喝酒

    酒精可通过影响脂肪代谢(使血脂升高、形成脂肪栓塞血管)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损伤、导致血管痉挛)导致股骨头坏死,有既往股骨头坏死风险因素的人群(有基础疾病者、长期大量饮酒人群)及特殊人群(儿童及青少年、女性)需特别注意避免饮酒,股骨头坏死患者及有相关风险因素人群应严格避免饮酒以维护股骨头健康。 一、酒精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机制 (一)影响脂肪代谢 1.对血脂的影响:长期大量饮酒会使体内血脂升高,研究表明,酒精可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导致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增高。过高的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影响股骨头部位的血液循环。例如,有临床研究发现,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及健康人群。 2.脂肪栓塞血管:增高的血脂易形成脂肪栓子,这些脂肪栓子会堵塞股骨头内的细小血管,如终末动脉等。一旦血管被堵塞,股骨头局部的血液供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骨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1.直接损伤作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其正常的屏障功能和调节血管舒缩、凝血等功能遭到破坏。比如,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等物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影响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 2.导致血管痉挛: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引起血管痉挛。股骨头内的血管痉挛会进一步减少血液的灌注,加重局部缺血的状况,从而促进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 二、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避免饮酒 (一)有既往股骨头坏死风险因素的人群 1.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饮酒会进一步加重脂代谢紊乱等情况,增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管和代谢的异常,再加上饮酒,会使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几率大幅提升。对于这类人群,必须严格避免饮酒,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 2.长期大量饮酒人群: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无论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都处于较高的股骨头坏死风险之中。这类人群应尽快戒酒,因为持续饮酒会不断加重对股骨头血供的破坏,导致病情逐渐进展。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项代谢功能相对不稳定,酒精对他们血管内皮细胞和脂代谢的影响更为显著,更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其骨骼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这类人群绝对不能饮酒。 2.女性:女性在生理周期、妊娠、哺乳等特殊时期,身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与男性有所不同,饮酒后更容易受到酒精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所以女性群体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饮酒,保护股骨头健康。 总之,股骨头坏死患者不能喝酒,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也应严格避免饮酒,以维护股骨头的正常血供和骨骼健康。

    2025-10-15 15:12:17
  • 腰肌拉伤的症状

    腰肌拉伤后会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紧张与痉挛、局部压痛等表现,急性疼痛剧烈,慢性疼痛长期隐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受伤肌肉有紧张甚至痉挛,受伤腰肌部位有明显压痛点,不同人群表现因个体差异等有所不同。 慢性疼痛:如果腰肌拉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通常表现为腰部的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相对急性疼痛较轻,但会持续较长时间,可能数周甚至数月。在一些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的人,慢性疼痛更容易出现。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肌拉伤后更易发展为慢性疼痛。 腰部活动受限 主动活动受限:患者会发现自己主动进行腰部的屈伸、旋转等活动时受到明显限制。比如,正常情况下能够轻松弯腰拾取地面物品,而腰肌拉伤后则难以完成这个动作,腰部弯曲的幅度会大大减小。不同年龄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本身腰部活动灵活性就较差,腰肌拉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更加明显;儿童由于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但腰肌拉伤后也会出现明显的腰部活动受限,表现为不敢大幅度扭动身体。 被动活动受限:医生进行腰部检查时,也会发现患者腰部的被动活动受到限制。例如,在进行腰部的被动屈曲、伸展或旋转操作时,患者会因疼痛而无法配合完成正常的活动范围。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肌拉伤后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和腰肌拉伤的相互影响。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受伤的腰肌部位会出现肌肉紧张的现象,用手触摸受伤的肌肉可以感觉到肌肉变得僵硬。这是因为肌肉在受伤后为了保护受伤部位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肌肉紧张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腰肌本身力量较弱,拉伤后肌肉紧张可能会更加明显;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相对强壮,腰肌拉伤后肌肉紧张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存在肌肉紧张的情况。 肌肉痉挛:严重的腰肌拉伤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表现为受伤的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搐。肌肉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腰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身体负担较重,腰肌拉伤后更容易出现肌肉痉挛,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和腰部的保护。因为孕妇的腰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肌肉更容易疲劳和受伤,一旦发生腰肌拉伤,肌肉痉挛的风险相对较高。 局部压痛 压痛部位:在受伤的腰肌部位可以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通常位于腰部肌肉的起止点或损伤的部位。通过按压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疼痛的区域。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压痛点的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在腰肌拉伤的相关区域。例如,年轻男性如果经常进行剧烈运动,腰肌拉伤后的压痛点可能会在腰部两侧的肌肉群中;而老年女性由于腰部肌肉退化,压痛点的位置可能会相对集中在特定的腰肌部位。

    2025-10-15 15:11:19
  • 颈椎病怎么锻炼好

    颈椎病可通过颈部肌肉拉伸、旋转、肩部环绕、游泳、等长收缩等锻炼方式缓解,锻炼需循序渐进,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练就医,严重颈椎病单纯锻炼不行需结合其他治疗,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锻炼方式。 一、颈部肌肉拉伸锻炼 1.前屈后伸:坐在椅子上,双眼平视,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尽量让下颌接近胸部,然后再缓慢向后伸,恢复到起始位置,重复10-15次。此动作可拉伸颈部后方肌肉,增强颈部后方肌肉力量,对于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颈部紧张的人群较为适用,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感。 2.左右侧屈:头部向一侧缓慢侧屈,尽量让耳朵贴近肩部,然后再换另一侧,重复10-15次。该动作主要拉伸颈部侧面的肌肉,可改善颈部侧面肌肉的柔韧性,对于因长期不良姿势造成颈部两侧肌肉紧张度不均的人群有帮助。 二、颈部旋转锻炼 1.左右旋转:缓慢将头部向左侧旋转,眼睛看向左后方,然后再向右侧旋转,眼睛看向右后方,重复10-15次。此锻炼能活动颈部的关节,增强颈部关节的灵活性,尤其适合长时间保持固定颈部姿势,导致颈部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如长期伏案的办公族。 三、肩部环绕锻炼 1.前后环绕:双肩缓慢向前环绕,再向后环绕,各重复10-15次。肩部与颈部肌肉相连,通过肩部的环绕运动可以带动颈部肌肉的活动,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颈部肌肉的僵硬有一定作用,各类人群均可进行,但肩部有损伤的人群需谨慎调整幅度。 四、游泳锻炼 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针对颈椎病的锻炼方式,尤其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需要不断活动来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同时肩部的划动也有助于颈部周围肌肉的锻炼。每周可进行3-4次游泳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较为适宜,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浅水区的适应性游泳,能在不增加颈部过多负荷的情况下起到锻炼效果;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游泳水平选择合适的泳姿和强度;老年人游泳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且避免过度疲劳。 五、等长收缩锻炼 1.颈部抗阻等长收缩:双手放在前额,给予一定阻力,头部尝试向前对抗阻力,保持颈部肌肉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次。也可双手放在头后,给予阻力,头部尝试向后对抗阻力,同样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次。这种锻炼方式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对于有一定颈部基础的人群适用,能进一步强化颈部肌肉对颈椎的支撑作用,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可根据自身肌肉力量适当调整阻力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颈椎病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颈部损伤。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颈部疼痛加剧、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对于患有严重颈椎病,如脊髓型颈椎病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的人群,单纯依靠锻炼可能无法缓解病情,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10-15 15:09:47
  • 长期喝可乐会骨质疏松吗

    长期喝可乐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其含有的磷酸会影响钙吸收,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有别,青少年影响骨骼发育,成年人致骨密度降低,老年人加速骨丢失;可通过控制可乐摄入量、保证钙充足摄入、适度运动来降低长期喝可乐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一、可乐中影响骨代谢的成分 可乐中含有磷酸,有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含磷酸的饮料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会吸收钙来补充骨骼中钙的流失,以保持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当大量磷酸进入人体后,磷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从而阻碍肠道对钙的吸收。例如,一些动物实验发现,长期给予高磷酸饮食的动物,其体内钙的水平会有所下降,骨骼中的钙含量也呈现减少趋势。 二、对不同人群骨代谢的影响差异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正在快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钙来构建坚固的骨骼结构。如果长期大量喝可乐,会因磷酸影响钙吸收,导致骨骼发育所需的钙供应不足,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使骨骼密度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增加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成年人:成年人骨骼的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一方面骨骼在不断进行旧骨的分解,另一方面也在进行新骨的形成。长期喝可乐导致钙吸收减少,会使骨骼分解过程中流失的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久而久之,骨骼密度会逐渐降低,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自身钙吸收能力逐渐下降,长期喝可乐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明显。 老年人:老年人的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即骨丢失的速度大于骨形成的速度。长期喝可乐进一步影响钙吸收,会加速骨丢失,使骨质疏松的进展加快,更容易出现骨折等骨质疏松相关的并发症。 三、预防长期喝可乐导致骨质疏松的措施 控制可乐摄入量:减少可乐等含磷酸饮料的饮用频率和饮用量,尽量用白开水、牛奶等健康饮品代替。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品,能满足人体日常补水需求;牛奶富含钙和优质蛋白质,钙的吸收率也较高,是很好的钙来源。 保证钙的充足摄入: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牛奶、酸奶等)、豆制品(豆腐、豆浆等)、虾皮、海带等。例如,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大约含有300毫克的钙,每天饮用适量牛奶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钙。对于钙摄入不足的人群,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的活性,有助于维持骨骼密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青少年可以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成年人可以选择快走、游泳、瑜伽等;老年人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运动频率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长期喝可乐可能会通过影响钙吸收等机制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通过控制可乐摄入、保证钙摄入和适度运动等措施可以降低长期喝可乐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2025-10-15 15:09: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