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肛肠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等)、潜毛窦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毅,男,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现为肛肠良性疾病领域知名专家,主治痔、肛瘘、肛裂、便秘、潜毛窦等。在教学、科研方面亦有一定造诣,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著有《直肠癌》、《胃肠外科诊疗与风险防范》、《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等专著。目前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委员、中华医师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员、民革朝阳区九支主任委员、朝阳区青联委员、朝阳区海外联谊会理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肛肠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等)、潜毛窦等。展开
  • 混合痔怎么办

    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治疗时需注意相关事项,具体可咨询医生。 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的混合体,通常会出现便血、疼痛、瘙痒、脱垂等症状。以下是关于混合痔的一些建议: 1.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立,常做提肛运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栓剂等,也可口服一些药物如槐角丸、痔速宁等。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3.手术治疗:如果混合痔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内痔结扎术、外痔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需要注意护理。 4.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固治疗等,适用于内痔的治疗。 对于混合痔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产妇、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治疗时应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3.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和治疗混合痔也非常重要。

    2025-07-22 14:45:21
  • 痔疮犯了特别疼怎么办

    痔疮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清洁、坐浴、用药、改善习惯、就医治疗等方法缓解,孕妇和儿童的治疗方法不同,预防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保持肛门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坐浴 将臀部浸泡在温水中15-20分钟,每天2-3次,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4.使用药物 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栓剂等,也可以口服一些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等。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5.改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 6.就医治疗 如果痔疮疼痛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出血、脱垂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能缓解痔疮疼痛,不能根治痔疮。如果痔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孕妇和儿童,痔疮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孕妇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可采用坐浴、调整饮食等方法缓解症状。儿童痔疮较少见,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此外,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期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预防痔疮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痔疮,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2025-07-22 14:44:35
  • 屁眼周围总是潮湿

    屁眼周围潮湿可能与肥胖、久坐、多汗体质、肛瘘、痔疮、肛门湿疹、肛管炎等有关,可采取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调整饮食、就医治疗等措施缓解。 1.生理因素: 肥胖: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导致局部皮肤透气性差,容易出汗潮湿。 久坐:长时间坐着会使局部皮肤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潮湿。 多汗体质:有些人天生多汗,屁眼周围也容易出汗潮湿。 2.病理因素: 肛瘘: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会导致局部潮湿、瘙痒,并伴有脓性分泌物。 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可导致肛门闭合不严,使直肠分泌物外溢,引起肛门潮湿。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可引起肛门瘙痒、潮湿,有时还会出现皮疹、水疱等。 肛管炎:肛管部位受细菌感染而长期发炎,会导致肛门潮湿。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2.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调整饮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肛瘘需要手术治疗,痔疮可以使用痔疮膏等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屁眼周围潮湿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如瘙痒、疼痛、出血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7-22 14:44:15
  • 灌肠有什么危害

    灌肠可能会带来一些危害,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肠道损伤:灌肠过程中,肛管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引起出血、疼痛等不适。 2.感染风险:如果灌肠操作不当或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导致肠道感染,甚至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3.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大量灌肠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失衡,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心脏负担: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灌肠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 5.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灌肠所用的药物或其他成分过敏,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在考虑灌肠治疗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等,以权衡利弊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正确的操作技巧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如果在灌肠后出现异常症状,如腹痛、发热、呕吐等,应及时就医。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灌肠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特别谨慎。在这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总之,灌肠是一种医疗操作,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接受灌肠治疗之前,患者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如果对灌肠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的建议。

    2025-07-22 14:43:07
  • 灌肠治疗要怎么做呢

    灌肠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准备灌肠溶液:依据灌肠目的调配适宜的溶液,在临床上常用的有肥皂水、生理盐水等。这是因为不同的溶液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灌肠需求,比如肥皂水可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生理盐水则相对温和。 二、患者体位与肛管准备: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并暴露臀部,将灌肠溶液放置在较高位置,排出肛管内多余气体后,用液体石蜡润滑肛管前端。患者左侧卧位有助于溶液更好地流入肠道,而排出肛管内气体和润滑肛管都是为了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不适和损伤。 三、肛管插入与灌肠操作:做好润滑后轻柔地将肛管插入直肠,随后打开灌肠器夹子,使液体缓慢流入直肠内。动作轻柔能避免损伤黏膜,而控制液体流入速度可防止患者出现过度不适。 四、应对便意与特殊情况:随着液体的灌入,多数患者会产生便意,此时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放低灌肠溶液位置。若发现液体不再继续下流,可轻轻移动肛管以防粪便堵塞。这样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灌肠过程,保持灌肠的持续进行。 五、结束操作:液体灌入完成后,关闭灌肠器夹子,用纸巾包裹肛管并缓缓拔出,擦净肛门。这一步骤要注意动作的轻缓,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总的来说,灌肠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同时减轻患者的不适。

    2025-07-22 14:42: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