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肛肠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等)、潜毛窦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毅,男,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现为肛肠良性疾病领域知名专家,主治痔、肛瘘、肛裂、便秘、潜毛窦等。在教学、科研方面亦有一定造诣,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著有《直肠癌》、《胃肠外科诊疗与风险防范》、《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等专著。目前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委员、中华医师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员、民革朝阳区九支主任委员、朝阳区青联委员、朝阳区海外联谊会理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肛肠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等)、潜毛窦等。展开
  • 肛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肛裂的发生与机械性因素、解剖学因素、感染因素及其他因素相关。机械性因素包括便秘相关的儿童及成人情况、外伤因素;解剖学因素有肛管解剖特点导致肛管后壁易受损;感染因素是肛窦炎可致肛管皮下脓肿破溃形成肛裂;其他因素涉及年龄与性别、肠道疾病影响,如儿童排便异常、女性特殊时期及肠道炎性疾病累及肛管等均易引发肛裂。 一、机械性因素 (一)便秘相关 1.儿童情况:儿童若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如蔬菜、水果进食过少,或因排便习惯未养成,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时,干硬的粪便通过肛管直肠时,会直接机械性损伤肛管皮肤,尤其是肛管后正中线处,因为此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是肛裂的好发部位之一。例如一些家长为孩子准备的饮食过于精细,导致儿童肠道内粪便干结,排便困难,增加了肛裂发生风险。 2.成人情况: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易致便秘,当用力排便时,肛管皮肤被撑裂。长期便秘的人群,肛管局部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反复的机械性损伤使肛管皮肤难以愈合,进而形成慢性肛裂。 (二)外伤因素 1.医疗操作相关:在进行肛门直肠镜检查等医疗操作时,如果操作粗暴,可能会损伤肛管皮肤,从而引发肛裂。例如一些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操作不熟练、动作过于鲁莽,就可能导致患者肛管皮肤受损,引发肛裂。 2.性生活等其他外伤:极少数情况下,剧烈的性行为等也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损伤,进而诱发肛裂。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 二、解剖学因素 (一)肛管解剖特点 肛管外括约肌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伸缩性差、较为坚硬,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较大,所以肛管后壁易受损伤而发生肛裂。婴幼儿时期肛尾韧带相对较坚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软,但在儿童期若存在排便异常等情况,仍可能因肛管后壁承受压力大而发生肛裂。 三、感染因素 (一)肛窦炎影响 肛管局部的感染,如肛窦炎,炎症可蔓延至肛管皮下组织,引起脓肿,脓肿破溃后若未愈合,就容易形成肛裂。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若发生肛窦炎等肛管局部感染,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就可能增加肛裂发生几率。成年人若本身患有肛窦炎等疾病,炎症扩散也易导致肛裂形成。 四、其他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因素 1.儿童:儿童肛裂多与排便异常有关,男孩女孩均可发生,但由于男孩肛管口径相对较窄等因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易出现肛裂相关症状。 2.女性:女性在妊娠期,盆腔充血,肛管压力改变,且分娩时可能会导致肛管损伤等,增加了肛裂发生的风险。同时,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等有所变化,也可能影响肛管局部的愈合等,使得肛裂更易发生或加重。 (二)肠道疾病影响 一些肠道炎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可能累及肛管,导致肛管皮肤受损,引发肛裂。这类患者往往本身有肠道疾病的相关表现,如腹痛、腹泻等,同时伴有肛管部位的疼痛、出血等肛裂症状。

    2025-10-21 13:33:51
  • 直肠脱垂会有什么症状

    直肠脱垂有典型症状和不同人群特殊表现及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肿物脱出、排便异常、局部刺激症状;儿童直肠脱垂多见于2-5岁,常伴夜间遗尿,有自愈倾向;成人多见于老年人等,症状可能顽固;伴随症状有贫血、精神心理问题等。 一、典型症状 1.肿物脱出 早期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物逐渐增大,且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物多为直肠全层,严重时咳嗽、行走、下蹲等腹压增加时也可脱出。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成人则多为全层脱垂。对于儿童,由于其盆底肌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黏膜脱垂,且脱出物多为淡红色、表面光滑的黏膜;而成人全层脱垂时,脱出物表面可见环状的黏膜皱襞。 2.排便异常 可出现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等情况。便秘时,由于粪便干结,排便困难,增加腹压,易加重直肠脱垂;腹泻时,频繁的排便刺激也可能诱发直肠脱垂。对于儿童,饮食不规律、不良的排便习惯等容易导致便秘或腹泻,进而影响直肠脱垂的发生和发展;成人若有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也易出现排便异常相关症状。 3.局部刺激症状 脱出的直肠黏膜受到摩擦,可引起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患者可感到肛门部坠胀、疼痛,有黏液流出,污染内裤。儿童直肠脱垂后,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局部刺激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容易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成人则可能因疼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直肠脱垂 多见于2-5岁儿童,男性稍多于女性。除上述典型症状外,常伴有夜间遗尿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盆底肌发育未成熟,腹压增加时更易导致直肠脱垂,同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与夜间遗尿相关。儿童直肠脱垂一般有自愈倾向,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逐渐发育成熟,部分可自行缓解。但如果脱出频繁,影响生活质量,也需要及时干预。 2.成人直肠脱垂 多见于老年人、经产妇及体弱消瘦者。老年人由于全身组织器官衰退,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更容易发生直肠脱垂;经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组织,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风险增加;体弱消瘦者盆底组织支持力量较弱,也易出现直肠脱垂。成人直肠脱垂症状可能相对顽固,保守治疗效果可能不如儿童,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三、伴随症状 1.贫血 长期直肠脱垂导致反复出血时,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对于儿童,长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成人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 2.精神心理问题 由于直肠脱垂带来的不适、排便异常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儿童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和外观的异常(如脱出物)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成人则可能因为疾病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而出现情绪低落、自信心下降等情况。

    2025-10-21 13:33:38
  • 内痔一定要做手术才能好吗

    内痔不一定都需手术治疗,有多种治疗方式可选。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和药物治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痔脱出严重无法回纳及反复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治疗需综合患者具体病情、年龄等选合适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对于各年龄段的内痔患者,尤其是儿童和成年人,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非常重要。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和全谷类食物,可使粪便软化,减少便秘的发生,从而减轻内痔的症状。例如,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内痔出血、脱出等风险。对于儿童,家长应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老年人,也需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坐浴:每天可进行温水坐浴,一般水温控制在40℃-50℃,每次坐浴15-20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内痔患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内痔的肿痛等症状。儿童坐浴时需有家长陪同,避免烫伤;老年人坐浴时要注意防滑,防止摔倒。 保持肛门清洁:注意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裤。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应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可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降低内痔炎症发生的可能。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对于内痔出血、疼痛、瘙痒等症状,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痔疮栓等。这些药物能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例如,一些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的痔疮膏,对缓解内痔的不适有一定效果。但儿童应谨慎使用局部外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口服药物:对于有便血等症状的内痔患者,可口服一些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槐角丸等。但药物的使用需遵循医嘱,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药物选择和剂量上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二、手术治疗的情况 病情严重时 内痔脱出严重且无法回纳:当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甚至用手推回后又很快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儿童出现这种严重内痔脱出的情况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及时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内痔反复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内痔反复出现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等并发症时,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儿童,大量出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积极处理;老年人贫血会加重心脑血管等方面的负担,手术治疗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 总之,内痔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非所有内痔都需要手术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5-10-21 13:33:23
  • 产后便秘痔疮怎么治比较好

    产后可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度运动(产后早期活动、凯格尔运动)、肛门局部护理(清洁保湿、坐浴缓解)来改善便秘及痔疮问题,必要时医疗干预,产后女性特殊时期处理需特别注意,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产后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100克菠菜约含2.2克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蔬菜和水果中的水分也能使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 2.保证充足水分:每日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水可以软化粪便,使排便更顺畅。可以选择白开水、温柠檬水等,避免过多饮用含咖啡因或高糖的饮料,以免加重便秘。 二、适度运动 1.产后早期活动:产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应尽早进行适度运动。如产后1-2天可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产后1周左右可在室内缓慢走动。适度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便秘。例如,每天进行几次短时间的散步,每次10-15分钟,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 2.凯格尔运动:对于产后女性,凯格尔运动不仅有助于盆底肌恢复,还能间接促进肠道功能。凯格尔运动是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10-15分钟,长期坚持对改善便秘有一定帮助。 三、肛门局部护理 1.清洁与保湿: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粪便残留刺激肛门。清洗后可适当涂抹一些具有保湿作用的护肤膏,如凡士林等,保护肛门周围皮肤,防止因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痔疮加重。 2.坐浴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温水坐浴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的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四、医疗干预(如必要) 1.药物选择:如果便秘和痔疮情况较为严重,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一些相对安全的药物。例如,外用的痔疮膏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痔疮的局部症状,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因为产后女性身体处于特殊时期,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充分考虑对母婴的影响。不过,应优先选择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只有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考虑药物干预。 特殊人群提示 产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且处于哺乳等特殊时期,在进行上述处理时需特别注意。饮食调整要保证营养均衡且适合产后恢复,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恢复情况逐步进行,避免过度劳累。肛门局部护理要格外轻柔,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等其他问题。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痔疮剧烈疼痛、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2025-10-21 13:33:06
  • 混合痔都有什么症状

    混合痔症状多样,包括便血(鲜红色、点滴状等,长期便秘等生活方式易致)、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推甚至不能回纳,长期腹压增高者易出现)、疼痛(血栓形成等时剧痛,不良生活方式等易引发)、瘙痒(痔核脱出致黏液刺激皮肤,不注意清洁等加重)、黏液外溢(直肠黏膜受刺激分泌增多致肛门潮湿,重体力劳动等易致)。 便血 表现:便血是混合痔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为鲜红色便血,便血可呈点滴状、喷射状或手纸上带血。出血原因是排便时粪便摩擦痔核表面的黏膜,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便血的发生风险。例如,妊娠女性由于盆腔压力增加,影响直肠静脉回流,更容易出现混合痔便血;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由于肛周血液循环不畅,也较易发生混合痔便血。 痔核脱出 表现:初期痔核较小,排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痔核逐渐增大,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痔核脱出可引起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等症状,若脱出的痔核嵌顿,会出现剧烈疼痛。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长期腹压增高的人群,如慢性咳嗽患者、长期便秘者更易出现痔核脱出。女性在妊娠后期腹压增加,也容易导致痔核脱出加重。 疼痛 表现:一般无明显疼痛,当混合痔出现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可引起疼痛。如发生血栓性外痔时,患者会感到肛门部剧烈疼痛,坐立不安;痔核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缺血、坏死,疼痛剧烈且持续。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因上述不良因素引发疼痛,比如年轻男性若有长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混合痔感染、嵌顿的风险,从而引发疼痛;老年女性若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能力较差,痔核嵌顿后疼痛可能更难缓解且易出现并发症。 瘙痒 表现:由于痔核脱出可刺激肛门周围的黏液分泌,黏液流出肛门外刺激皮肤,引起肛门瘙痒不适,患者常不自觉地搔抓,进而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各年龄段、各性别均可出现,不注意肛门局部清洁卫生、长期穿着不透气内裤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加重瘙痒症状。例如,儿童若不注意便后肛门清洁,也可能因混合痔出现肛门瘙痒;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变化等因素,肛门局部皮肤敏感性增加,更易出现混合痔瘙痒情况。 黏液外溢 表现:直肠黏膜受痔核刺激,分泌黏液增多,可导致黏液外溢,污染内裤,引起肛门潮湿不适。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同样受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影响,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出汗多,肛门局部更易潮湿,黏液外溢情况可能更明显;老年男性若伴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因腹压变化等因素影响混合痔,导致黏液外溢加重。

    2025-10-21 13:32: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