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
膝盖背面窝处疼,是怎么回事
膝盖背面窝处疼,是解剖学上常见的腘窝,一般是由腘窝疼痛、软组织肿瘤、血管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的。 1.腘窝疼痛:一般是单纯的肌肉拉伤,则需要限制膝关节的运动,同时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和理疗,如痛点明显,考虑进行关节封闭注射来缓解疼痛。如关节肿胀明显,外侧韧带仍有损伤,需要石膏外固定,来充分限制膝关节的运动,缓解腘窝疼痛。 2.软组织肿瘤:如果膝盖后面的软组织中有肿瘤,会压迫周围神经,这也会导致膝盖背面窝处疼的原因。 3.血管疾病:如果是由于动脉阻塞或静脉血栓形成,也可能是膝盖背面窝处疼。此时,应检查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诊断。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是严重的,可以涉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并导致膝盖背面窝处疼的症状。此时,患者应检查膝关节的X线片、CT和MRI诊断。 膝盖背面窝处疼还可能有其他原因,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2025-04-01 09:45:24 -
大腿骨折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大腿骨折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决定。大腿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出现大腿骨折大多数采用保守治疗,而大多数成人出现大腿骨折的情况,需采用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三岁以下儿童大腿骨折,通常手法复位后垂直悬吊固定来治疗。三岁以上的儿童的大腿骨折,通常手法复位后采用布朗氏牵引架治疗。成人大腿不全骨折、裂纹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局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 2、手术治疗:儿童大腿多段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如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或切开复位弹性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成人大腿完全骨折、发生部分移位或完全移位的时候,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如切开骨折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或钢板外固定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生外伤引起大腿骨折,要给予骨折临时固定,如夹板固定等,然后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尽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2025-04-01 09:45:23 -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久
手麻的颈椎病一般不会导致瘫痪。 手麻症状的颈椎病与导致瘫痪的颈椎病不是一种类型,前者属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后者属于脊髓型颈椎病,两者不一定有明确的时间上的关联。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其他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间盘或骨刺压迫脊神经根,从而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力量减弱或者感觉麻木。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如果继续加重,尤其受到外伤等因素时,就会引起脊髓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瘫痪。因此颈椎病患者需注意保护颈椎,避免外伤等不利因素。
2025-04-01 09:45:22 -
脚跖骨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脚跖骨骨折的后遗症包括神经压迫、骨骼畸形等。 脚跖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如压砸或重物打击而引起,以第2-4跖骨较多见,可几根跖骨同时骨折,也可能是间接暴力导致,如扭伤等。脚跖骨骨折以后护理不恰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出现炎症性反应,一般有肿痛等不适症状,要配合医生通过消炎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有助于预防炎症的发生。脚跖骨骨折还可能会出现神经压迫的后遗症,脚跖骨骨折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受到压迫,容易影响到局部的神经功能,比如出现神经麻木。也可出现骨骼畸形的后遗症,脚跖骨骨折如果出现了异位愈合,会引起局部的骨骼畸形,需要配合医生对局部做固定治疗。 在恢复期间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及重体力劳动,否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而且在休息期间可以将患肢抬高,更有利于局部的静脉回流。
2025-04-01 09:45:21 -
压到坐骨神经怎么办
压到坐骨神经,可以选择物理疗法减少神经压迫、药物治疗缓解神经损伤及疼痛,当保守治疗没有作用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1、物理疗法:坐骨神经受压迫多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初次发作时可以选择物理疗法治疗,如腰椎牵引、热敷、针灸、按摩等方法,减少坐骨神经被压迫程度,缓解坐骨神经因压迫产生的疼痛、麻痹等症状;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2营养神经,以改善坐骨神经麻痹症状,还可以使用曲安奈德等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控制疼痛,但不宜长期使用; 3、手术治疗:当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无法缓解坐骨神经压迫症状时,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髓核摘除术、减压融合术等。 出现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有助于疾病缓解。
2025-04-01 09: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