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主治医师。2006年至201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攻读博士学位,2014年9月-12月在美国西奈山医学院附属关节中心做访问学者,专修膝关节置换与翻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基金的研究并承担重要责任。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参加编写学术专著3部。展开
个人擅长
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膝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展开
  • 柯莱斯骨折是什么意思

    柯莱斯骨折是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多因间接暴力致伤,有银叉和枪刺样畸形等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等,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可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固定期间和拆除固定后有相应康复护理。 骨折特点 畸形表现:受伤后,典型的柯莱斯骨折患者会出现“银叉畸形”和“枪刺样畸形”。银叉畸形是指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从侧面看手腕部呈现类似银叉的形状;枪刺样畸形是指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从正面看手腕部类似枪刺的形态。 局部体征: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在骨折处可摸到明显的骨擦感或异常活动。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好发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逐渐加重,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当受到相对较轻的外力时就容易发生骨折。当然,青少年也可能因严重的暴力外伤导致柯莱斯骨折,但相对较少见。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缺乏运动、钙摄入不足等导致骨质疏松的生活方式,会增加中老年人发生柯莱斯骨折的风险。例如,一些老年人长期sedentary(久坐),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使骨质逐渐疏松。 病史影响:有骨质疏松病史、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本身骨骼或关节状态不佳,更容易发生柯莱斯骨折。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骨质破坏等病理改变会使骨骼的稳定性下降,在受到轻微外力时就可能引发骨折。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受伤部位的畸形、肿胀、压痛等情况,并初步判断骨折的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柯莱斯骨折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CT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情况,CT能够更精确地显示骨折的细节。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手法将骨折远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然后用外固定装置固定,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外固定的松紧度等。 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或者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通过手术将骨折块准确复位,并使用钢板、钢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以促进骨折的良好愈合和恢复腕关节的功能。 康复护理 固定期间的护理:在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对于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防止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固定过松失去固定效果。指导患者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手指可以进行屈伸活动等。 拆除固定后的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要逐步进行腕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强度。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康复训练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最大程度恢复腕关节的功能。

    2025-10-11 13:54:35
  • 长骨造釉细胞瘤可以根治吗

    长骨造釉细胞瘤是较罕见原发性低度恶性骨肿瘤,其根治与多种因素相关。手术是关键,彻底切除病灶有根治可能,切除不彻底易复发致根治难度增加;年龄对根治无本质区别,性别间接影响;良好生活方式不直接影响根治,既往病史通过影响手术耐受性等间接影响;总体有根治可能,需规范治疗等综合因素争取根治几率。 彻底切除病灶:手术是治疗长骨造釉细胞瘤的主要手段,通过完整切除肿瘤病灶有实现根治的可能。若能在早期准确判断肿瘤范围,并施行广泛的局部切除,包括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可降低复发风险,从而达到根治效果。例如,对于局限于某一长骨局部的造釉细胞瘤,完整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骨组织等,有较大机会实现根治。但手术范围的确定需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精准评估肿瘤累及范围,不同患者因肿瘤生长部位、大小等差异,手术切除范围会有所不同。 复发问题影响根治:若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容易复发。复发后再次治疗的难度会增加,此时根治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肿瘤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术中未能完全清除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肿瘤病灶,或者肿瘤本身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容易向周围组织浸润。对于复发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可能涉及更大范围的手术切除,如截肢等,但这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根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生物学行为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肿瘤的侵袭性等特点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无本质区别。然而,年轻患者在术后康复等方面相对有优势,但关键还是在于手术能否彻底切除肿瘤。例如,青少年患者患长骨造釉细胞瘤时,若能成功实施彻底的手术切除,同样有实现根治的可能,但术后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复发情况。 性别方面:性别对长骨造釉细胞瘤根治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在术后心理调适、生活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些间接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如是否按时随访等,进而间接影响根治效果的评估和后续处理。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术后更关注身体外观等方面的影响,但这并非是决定能否根治的关键因素,关键还是手术及后续治疗的规范性。 生活方式与病史的影响 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对肿瘤本身的根治影响不大。例如,术后保持均衡饮食、适度的康复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改变肿瘤是否根治的结果。不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间接影响身体对肿瘤复发等情况的应对能力,但这不是决定长骨造釉细胞瘤能否根治的核心因素。 病史:患者既往的健康病史若有其他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例如,患者若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会增加,在手术方案的选择上可能会有所权衡,进而可能影响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从而影响根治效果。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多学科协作,可尽量优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争取根治的可能。 总体而言,长骨造釉细胞瘤有根治的可能,但需要通过规范的手术等治疗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密切随访监测,以提高根治的几率。

    2025-10-11 13:50:30
  • 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率有多高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总体手术成功率超90%,但受患者自身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手术相关因素(医生经验、医院医疗水平)影响,不同关节置换术成功率有差异,髋关节置换术总体成功率约95%,膝关节置换术超90%,医生会术前评估患者情况提高成功率,患者也需配合调整以提高预后。 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机体修复能力较强,但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关节使用,后期关节磨损等问题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成功率。例如,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时,伤口愈合可能受到影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影响手术整体效果。 性别:一般而言,性别对手术成功率本身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可能由于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基础疾病情况不同。比如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某些关节疾病的患病概率上与男性有差异,但这不是决定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良,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手术成功率。而长期酗酒的患者,可能存在肝脏功能损害等问题,也会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病史:有过关节附近感染史的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感染复发的风险较高。例如曾经有过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再次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概率会明显高于无此病史的患者。而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进行关节置换时,假体固定可能不稳定,容易出现假体松动等情况,影响手术成功率。 手术相关因素 手术医生的经验: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手术操作更加熟练,能够更好地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例如在假体植入的位置、角度等方面把握更精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研究表明,高年资且经常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医生所做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验不足的医生。 医院的医疗水平:设备先进、医疗团队协作良好的医院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方面更具优势。先进的影像设备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进行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多学科协作可以更好地处理患者的基础疾病等问题,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同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差异 髋关节置换术:总体成功率较高,一般可达95%左右。但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如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率也较高,通常能达到90%以上。然而,对于一些伴有严重膝关节畸形、骨质破坏严重的患者,手术难度增加,成功率可能会相对低一些,但目前通过精准的术前规划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大部分患者仍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总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医生会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患者也需要在术前积极配合治疗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等,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和预后效果。

    2025-10-11 13:49:05
  • 盆骨骨折多久可以走路

    盆骨骨折后多久能走路受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和个体恢复情况影响,轻度骨折保守治疗6-8周可部分负重走,3-6个月完全正常走;重度骨折手术治疗后2-3个月始部分负重走,完全正常走需6个月甚至更久;保守治疗2-3周床上练肌肉,6-8周戴支具短距离走;手术治疗1-2周伤口好开始下肢肌肉锻炼,2-3个月骨折愈合好可拐杖辅助部分负重走;年轻身体素质好者4-6周部分负重走,3个月左右正常走;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病者愈合慢,走路时间推迟,需控基础病保证康复安全。 一、骨折严重程度 1.轻度盆骨骨折 如果是轻度的盆骨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等情况,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在骨折后6-8周左右可以逐渐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正常走路可能需要3-6个月。例如一些稳定性较好的裂缝骨折等,通过卧床休息、佩戴骨盆支具等保守措施,骨折部位逐渐愈合,早期可在支具保护下进行短时间的站立和少量负重行走练习。 2.重度盆骨骨折 对于严重的盆骨骨折,如伴有明显移位、多部位骨折甚至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情况,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在术后2-3个月左右开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尝试部分负重行走,完全恢复正常走路可能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严重骨折的修复过程更复杂,需要更多时间让骨折端稳定愈合以及周围肌肉、关节等功能恢复。 二、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卧床休息、骨盆兜固定等方式。在骨折后的2-3周左右,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之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一般6-8周左右可以佩戴骨盆支具逐渐下地进行短距离的行走练习,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过度负重。例如儿童盆骨骨折,由于儿童骨骼修复能力较强,可能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遵循上述大致的时间规律,不过儿童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适当调整康复进度。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根据手术固定的情况来决定康复时间。一般术后1-2周如果伤口恢复良好,就可以开始进行下肢肌肉的轻度收缩锻炼等。术后2-3个月左右,在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端有一定程度的愈合后,可以在拐杖等辅助器具的帮助下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老年人盆骨骨折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能力减弱,所以需要更耐心的康复过程,可能完全恢复正常走路的时间会更久,同时要注意预防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三、个体恢复情况 1.年轻且身体素质好的患者 年轻、身体素质好的患者恢复能力较强,盆骨骨折后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从而开始走路。一般轻度骨折的年轻患者可能在4-6周左右就可以在支具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左右基本能恢复正常走路。 2.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年老体弱或者伴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骨折愈合相对缓慢,走路时间也会相应推迟。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走路时间可能需要延长到6个月甚至更久。并且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情况,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

    2025-10-11 13:47:33
  • 左侧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左侧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骨折及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用牵引制动等。手术分闭合复位内固定(适合部分情况)和人工关节置换(包括适合高龄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及适合年轻等的全髋关节置换)。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控基础病防并发症,年轻患者遵康复计划防过早负重,儿童患者要考虑骨骼发育特点密切监测。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年龄较大且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身体状况极差,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无法承受手术创伤的老年患者。 2.方法:通常采用患肢牵引制动,如皮肤牵引或骨牵引,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需严格卧床,避免患肢负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牵引时间一般较长,可能需要数月,在此期间要注意预防牵引相关并发症,如皮肤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GardenⅠ、Ⅱ型骨折:部分GardenⅠ、Ⅱ型骨折有手术治疗指征,对于年轻患者或预期寿命较长、骨折复位后稳定性较好的情况可考虑手术。 GardenⅢ、Ⅳ型骨折:大多需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的解剖复位,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2.手术方式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法等闭合方式复位骨折后,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等内固定装置固定骨折端。该方法创伤相对较小,对于适合的患者可以较好地保留髋关节的功能。但需要准确的复位技巧,且存在骨折不愈合等风险。例如对于年轻、骨折移位不严重的患者,可尝试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年龄较大、全身情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或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风险高的患者。通过置换人工股骨头,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但术后可能存在关节不稳定、假体松动等问题。比如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无法耐受较长时间骨折愈合过程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年轻、预期寿命较长、骨折难以愈合且髋臼软骨良好的患者可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治疗前需充分评估全身情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改善心肺功能等,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质量。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 2.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术后康复期望较高,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注意避免过早负重,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要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定期复查X线等,及时发现骨折不愈合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儿童患者 儿童左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见,治疗上需考虑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且术后要密切观察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发育情况,因为儿童股骨头血运丰富,但骨折仍可能影响股骨头血供导致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

    2025-10-11 13:46: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