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沈宏主任医师(4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沈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肿瘤与血管病的显微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沈宏,男,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滨江院区神经外科病区主任,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92年师从陶祥洛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师从著名肿瘤学家郑树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George-Town大学、UCLA大学等学习进修。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在脑肿瘤与血管病的显微手术与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著作编写三本。曾主持与参加国家、省部科研项目十余项;200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展开
个人擅长
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肿瘤与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展开
  • 脑血管畸形的死亡率高不高

    脑血管畸形的死亡率确实相对较高,特别是当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时。 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可能导致静脉血管内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动脉瘤则可能因局部血管壁变薄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而破裂,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其死亡率通常较高。 然而,并非所有脑血管畸形都会导致死亡。一些较小的、位于非功能区的血管畸形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对于这些患者,经过积极科学、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不会死亡,也不会有明显的后遗症。所以,被诊断出患有脑血管畸形,务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4-01 18:15:15
  • 轻微脑梗死是什么

    轻微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较轻的类型,通常是指脑部血管中的某个小分支发生了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但还没有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液凝块等原因导致脑部血管狭窄或阻塞。轻微脑梗死的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面部瘫痪、言语困难等症状。 轻微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5-04-01 18:15:15
  • 脑出血原因

    脑出血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外伤、精神因素等。 1.疾病因素 高血压是脑出血主要的诱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2.外伤 外伤性脑出血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导致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这种出血通常发生在车祸、跌倒、打击等意外事件中。 3.精神因素 过度兴奋、情绪波动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疲劳等状态,都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加剧,进而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除此之外,气候变化、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颅内肿瘤等也可能会引起脑出血。

    2025-04-01 18:15:14
  • 脑梗死和脑梗有哪些区别

    脑梗死和脑梗在医学上是没有区别的,它们描述的是同一种疾病。 由于脑部血流供应受阻,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疾病。病因包括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高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尤为易患。脑梗死的常见症状包括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具体症状取决于梗死部位和面积。 脑梗死在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以及对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脑梗死无法自愈,且潜在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无法治愈,所以脑梗死有再发风险。

    2025-04-01 18:15:14
  • 预防脑萎缩的最好方法

    预防脑萎缩的方法如下: 1.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有利于预防脑萎缩。 2.控制基础疾病 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有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脑萎缩的风险。 3.保持大脑活跃 通过学习新知识、进行认知训练等方式,有利于保持大脑的活跃,降低脑萎缩的风险。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与脑萎缩相关的疾病,从而降低脑萎缩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脑萎缩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果出现认知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4-01 18:15: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