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麦花,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做访问学者。现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首报疑难及少见病近20例,有丰富的皮肤病临床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尤擅长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展开
  • 儿童血小板性紫癜病程

    急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前驱感染病史起病急骤有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实验室检血小板显著降低多数可自行缓解约百分之十至二十转为慢性急性期需避外伤等,慢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隐匿病程超六月血小板持续低病情时轻时重影响生长发育需长期监测管理及关注心理。 一、急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 急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有前驱感染病史,如病毒感染等。起病急骤,患儿皮肤可见瘀点、瘀斑,严重时出现紫癜、大片瘀斑,还可伴鼻衄、牙龈出血等表现。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多数患儿在发病后1~6个月内可自行缓解,约10%~20%会转为慢性病程,此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小板水平及出血情况,依据病情变化调整观察和干预策略,因儿童免疫力等生理特点,急性期需注重避免外伤等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 二、慢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 慢性儿童ITP起病隐匿,血小板计数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病程超过6个月。病情呈现时轻时重的特点,可反复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由于病程较长,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如长期血小板低下可能影响骨骼等系统发育,需长期进行血小板监测及病情评估,关注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针对病情波动采取相应监测与管理措施,考虑儿童长期患病对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需给予更多关怀与监测。

    2025-08-12 15:37:03
  • 痘没挤干净变成脂肪瘤

    痘未挤干净不直接导致脂肪瘤,脂肪瘤由遗传易感性及脂肪代谢紊乱致成,表现为边界清晰、质地柔软且可推动、生长缓慢的肿块,体表异常肿块无论儿童成人都应及时就医,儿童需专业医生检查,成人肿块有增大、疼痛等异常更应就诊。 一、痘未挤干净与脂肪瘤的本质差异 痘未挤干净多会引发局部感染、炎症反应或形成瘢痕等情况,并非直接导致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聚积而成的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痘的处理并无直接关联。 二、脂肪瘤的成因与特点 (一)成因 脂肪瘤的形成主要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若家族中有脂肪瘤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此外,脂肪代谢紊乱也可能参与其中,当体内脂肪代谢调节失衡时,脂肪细胞易异常聚集形成脂肪瘤。 (二)特点 脂肪瘤通常表现为体表边界清晰、质地柔软且可推动的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多数情况下无明显不适症状,但需通过专业医学检查(如超声等)来明确诊断。 三、体表异常肿块的就医建议 若发现体表有异常肿块,无论是否与痘的处理相关,都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群体,因其皮肤娇嫩且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更需谨慎对待,避免自行挤压或不当处理肿块,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如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肿块性质,以便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对于成人而言,也需重视异常肿块的变化,若肿块有增大、疼痛等异常表现时更应及时就诊,以排除不良病变等情况。

    2025-08-12 15:35:35
  • 脸上的肉多怎么瘦下去

    脸大的人可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按摩、注射瘦脸针、面部吸脂等方式瘦脸,需注意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脂肪在体内堆积。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鱼肉、蔬菜、水果等。 增加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和脂肪,达到瘦脸的目的。 按摩:通过按摩面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减少面部脂肪。 2.注射瘦脸针: 原理:瘦脸针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毒素,通过注射肉毒毒素可以使肌肉萎缩,从而达到瘦脸的目的。 效果:一般注射后2-4周左右开始起效,1-3个月效果最明显,可持续3-6个月。 注意事项:注射瘦脸针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按摩、揉搓注射部位,以免影响效果。 3.面部吸脂: 原理:通过在面部隐蔽部位做小切口,插入吸脂管,将面部多余的脂肪吸出,从而达到瘦脸的目的。 效果:术后效果明显,可以长久保持。 注意事项:面部吸脂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可能会出现肿胀、淤血等情况,一般会在术后1-2周逐渐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瘦脸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025-08-12 15:33:22
  • 肝紫癜是什么引起的

    肝紫癜相关因素包括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可改变机体免疫与凝血机制增加风险、某些病毒感染会干扰肝脏血管正常生理功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时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易促进其发生。 一、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引发肝紫癜的常见药物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会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与凝血机制,使得肝脏血管结构及功能易受影响,从而增加肝紫癜的发生风险。例如,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肝紫癜的概率有所上升。 二、感染因素 某些感染病原体可参与肝紫癜的发生。其中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有文献指出,特定病毒感染后可能干扰肝脏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与血管的调节机制,进而导致肝紫癜形成。不过不同病毒感染引发肝紫癜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但感染因素确实是不可忽视的诱因之一。 三、基础疾病因素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时,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易促进肝紫癜发生。以恶性肿瘤为例,患者在接受化疗等治疗过程中,机体免疫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可能诱发肝紫癜。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凝血与免疫等功能异常,也可能为肝紫癜的发生创造条件,原发病的病理过程会影响肝脏局部的微环境,使得肝脏血管出现异常改变从而引发肝紫癜。

    2025-08-12 15:27:06
  • 脚气是怎么来的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可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共用拖鞋等物品)或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足部多汗、穿着不透气鞋袜、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高温潮湿环境会增加其传播风险。 一、病原体因素 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这些真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会侵袭足部皮肤角质层引发感染。 二、传播途径因素 1.直接接触传播:与患有脚气的人直接接触,如共用拖鞋、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皮肤癣菌可通过接触患者患处而感染足部。 2.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皮肤癣菌污染的物品,例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的地面、更衣室的座椅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三、个人易患因素 1.足部多汗:夏季气温高或长期运动等导致足部多汗,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为皮肤癣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 2.穿着不透气鞋袜: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运动鞋或化纤材质的袜子,会使足部空气不流通,进一步加重潮湿状况,增加真菌感染几率。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受影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其自身抵御真菌的能力下降,更易感染脚气。 四、环境因素 高温、潮湿的环境利于皮肤癣菌生存与繁殖,在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健身房等通风差、湿度高的区域,皮肤癣菌传播风险显著增加。

    2025-08-12 15:25: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