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麦花,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做访问学者。现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首报疑难及少见病近20例,有丰富的皮肤病临床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尤擅长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展开
个人擅长
危重皮肤病的诊治,包括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副肿瘤性天疱疮、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展开
  • 带状疱疹复发症状

    带状疱疹复发有皮肤表现和全身症状,皮肤表现为皮疹再现及皮肤感觉异常,全身症状有疼痛明显、伴有全身不适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复发时需特殊关注,老年人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儿童需特殊护理治疗,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以防影响恢复及增加并发症几率。 皮疹再现:复发的带状疱疹通常会在身体单侧的特定神经分布区域再次出现皮疹,常见于胸腰部、头面部等部位。皮疹初起为红斑,很快发展为簇集性的小水疱,水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清亮,严重时可变为血性水疱。例如,有研究指出,复发带状疱疹的皮疹形态与初次发作类似,但在分布区域上具有神经节段性的特点,多沿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分布。 皮肤感觉异常:在皮疹出现前或同时,患者可能会有受累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如疼痛、瘙痒、灼热感等。这种感觉异常可能在皮疹出现数天前就开始出现,不同患者的感觉异常程度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仅感觉轻微不适,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较为强烈的异样感觉,这与受累神经的敏感性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全身症状 疼痛表现:复发带状疱疹的疼痛往往较为明显,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跳痛等。疼痛程度也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能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且更容易出现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研究发现,复发带状疱疹患者中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例可能高于初次发作的患者,这可能与老年人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有关。 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低热、乏力、头痛等。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乏力表现为肢体酸软、活动耐力下降等,头痛则可为轻至中度的头部疼痛,这些全身症状的出现与机体对病毒复发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关。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复发带状疱疹时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儿童中,虽然带状疱疹复发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和免疫系统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治疗关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复发带状疱疹时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可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且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025-10-30 15:58:19
  • 痘痘如何清除

    日常皮肤护理要选温和洁面产品、科学保湿且避免挤压痘痘,生活方式上需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保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医疗干预可外用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药物及进行红蓝光治疗,孕妇长痘痘要以温和护理为主,儿童长痘痘优先非药物干预严重时遵医嘱。 一、日常皮肤护理 1.温和清洁:选择温和且适合油性皮肤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1~2次即可,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痘痘问题。例如,含氨基酸成分的洁面产品,能在清洁的同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科学保湿:选用不含油分、非致痘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油平衡。干燥的皮肤状态可能会促使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加重痘痘,合适的保湿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 3.避免挤压:用手挤压痘痘易导致炎症扩散,引发感染,还可能留下痘印或疤痕,应尽量避免用手触碰痘痘部位。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会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取,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充足供应。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时长建议7~8小时,熬夜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平衡,进而加重痘痘状况。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调节机体代谢,对改善痘痘有一定帮助。 三、医疗干预 1.外用药物: 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的作用,可减轻痘痘炎症反应。 维A酸类药物:能改善毛囊口角化,减少粉刺形成,但孕妇禁用,因其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医美手段: 红蓝光治疗:红光可作用于皮肤深层,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改善炎症性痘痘,治疗时需根据痘痘严重程度由专业医生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长痘痘时,应避免使用含维A酸等可能致畸的药物,以温和的皮肤护理为主,如选择无刺激的洁面和保湿产品,必要时咨询皮肤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2.儿童:儿童长痘痘多与青春期前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保持皮肤清洁、调整饮食等,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成人祛痘产品,若痘痘情况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10-30 15:57:19
  • 如何快速治疗痤疮

    痤疮护理需基础保持皮肤清洁选温和洁面产品,外用过氧苯甲酰适轻中度抗炎,维A酸类改善角化但孕妇禁用,口服抗生素中重度慎用且低龄避用,生活上要控制高糖高油饮食、保持作息规律,孕妇痤疮以温和护理为主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红蓝光可辅助轻中度痤疮。 一、基础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是快速改善痤疮的基础,应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1~2次,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对于青少年群体,因皮脂腺分泌旺盛,需注意清洁频率与力度的平衡;而干性皮肤患者则要选择保湿型洁面产品,防止过度清洁加重皮肤干燥引发痤疮加重。 二、外用药物干预 1.过氧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作用,可快速减轻痤疮炎症反应,适用于轻中度痤疮患者,能有效改善红肿痘痘等症状。 2.维A酸类药物:能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炎,对粉刺、炎性丘疹等有治疗作用,但孕妇禁用,因其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用时需特别注意人群禁忌。 三、口服药物考量 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类可用于中重度痤疮,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因其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需在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谨慎选择,以患者舒适度为首要标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油食物摄入,这类饮食可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加重痤疮,均衡饮食对控制痤疮进展至关重要。 2.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平衡,进而加重痤疮,不同年龄人群均需注意维持规律作息,青少年尤其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痤疮患者:应以温和皮肤护理为主,避免随意使用药物,需咨询皮肤科医生制定安全的护理方案,因孕妇用药需高度警惕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2.儿童痤疮: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清洁、生活方式调整等,严重时需在儿科医生与皮肤科医生共同评估下,谨慎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治疗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 六、光电治疗辅助 红蓝光治疗是常见的光电治疗方式,红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对轻中度痤疮有快速改善作用,治疗后需注意皮肤护理,不同肤质对光电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应根据个体肤质等情况合理选择光电治疗方案。

    2025-10-30 15:56:23
  • 皮肤抓痕症是什么病

    皮肤抓痕症属人工性荨麻疹是皮肤受机械性刺激致局限性水肿反应,分单纯性(搔抓后有线状风团无他症)和症状性(可由多种因素诱发伴其他系统症状或关联他病),发病因皮肤受刺激后肥大细胞等释组胺等炎症介质致血管通透性增、局部水肿现沿刺激线分布风团样隆起,临床表现为搔抓等后数分钟沿划痕现条状隆起伴瘙痒可自行消退,诊断依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病史,治疗包括避免诱因、用抗组胺药,儿童需谨慎用药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用药评估风险、老年人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监测不良反应。 一、定义 皮肤抓痕症属于荨麻疹的特殊类型,医学上称为人工性荨麻疹,是皮肤受到机械性刺激后发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二、分类 1.单纯性人工荨麻疹:仅有皮肤搔抓后出现线状风团,无其他伴随症状。 2.症状性人工荨麻疹:可由多种因素诱发,除搔抓后出现风团外,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或与其他疾病相关联。 三、发病机制 当皮肤受到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时,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从而出现沿刺激线分布的风团样隆起。 四、临床表现 患者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数分钟内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类型荨麻疹的表现,如红斑、风团等。 五、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皮肤受机械性刺激后出现线状风团,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一般无需特殊实验室检查,但需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六、治疗 1.避免诱因:尽量避免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无特殊禁忌,成人及病情稳定的儿童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风险,如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格外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过度搔抓等,用药时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 孕妇:用药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时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30 15:55:59
  • 过敏性紫癜应该食用何种食物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苹果橙子菠菜西兰花等来改善血管通透性,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且烹饪清淡,吃米粥软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儿童需注意食物软烂避免粗糙物刺激胃肠,老年要注重食物细软易吸收并避免可能致敏食物如海鲜以防复发加重。 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与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辅助减轻过敏性紫癜引发的血管炎症等症状,对病情的稳定有一定积极意义。例如,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C及其他营养成分,能为机体提供必要营养支持,且易于消化吸收。 二、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可选择瘦肉(如鸡肉、瘦牛肉)、鱼类(如鲫鱼、鲈鱼)、豆类(如黄豆、黑豆)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此类食物能为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应清淡,避免油炸等加重胃肠负担的做法,因为过敏性紫癜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机体恢复。以鲫鱼为例,其富含优质蛋白,且肉质鲜嫩,适合患者食用。 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米粥、软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是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良好选择。这类食物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消化负担,契合患者可能存在的胃肠功能状态。比如小米粥,煮制软烂,易于消化,能为患者提供能量,同时不会刺激胃肠道,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用,尤其是儿童患者,更需保证食物的易消化性以维护胃肠健康。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需特别关注食物的软烂程度,避免食用坚果、粗纤维较多的蔬菜等粗糙食物,以防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影响病情恢复。因为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粗糙食物易导致胃肠道损伤,进而可能诱发或加重紫癜症状。 2.老年过敏性紫癜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退,应更注重食物的细软及易吸收性,可适当增加粥类、蒸蛋等食物的摄入比例,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减轻胃肠消化压力。老年患者消化能力下降,若食物不易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不利于病情稳定。同时,需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海鲜等,以防过敏反应诱发紫癜复发或加重。

    2025-10-30 15:53: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