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颅内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急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程玉,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1994年毕业于哈医大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外科20余年。主要从事脊髓肿瘤及颅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尤其是半椎板切除哑铃形神经鞘瘤以及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获得良好疗效。同时对髓内肿瘤、脊膜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等的手术切除以及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的急诊急救拥有丰富经验。 主编论著一部,发表SCI和国家级核心期刊专业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教育部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展开
个人擅长
颅内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急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治疗。展开
  • 医生前额头摔了大包危险吗

    医生前额头摔了大包是否危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头皮血肿:一般可自行吸收,可冷敷并观察症状。 2.颅骨骨折: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3.颅内损伤:可能会危及生命,应立即就医。 此外,在24-48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头皮血肿:如果医生的前额头只是摔了一个大包,没有其他症状,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这种情况可能是头皮下血管破裂导致的血肿,一般会在几周内自行吸收。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大包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要注意观察大包的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有变化,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颅骨骨折:虽然头皮血肿比较常见,但也不能忽视颅骨骨折的可能。颅骨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如果医生的前额头摔了大包,同时伴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颅骨骨折。 3.颅内损伤:除了颅骨骨折,颅内损伤也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情况。颅内损伤可能会导致脑震荡、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医生的前额头摔了大包,同时伴有意识不清、抽搐、偏瘫、失语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附近有神经外科的医院进行治疗。 总之,医生前额头摔了大包是否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昏迷、意识不清、抽搐、偏瘫、失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5-09-29 09:57:35
  • 颅内脂肪瘤忌吃什么

    颅内脂肪瘤患者应忌高盐类食物如咸菜腌肉酱菜等因其会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影响脑部血液循环,需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因会致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还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干扰颅内正常生理状态。 一、高盐类食物 颅内脂肪瘤患者应忌吃高盐类食物,如咸菜、腌肉、酱菜等。高盐饮食会使人体钠摄入过多,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可能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不利于颅内环境的稳定。例如,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引发血压波动,而血压异常对颅内脂肪瘤患者的病情控制不利,尤其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克以内。 二、高脂肪类食物 需避免高脂肪食物,像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动物内脏(猪肝、猪脑等)、奶油制品等。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可能干扰脑部的代谢平衡,对颅内脂肪瘤周围的神经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对于儿童颅内脂肪瘤患者,因其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应严格规避高脂肪食物,以降低对脑部发育及病情的潜在不良影响。 三、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忌用,例如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这类食物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兴奋或不适,干扰颅内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咖啡为例,其中的咖啡因成分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脑部血流,对于颅内脂肪瘤患者可能引发头痛等不适症状,尤其老年人若有颅内脂肪瘤且合并脑血管基础疾病时,更需远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并发症。

    2025-09-29 09:56:25
  • 脑干周围长脂肪瘤危险吗

    脑干周围脂肪瘤危险程度与瘤体大小相关体积小未压迫危险性低可动态观察,位置紧邻关键结构即使体积小也可能致神经功能异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缺损症状时病情危险需及时就医,儿童因神经发育阶段微小占位易致不可逆损伤需更早密切监测,成人合并基础健康状况差时引发并发症风险增加。 一、脂肪瘤大小与危险程度的关联 脑干周围脂肪瘤的危险程度首先与瘤体大小密切相关。若脂肪瘤体积较小,未对脑干及周围重要神经结构造成明显压迫,通常危险性较低,患者可能无显著临床症状,此类情况可通过定期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瘤体变化。 二、位置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脂肪瘤所在位置是决定其危险性的关键因素。若脂肪瘤位于脑干周围紧邻颅神经核团、传导束等关键结构的部位,即使瘤体体积不大,也可能因占位效应压迫相关结构,引发神经功能异常,如出现面瘫、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此时危险性相对较高,需积极评估并考虑干预措施。 三、症状表现与病情严重性判断 当患者已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时,提示脂肪瘤对脑干等结构压迫明显,病情较为危险,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处理。 四、不同人群的差异考量 儿童群体:儿童脑干周围脂肪瘤需尤为关注,由于其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微小的占位可能对神经功能发育产生更显著影响,更易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因此需更早且密切地进行监测与评估。 成人群体:若成人合并基础健康状况较差(如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脑干周围脂肪瘤引发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病情进展可能对整体健康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2025-09-29 09:54:16
  • 什么是三维脉络丛囊肿

    三维脉络丛囊肿是借助三维超声可见的侧脑室脉络丛内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囊性结构可清晰呈现其位置大小等形态特征其形成可能与胎儿发育中脉络丛小蛛网膜下腔憩室形成及脑脊液局部循环异常有关孕中期发现需结合孕周等综合判定孕18周前发现多数26周后自然消失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时需进一步行羊水穿刺等检查对胎儿依孕周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判断孕妇生活方式不直接引发但良好生活方式利于胎儿有相关病史需及时告知医生全面评估。 一、定义 三维脉络丛囊肿是借助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所观察到的,位于侧脑室脉络丛内的囊性结构,呈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 二、超声表现特点 在三维超声下可清晰呈现其在脉络丛内的具体位置、大小等形态特征,通常大小多处于一定范围,形态较为规则,能立体展现其在脑室内脉络丛区域的分布情况。 三、形成原因 可能与胎儿发育过程中脉络丛小的蛛网膜下腔憩室形成相关,也可能和胚胎发育阶段脑脊液的局部循环异常等因素有关,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局部现象。 四、临床意义 孕中期评估:孕中期发现脉络丛囊肿时,需结合孕周及其他检查综合判定。若孕18周前发现,多数脉络丛囊肿会在孕26周后自然消失,预后相对良好;若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或经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时,则需进一步行羊水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胎儿情况。 不同人群影响:对于胎儿而言,无论年龄、性别,脉络丛囊肿的临床意义主要依据孕周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来判断;孕妇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引发脉络丛囊肿,但孕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利于胎儿健康发育,若孕妇有相关病史,需及时告知医生以全面评估胎儿状况。

    2025-09-29 09:52:34
  • 前大脑镰旁脂肪瘤要紧吗

    前大脑镰旁脂肪瘤属颅内常见良性病变由异位聚集的成熟脂肪组织构成影像学下表现为边界清晰异常信号影无症状小体积者未压迫周围组织无相关症状通常不严重建议定期头颅MRI随访观察有症状或体积较大时可能要紧需考虑如手术等医疗干预不同人群需个体化考量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及女性特殊时期需多学科团队依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前大脑镰旁脂肪瘤的性质界定 前大脑镰旁脂肪瘤属于颅内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其由异位聚集的成熟脂肪组织构成,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下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晰的异常信号影,依据病理特征判定为良性肿瘤范畴。 二、无症状小体积脂肪瘤情况 若前大脑镰旁脂肪瘤体积较小,未对周围脑组织、神经结构产生压迫,患者也无头痛、癫痫、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等相关症状,此类情况通常不严重,一般建议定期通过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观察,通常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动态监测脂肪瘤的大小、位置变化等,密切关注其是否出现进展迹象。 三、有症状或较大体积脂肪瘤情况 当脂肪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对周围大脑镰、脑组织等产生压迫,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例如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癫痫发作、肢体运动或感觉功能异常等。此时相对较为要紧,可能需要考虑进一步医疗干预,如手术治疗等,手术目的是切除脂肪瘤以解除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改善患者症状。不同人群的处理需个体化考量,儿童患者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尤为关注脂肪瘤对脑部发育的潜在影响;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因体内激素等变化可能影响脂肪瘤生长,需多学科团队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2025-09-29 09:51: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