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颅内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急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程玉,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1994年毕业于哈医大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外科20余年。主要从事脊髓肿瘤及颅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尤其是半椎板切除哑铃形神经鞘瘤以及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获得良好疗效。同时对髓内肿瘤、脊膜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等的手术切除以及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的急诊急救拥有丰富经验。 主编论著一部,发表SCI和国家级核心期刊专业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教育部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展开
个人擅长
颅内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急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治疗。展开
  • 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的典型表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有典型表现,包括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及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但核心特征相对固定,儿童因颅骨特点占位效应表现相对隐匿,孕期女性有自身治疗特殊性 一、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的典型表现 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 急性硬膜外血肿在CT上最典型的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可见双凸形或梭形的高密度影,其密度均匀,CT值多在40-100HU之间。这是因为血肿是位于硬膜外间隙,由于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血肿局限,呈梭形,血液的高密度特征在CT影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从病理角度看,急性出血的血液积聚在硬膜外,形成这样的形态。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只要发生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大多会呈现这一典型的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表现。例如,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符合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理过程,CT上就会出现该特征。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从事剧烈运动导致外伤还是交通事故等意外导致外伤的人群,只要发生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的这一表现是相对固定的。 2.边界清楚 血肿边界清晰,与脑实质分界明确。这是由于硬膜外间隙的解剖特点决定的,硬膜紧紧附着于颅骨内板,限制了血肿的扩散范围,所以血肿边缘比较规整,在CT图像上能够清晰分辨血肿与周围脑实质的界限。年龄对这一表现的影响不大,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只要是急性硬膜外血肿,边界清楚这一表现都会存在。性别方面,男女患者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在CT上边界清楚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如长期从事安静工作突然发生外伤导致血肿的人群和经常进行高风险运动导致外伤的人群,其血肿边界清楚的CT表现是一致的。 3.占位效应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表现为同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等。占位效应的程度与血肿的大小有关,血肿越大,占位效应越明显。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颅骨较薄、颅缝未闭等特点,占位效应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儿童的颅骨弹性较好,当发生急性硬膜外血肿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但随着血肿量的增加,仍会出现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等情况,但与成人相比,可能表现相对隐匿一些。女性患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占位效应表现上与男性患者无本质区别,但在临床处理时需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如孕期女性发生急性硬膜外血肿时,要特别注意胎儿的影响以及自身治疗的特殊性。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头部外伤高危因素的人群,发生急性硬膜外血肿时,占位效应可能更易被察觉,因为其外伤往往较为严重,血肿量可能相对较大。

    2025-09-29 11:59:24
  • 大脑脂肪瘤影响智力吗

    大脑脂肪瘤分为脑内、蛛网膜下腔等类型,其对智力的影响取决于位置、大小及是否引发并发症,位于非关键功能区影响通常不明显,位于关键功能区如语言中枢、海马体、前额叶等可能致智力受损,儿童脑部发育中受压对智力发育影响更显著,成年后稳定区受压影响小但关键区受压会致智力水平下降或新认知障碍,且脂肪瘤引发癫痫等并发症会因脑缺氧、神经细胞损伤间接影响智力需综合评估。 一、大脑脂肪瘤的分类及对智力影响的基础情况 大脑脂肪瘤主要包括脑内脂肪瘤、蛛网膜下腔脂肪瘤等类型。一般而言,较小且未压迫重要脑功能区域的脑内脂肪瘤,对智力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其未干扰大脑正常的神经功能传导及认知相关脑区的结构与功能。而对于较大的大脑脂肪瘤,若其压迫了与智力、认知密切相关的脑区,如语言中枢、记忆相关脑区或参与高级认知功能的脑结构,则可能影响智力。 二、脂肪瘤位置对智力的具体影响 1.位于非关键功能区的脂肪瘤:若大脑脂肪瘤生长于脑内相对非关键的区域,未对语言、记忆、思维等核心认知功能相关脑区造成压迫或破坏,那么对智力的影响通常不明显。临床研究显示,此类脂肪瘤患者在智力测试等评估中多能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认知水平。 2.位于关键功能区的脂肪瘤:当大脑脂肪瘤生长在语言中枢、海马体(与记忆密切相关)、前额叶(参与高级认知功能)等关键脑区时,可能导致智力受损。例如,压迫语言中枢可能引起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进而影响整体智力评估;压迫海马体可能干扰记忆功能,长期可导致智力中记忆相关维度的下降;压迫前额叶可能影响思维、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从而对智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不同人群的差异影响 1.儿童患者:儿童脑部处于发育阶段,若大脑脂肪瘤压迫正在发育的关键脑功能区,可能对智力发育造成更显著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认知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因此,对于儿童大脑脂肪瘤患者,需密切关注脑部发育情况,及时评估智力发展状态。 2.成年患者:成年后脑部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若大脑脂肪瘤未压迫关键脑区,对智力影响较小;但若已压迫关键脑区并已造成功能损害,可能会导致已有的智力水平下降或出现新的认知功能障碍。 四、并发症对智力的间接影响 大脑脂肪瘤可能引发癫痫等并发症,而长期频繁的癫痫发作会对大脑神经细胞造成损伤,间接影响智力。临床数据表明,伴有癫痫的大脑脂肪瘤患者,智力受影响的概率相对较高,主要与癫痫发作导致的脑缺氧、神经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 综上,大脑脂肪瘤对智力的影响取决于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引发并发症等因素,需结合具体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29 11:57:41
  • 脑部血管瘤有哪些症状

    脑部血管瘤常见症状包括出血相关的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癫痫发作,以及其他症状如视力视野障碍、耳鸣听力下降等。 一、出血相关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这是脑部血管瘤破裂出血较常见的首发症状,患者常描述为“像被重锤击中头部一样的疼痛”。例如,有研究发现,脑部血管瘤破裂患者中约80%-90%会出现突发的剧烈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是突然发生且程度较为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头痛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意识障碍: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在老年人中,由于其基础健康状况相对复杂,可能在出血后更易迅速陷入昏迷状态;而年轻人相对来说,在出血量不是特别巨大时,可能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但也需密切关注。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运动障碍: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比如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不能正常持物、行走时步态不稳等。如果血管瘤影响到运动中枢相关区域,不同部位的受损会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障碍。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肢体功能基础,脑部血管瘤出血导致的运动障碍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原有症状。 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例如,面部、肢体等部位的感觉减退或异常感觉,这与血管瘤累及感觉传导通路有关。在儿童中,感觉障碍可能不太容易被准确表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如对疼痛刺激反应异常等。 癫痫发作:部分脑部血管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癫痫发作的频率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一些患者可能是偶尔发作,而一些患者可能会频繁发作。对于有脑部血管瘤的患者,尤其是儿童,癫痫发作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三、其他症状 视力视野障碍:如果脑部血管瘤位于鞍区等影响视神经、视交叉的部位,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看东西模糊、双眼视野范围缩小等情况。对于成年人,可能会较早发现视力视野的变化并及时就诊;而儿童由于视力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早期不易被察觉,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耳鸣、听力下降:当脑部血管瘤累及到相关神经结构影响到耳部时,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脑部血管瘤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2025-09-29 11:55:17
  • 脑结核瘤有什么症状

    脑结核瘤症状多样,因患者年龄、结核瘤部位大小等而异,有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儿童青少年的头痛、呕吐、前囟饱满等,成人的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有局灶性症状如癫痫发作、不同年龄的运动、感觉、语言等神经功能缺损;还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脑结核瘤可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引起脑水肿,从而使颅内压升高。儿童可能会出现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早晨或晚间可能加重,还可能伴有呕吐,呕吐常为喷射性,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这是由于其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骨缝分离。 成人群体:成人也会出现头痛、呕吐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减退,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影响视力。 二、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脑结核瘤可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癫痫发作。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发生,儿童癫痫发作可能较为频繁,且发作形式多样,可能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成人癫痫发作形式也因人而异。癫痫发作与结核瘤所在的脑叶等部位有关,例如位于额叶的结核瘤更容易引发癫痫。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若结核瘤影响运动中枢相关区域,不同年龄患者均可出现肢体无力、偏瘫等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如不能正常行走、拿取物品等;成人则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如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 感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身体某部位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不太会准确描述感觉异常,但可能会表现出对肢体的异常关注,如搔抓等;成人可明确表述身体某部位有异常感觉。 语言障碍:若结核瘤位于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相关区域,成人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儿童由于语言发育尚不完善,可能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 三、全身症状 结核中毒症状: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表现。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特点,可能更容易出现低热,且盗汗可能较为明显,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成人也会有乏力感,活动耐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有食欲减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进食量减少的情况。 脑结核瘤的症状因患者年龄、结核瘤的部位、大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09-29 11:53:19
  • 脑部脂肪瘤手术怎么做

    术前需通过头颅CT及MRI等评估脂肪瘤位置等并完善全身状况检查以确定能否耐受手术,手术采用合适麻醉,依脂肪瘤位置选切口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切除病变,术后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等,预防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及定期复查随访。 一、术前准备 1.影像学评估:通过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脑部脂肪瘤的具体位置、大小、与周围重要血管(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及神经结构(如视神经、动眼神经等)的毗邻关系,这是手术规划的关键依据。例如,MRI可清晰显示脂肪瘤的信号特征,有助于精准定位。 2.全身状况评估: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全身状态,以确定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若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在术前将相关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 二、手术步骤 1.麻醉: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无疼痛且肌肉松弛的状态。 2.切口与入路选择:依据脑部脂肪瘤的位置选取相应的头皮切口及颅骨开窗部位。例如,若脂肪瘤位于大脑凸面,可采用马蹄形头皮切口,经骨瓣开颅进入颅内;若位于颅后窝,则需选择相应的后颅窝手术入路。 3.病变暴露与切除:切开硬脑膜后,在显微镜下轻柔分离周围脑组织,仔细游离脂肪瘤,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对于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的脂肪瘤,需耐心、精细操作,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操作过程中需持续监测神经功能,确保手术安全。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意识状态(如GCS评分)、瞳孔变化及肢体运动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颅内出血、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 2.并发症预防: 感染预防: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脑水肿防治:可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仅提及药物名称)减轻脑水肿,但具体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 3.康复与随访: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成人有基础疾病者需继续控制基础疾病并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及有无复发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术后需更频繁监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注重营养支持及心理关怀;成人若合并高血压等疾病,术后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恢复。

    2025-09-29 11:45: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