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捐脐带血有风险吗

    脐带血采集过程对母亲直接风险低,对新生儿短期影响小但需规范操作;储存有成本及资源浪费风险,使用存在配型及移植免疫排斥等风险,家庭需综合自身经济、医疗需求等权衡是否储存脐带血,有家族遗传血液疾病等情况家庭可考虑其潜在治疗价值,无相关高风险情况家庭要综合成本等决定。 一、采集过程的风险 (一)对母亲的风险 目前有研究表明,脐带血采集过程对母亲的直接风险相对较低。在正规的医疗操作流程下,母亲在采集脐带血时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极低,如大出血等情况发生概率非常小,这是因为采集脐带血是在胎盘娩出后进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和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对母亲身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操作局部的轻微创伤等,但这种创伤通常能够快速恢复。 (二)对新生儿的风险 从现有医学研究来看,规范采集脐带血对新生儿的短期影响较小。在正确的采集过程中,新生儿不会因此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因为采集脐带血的量相对较少,一般不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损害。不过,在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等问题,但这种情况也是在严格遵循医疗操作规范下可以避免的。 二、储存及后续使用相关风险 (一)储存成本及资源浪费风险 脐带血的储存需要一定的成本,包括前期的采集处理费用以及后续的长期储存费用等。而且,并不是所有储存的脐带血都一定会被使用,有研究统计显示,在已储存的脐带血中,最终被使用的比例相对较低,这就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风险。对于家庭来说,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实际的医疗需求可能性来综合权衡是否储存脐带血。 (二)配型及使用相关风险 如果未来需要使用储存的脐带血进行移植等治疗,首先存在配型的问题。虽然脐带血含有造血干细胞等成分,但并不是所有储存的脐带血都能成功与患者配型,只有合适的配型才能进行有效的移植治疗。另外,在移植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免疫排斥等情况,但相对来说,脐带血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通常比骨髓移植等相对较轻,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这也是在专业的医疗团队评估和处理下进行的。例如,对于有家族遗传血液疾病等情况的家庭,储存脐带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也需要理性看待其中的风险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对于没有明确家族遗传血液疾病等高风险情况的家庭,需要综合考虑储存脐带血的成本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2025-09-29 11:25:21
  • 一岁宝宝贫血吃什么好

    一岁宝宝贫血时,饮食调整是关键,要提供富含铁的红肉、动物肝脏、豆类及富含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的水果等,注意食物烹饪方式、过敏情况和辅食多样性,严重贫血需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整是关键 1.富含铁的食物 红肉:对于一岁的宝宝,可适量引入瘦肉,如牛肉、猪肉等,红肉是血红素铁的良好来源,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相对较高。例如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约为2.8毫克左右,且易于被宝宝肠道吸收利用。可以将瘦肉做成肉末,搭配蔬菜做成营养丰富的辅食,如肉末胡萝卜泥等。 动物肝脏:动物肝脏含铁量非常高,像猪肝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2.6毫克,但由于肝脏是代谢器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等,需要注意适量食用,每周可安排1-2次,每次以5-10克左右为宜,可做成肝泥添加到粥中。 豆类:豆类也是铁的良好来源,例如每100克黑豆含铁量约为7毫克左右,可以将黑豆打成豆浆或者做成豆类辅食,如黑豆粥等,但要注意宝宝是否有豆类过敏情况。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在给宝宝添加富含铁食物的同时,也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可将橙子榨汁后少量喂给宝宝,或者做成橙子泥;还有猕猴桃,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62毫克,能做成猕猴桃泥作为辅食的一部分,帮助铁的吸收。 二、注意事项 1.食物的烹饪方式:在制作宝宝辅食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炖煮等方式,避免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例如蒸瘦肉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2.过敏情况:要密切关注宝宝食用新食物后的反应,因为一岁宝宝可能存在食物过敏风险。如果宝宝在食用含铁食物或富含维生素C食物后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3.辅食的多样性:要保证宝宝辅食的多样性,不能只依赖某一种食物来改善贫血。除了上述提到的食物,还可以适当引入绿色蔬菜,如菠菜,每100克菠菜含铁量约2.9毫克,同时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将菠菜做成菠菜碎添加到面中或者做成菠菜汤等。 一岁宝宝贫血时,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烹饪方式、过敏情况以及辅食多样性等方面,有助于改善宝宝贫血状况。但如果贫血较为严重,仅靠饮食调整可能不够,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处理。

    2025-09-29 11:22:51
  • 严重贫血的症状

    血液系统严重贫血致外周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现皮肤黏膜苍白等,心血管系统有心悸气短、心脏功能性杂音,呼吸系统现呼吸急促,神经系统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消化系统见食欲减退等,儿童严重贫血影响生长发育等,老年人严重贫血会加重基础疾病症状。 一、血液系统相关表现 严重贫血时,机体为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会出现外周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相关体征。皮肤、黏膜苍白是典型表现,面色、甲床、眼睑结膜等部位可见明显苍白现象,这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携氧不足导致组织器官缺氧性色泽改变。 二、心血管系统表现 1.心悸气短:心脏为弥补缺氧状况会加快搏动,患者常自觉心悸,活动后因机体需氧量增加,气短症状会加重。这是由于贫血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心脏需通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来满足组织需求,长期可加重心脏负担。 2.心脏杂音:严重贫血时可能出现心脏功能性杂音,这与血流速度加快等因素有关。 三、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急促较为常见,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增快,以试图获取更多氧气,满足身体代谢需求。 四、神经系统表现 1.头晕耳鸣:脑部供血不足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同时可能伴有耳鸣,这是因为脑部神经细胞对缺氧较为敏感,缺氧影响神经功能导致。 2.记忆力减退:长期严重贫血会影响大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五、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减退较为多见,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缺血缺氧,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蠕动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 六、泌尿生殖系统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多尿情况。少尿是因为肾脏灌注不足,多尿可能与贫血导致的肾脏代谢改变等因素有关;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这与贫血影响内分泌及血液循环对生殖系统的供应有关。 七、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严重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表现,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对氧气供应要求高,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显著。 2.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严重贫血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症状,如可能诱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或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

    2025-09-29 11:18:40
  • 溶血症是什么意思

    溶血症因红细胞破坏速率超骨髓代偿致寿命缩短,发病机制包括免疫性(如血型不合输血、新生儿溶血病中母体抗体致溶血)和非免疫性(如感染、药物、机械性损伤致红细胞破坏),临床表现有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及可能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诊断靠血常规、血胆红素测定、Coombs试验等,治疗依病因,新生儿需加强护理监测胆红素水平并光照等治疗,有溶血症病史人群再妊娠要监测母婴血型等,儿童及成人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并针对性管理干预。 一、定义及发病机制 溶血症是因红细胞破坏速率超出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致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类病症。其发病机制涵盖免疫性与非免疫性等因素。免疫性溶血症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新生儿溶血病等场景,像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免疫性溶血;非免疫性溶血症可见于感染、药物、机械性损伤等状况,例如部分细菌感染会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溶血发生。 二、临床表现 1.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使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相关表现。 2.黄疸: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转化为胆红素,当胆红素水平升高时,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 3.肝脾肿大:机体为应对溶血情况,肝脾会参与红细胞的代谢等过程,进而出现肝脾肿大。严重时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三、诊断检查 需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情况;血胆红素测定以明确胆红素水平;Coombs试验等用于判断是否为免疫性溶血症等,通过这些检查来明确诊断。 四、治疗原则 依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免疫性溶血症可能需免疫抑制治疗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遵循专业医疗规范。对于新生儿溶血症,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采用光照疗法等干预手段。 五、不同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新生儿:需加强护理,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按照医嘱进行光照等治疗,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体检。 有溶血症病史人群:再次妊娠时要密切监测母婴血型及相关指标,做好产前评估与干预准备。 儿童及成人: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根据病情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管理和干预上需针对性开展。

    2025-09-29 11:16:52
  • 三岁宝宝贫血怎么办

    三岁宝宝贫血需先明确原因,常见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添加富含铁及维C食物,母乳妈妈也补铁)和铁剂补充改善,巨幼细胞贫血需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及吃相应富含食物,还需定期复查、关注宝宝一般状况,注意饮食均衡安全及遵医嘱治疗。 一、明确贫血原因 三岁宝宝贫血首先要明确原因,常见原因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可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等检查来判断。例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因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常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应对 饮食调整: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猪肉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这些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例如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相对较高,且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同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也可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通过乳汁间接为宝宝补充铁。 铁剂补充:若贫血较严重,单纯饮食调整不能满足需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但需注意三岁宝宝使用铁剂要严格遵循医嘱,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 三、巨幼细胞贫血的应对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可补充维生素B12;缺乏叶酸引起的则补充叶酸。饮食上可让宝宝多吃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比如每100克鸡蛋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绿叶蔬菜中富含叶酸。 四、其他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在采取相应措施后,要定期带宝宝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评估贫血的纠正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宝宝一般状况: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生长发育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精神萎靡、生长发育迟缓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提示:三岁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身体各器官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在应对贫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安全,避免让宝宝食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或影响营养吸收的食物。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防止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09-29 11:15: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