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中性粒细胞数高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数高的常见原因有感染、炎症、应激、药物、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过敏反应等,某些生理情况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高。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例如,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疾病,都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2.炎症: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会被动员到炎症部位,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痛风、肝炎等炎症性疾病,都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3.应激: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如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烧伤等,中性粒细胞数也会升高。 4.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5.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6.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数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高温环境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数也可能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数高是由感染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8-07 15:29:24
  •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什么意思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意味着白细胞计数里的中性粒细胞含量处于偏低状态。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具体含义如下: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而粒细胞减少症被界定在2.0×10^9/L的状态,还可细分为轻度减少、中度减少、重度减少,当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时,就大多处于粒细胞缺乏阶段。 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包括: 一、理化因素损伤: 1.物理因素,像X线、伽马射线、放射性核素等; 2.化学物质,例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物等,这些都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二、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脾功能亢进: 比如门脉性肝硬化、噬血细胞综合征、部分淋巴瘤等情况,常常会见到中性粒细胞减少。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像系统性红斑狼疮会产生自身抗体,进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四、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出现减少。 五、血液系统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转移癌等,也可能看到中性粒细胞减少。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有着明确的含义和多种可能的原因,当发现这一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07 15:28:24
  • 人的血型有几种血型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血型系统,其分类依据是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抗体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之分,且存在于不同类型的血液中。此外,还有Kell、Kidd、Duffy等其他血型系统,但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B而将血液分为4种血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如果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主要包括5种不同的抗原,即C、c、D、E、e。凡红细胞含D抗原者为Rh阳性,否则为Rh阴性。我国汉族人口中Rh阳性占99%以上,Rh阴性者不足1%。 需要注意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抗体存在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之分。天然抗体是由胚胎期产生,经未致敏的淋巴细胞产生,为完全抗体,IgM性质,能通过胎盘。免疫性抗体是由于输血、妊娠或注射等免疫刺激而产生,为不完全抗体,IgG性质,不能通过胎盘。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血型系统,如Kell血型系统、Kidd血型系统、Duffy血型系统等,但这些血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血型的信息,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

    2025-08-07 15:22:10
  • 父亲o型血孩子什么血型

    如果父亲是O型血,孩子的血型可能是O型或A型,但不可能是B型或AB型。这是因为O型血的父亲的基因型只有ii一种可能,而母亲的血型为A、B或AB型时,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i、Bi、AB或ii,由于父亲没有A或B抗原,所以孩子不可能是A型或B型血。 如果父亲是O型血,那么孩子的血型可能是O型或A型,但不可能是B型或AB型。 人类的血型系统有多种,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A型血的人有A抗原,B型血的人有B抗原,AB型血的人同时有A和B抗原,而O型血的人则没有A和B抗原。 当父亲的血型是O型时,他的基因型只有ii一种可能。而当母亲的血型为其他三种之一时(A、B或AB),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i、Bi、AB或ii。由于父亲没有A或B抗原,所以孩子不可能是A型或B型血。 如果母亲也是O型血,那么孩子的血型也一定是O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遗传分析,对于更详细的遗传信息,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基因检测。此外,血型与个体的其他特征和疾病易感性等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如果对血型或其他遗传问题有特定的关注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遗传咨询师或医生,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建议。同时,在进行任何医疗决策之前,都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咨询,以确保做出明智和合适的选择。

    2025-08-07 15:21:36
  • o型孕妇怎么防止溶血

    o型孕妇防止溶血需注意定期产检、抗体效价检测、饮食调理、避免诱因、提前分娩和新生儿监护。 1.定期产检:o型血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产检项目包括血型抗体效价检测、胎儿监护等。 2.抗体效价检测:如果孕妇的血型抗体效价较高,可能会增加胎儿溶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抗体效价检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药物治疗:如果抗体效价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等,以降低抗体效价,减少胎儿溶血的风险。 4.饮食调理:o型血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避免诱因:o型血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避免一些诱因,如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以免加重溶血反应。 6.提前分娩:如果胎儿出现溶血的迹象,医生可能会建议提前分娩,以避免胎儿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7.新生儿监护:o型血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需要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溶血等问题。 总之,o型血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定期产检、抗体效价检测、饮食调理、避免诱因等方面,以降低胎儿溶血的风险。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2025-08-07 15:19: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