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婴儿缺铁性贫血有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精神不振等)、造血器官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变化)、其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异常),其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家长需关注症状、及时就医并合理喂养预防。 一、一般表现 婴儿缺铁性贫血时,由于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会出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为明显的表现。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携氧能力下降,进而使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对于婴儿来说,还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活动,这是因为身体处于缺氧状态,能量代谢受到影响。 二、造血器官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骨髓外造血功能活跃,当贫血加重时,肝、脾和淋巴结可出现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肝脾肿大越明显。这是因为造血需要,骨髓外的肝、脾等组织恢复造血功能,从而导致其增大。 2.骨髓变化:骨髓红系造血组织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机体为了代偿贫血而出现的骨髓造血代偿性改变。 三、其他系统表现 1.消化系统:常出现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这可能与贫血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有关。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贫血。 2.神经系统: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对缺氧较为敏感,缺铁性贫血导致神经系统缺氧,从而出现这些神经精神症状。 3.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这是由于贫血时,心脏需要加快搏动来代偿机体的缺氧状态,长期如此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4.免疫系统: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婴儿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特殊人群方面,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铁性贫血对其各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婴儿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在喂养婴儿时,要注意合理添加辅食,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025-09-22 17:39:06
  • 孩子持续低烧是白血病可能性大吗

    孩子持续低烧时白血病只是可能病因之一,其机制是异常白细胞增殖致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其他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和非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白血病还可能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伴随症状,但这些非特有。孩子持续低烧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一般情况并及时排查病因。 一、白血病导致持续低烧的机制 白血病患儿由于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从而引起低烧,这种感染可能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感染部位可涉及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 二、其他可引起孩子持续低烧的常见原因 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除了持续低烧外,还可能伴有乏力、皮疹等表现,例如EB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引起孩子持续低烧的细菌感染原因,除低烧外,还可能有盗汗、消瘦等表现,多有结核接触史。 非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孩子除了持续低烧外,还可能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病情活动期关节症状更为明显。 环境因素:孩子处于过热的环境中,或者穿着过厚等,也可能出现体温略高的情况,但一般为生理性体温波动,脱离该环境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三、白血病的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持续低烧,白血病患儿还可能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贫血表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出血表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在腹部摸到肝脾肿大,颈部、腋窝等部位摸到淋巴结肿大等。但这些症状也不是白血病所特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低烧,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来明确病因。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是否异常,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通过骨髓穿刺可以观察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等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等情况。如果怀疑感染,还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相关检查等。对于孩子持续低烧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是关键。

    2025-09-22 17:37:13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意味着血小板体积均一性相对较高,相关情况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儿童出现需重点排查先天性造血系统疾病,老年多与慢性疾病或长期服药相关,单独PDW偏低需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判断,仅偏低无异常可定期复查,合并异常或有不适则需就诊完善相关检查。 一、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的含义及可能相关情况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异质性的指标,PDW偏低意味着血小板体积的均一性相对较高。它可能与某些造血功能状态相关,例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血小板生成数量减少且体积较均一,可出现PDW偏低。此类患者通常还伴有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减少等表现,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骨髓造血情况。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使得血小板生成受影响,此时血小板体积的差异性减小,表现为PDW偏低,同时常伴随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等情况。 二、结合不同人群的考虑 儿童群体 儿童出现PDW偏低时,需重点排查先天性造血系统疾病。例如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可能从幼年起就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及体积分布异常。应进一步完善骨髓象、基因检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造血发育异常问题,早期干预。 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PDW偏低多与慢性疾病相关,如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肾功能不佳会影响骨髓微环境,干扰血小板的正常生成与体积分布;还有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需谨慎排查用药史),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进而出现PDW偏低。需结合老年人的基础病史、用药情况等综合分析,排查潜在病因。 三、单独PDW偏低的临床意义及应对 PDW偏低单独的临床意义相对局限,通常需要结合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其他血常规指标综合判断。若仅PDW偏低,而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指标均正常,且无任何不适症状,可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PDW及其他血细胞指标的动态变化。若合并血小板计数异常(如明显减少或增多)或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表现,则需及时就诊,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血液生化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造血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影响血小板生成及体积分布。

    2025-09-22 17:34:15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怎么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等)、发热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可见相关指标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见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细胞化学染色辅助判断细胞类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可检测到PML-RARα融合基因等,各检查需结合年龄等因素判断结果。 一、临床表现评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与白血病细胞释放促凝物质,消耗凝血因子等有关;还可能有发热症状,多为低热,由肿瘤细胞代谢亢进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引起,但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等,而成年患者出血表现可能相对突出。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多增高,分类中早幼粒细胞增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可不同程度降低,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不同,需结合儿童或成人的正常范围标准来判断异常情况。 2.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关键。骨髓涂片可见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学上有其特征性表现,如细胞大小不一,胞质中有大量颗粒,可见Auer小体等,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步骤,不同年龄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细胞的比例等情况有一定差异标准。 3.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酶染色、苏丹黑染色呈强阳性,早幼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通过这些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以辅助判断细胞的类型,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白血病鉴别,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细胞化学染色时结果的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对正常细胞化学染色表现的影响。 4.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约90%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t(15;17)(q22;q12)染色体易位,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可检测到该融合基因,这对确诊及微小残留病监测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时样本采集等操作需遵循相应的规范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2025-09-22 17:33:45
  • 贫血严重会导致什么后果

    严重贫血会对器官功能造成多方面损害,包括心脏会扩大、引发心力衰竭等,大脑会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多种症状,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感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肾脏灌注不足出现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情况。 大脑: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严重贫血会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长期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出现定向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对于孕妇来说,严重贫血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因为胎儿的大脑发育依赖于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供,孕妇严重贫血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受影响。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严重贫血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例如,贫血患者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会受到影响,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会下降。在老年人中,本身免疫力就相对较低,严重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衰退,使他们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且感染后恢复时间较长,病情也可能更为严重。儿童严重贫血时,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再加上贫血的影响,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如容易反复出现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严重贫血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导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状况,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患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严重贫血会使病情加重,例如本身有胃溃疡的患者,贫血导致的胃肠黏膜缺血可能使溃疡难以愈合,甚至加重出血风险。在婴幼儿时期,严重贫血会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出现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问题。 肾脏功能异常 严重贫血时,肾脏灌注不足,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可能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长期严重贫血导致的慢性肾损伤,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代谢平衡和内环境稳定。在老年人群中,本身肾脏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衰退,严重贫血更容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儿童严重贫血导致肾脏功能异常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也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代谢,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进程。

    2025-09-22 17:31: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