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白细胞酯酶是什么

    白细胞酯酶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一种酶,只存在于人体白细胞内,当人体发生炎症或感染时,白细胞酯酶会被释放到体液中,可作为检测炎症和感染的指标,但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当医生怀疑患者有炎症或感染时,会进行白细胞酯酶检测。检测方法通常是采集尿液、阴道分泌物或其他体液样本,然后使用特定的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通常提示存在炎症或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酯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此外,白细胞酯酶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总之,白细胞酯酶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和感染标志物,但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白细胞酯酶检测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2025-07-17 17:53:27
  • 中度贫血需要住院吗

    中度贫血是否需住院要依具体原因判断。若为失血原因导致,通常需住院;若由慢性疾病引起,则可不住院。 一、具体分析如下: 1.若是失血性贫血造成的中度贫血,尤其是急性失血性贫血,情况较为严重,必须及时住院。住院后要查找出血病灶,并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必要时还需输注红细胞治疗。 2.如果是其他慢性疾病引发的中度贫血,一般可以不住院,但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然后依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和处理,比如服用补铁剂,像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 二、中度贫血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注意,可以适当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菠菜、动物肝脏、瘦肉等。 总之,中度贫血患者是否住院要根据病因来确定,同时要做好相关治疗和饮食调整。

    2025-07-17 17:27:52
  • 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造血干细胞有效吗

    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治愈;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推荐移植造血干细胞。 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造血干细胞是否有效这一问题,答案如下: 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的方法。 对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推荐移植造血干细胞。 需要注意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2025-07-17 17:02:49
  • 鸭血可以用来治疗贫血吗

    鸭血不可以用来治疗贫血,贫血应就医并针对病因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均衡。 鸭血不可以用来治疗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治疗贫血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以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鸭血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含有一定量的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这些营养物质并不能直接治疗贫血。此外,鸭血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如果食用不当,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贫血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类等,以预防和缓解贫血症状。

    2025-06-24 16:33:40
  • 男ab型女o型孩子血型

    根据ABO血型系统遗传规律,父亲AB型、母亲O型,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或B型,不可能是O型或AB型。 这是因为在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的基因是IA或i,B型血的基因是IB或i,AB型血的基因是IAIB,O型血的基因是ii。当父亲的基因型为IAIB时,母亲的基因型为ii,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Ai或IBi,即A型血或B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分类方法,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血液特征和遗传背景。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血液检查或遗传咨询,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遗传学家。 此外,对于父母和孩子的血型问题,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如果母亲是O型血,而孩子出现了新生儿溶血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孩子需要输血或进行其他血液相关的治疗,也需要根据血型进行匹配和选择。 总之,了解父母和孩子的血型信息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但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6-24 16:33: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