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贫血的人吃什么水果补血呢

    贫血者可通过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促进铁吸收来辅助改善贫血,也可吃富含铁元素的水果(如红枣、桑葚),但水果中铁吸收利用率低需搭配维C食物,不同类型贫血还需配合其他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儿童和老年贫血患者选择水果时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例如橙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橙子中的维生素C能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利于人体对铁的摄取,从而辅助改善贫血。猕猴桃也是不错的选择,每100克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高达62毫克,其丰富的维生素C同样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二、富含铁元素的水果 虽然水果中铁元素含量相对不是特别高,但也是铁的来源之一。比如红枣,每100克红枣中铁含量约2.3毫克,红枣中除了含铁外,还含有丰富的环磷酸腺苷等成分,能促进造血功能。还有桑葚,每100克桑葚中铁含量约4.8毫克,桑葚不仅含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贫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过,水果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低,需要配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以提高铁的吸收效率。 对于贫血的人,在选择水果补血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除了多吃上述水果外,还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食物的摄入;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还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此时除了水果外,可多吃绿叶蔬菜、肉类、蛋类等食物。对于儿童贫血患者,在选择水果时要注意避免呛噎风险,且要合理搭配其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对于老年贫血患者,要考虑其消化功能等情况,选择容易消化的水果食用。

    2025-09-22 14:58:13
  • 11个月宝宝贫血怎么办

    11个月宝宝贫血常见缺铁性贫血,因生长发育快铁摄入不足致,需调整饮食,增含铁及维C食物,及时就医检查监测,特殊贫血遵特殊方案,遵循辅食安全护理原则。 一、明确贫血类型及原因 11个月宝宝贫血常见类型有缺铁性贫血等。此阶段宝宝生长发育快,若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易引发缺铁性贫血。比如宝宝的辅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像强化铁的米粉添加不及时等情况都可能导致。 二、饮食调整 1.增加含铁丰富食物摄入:可以给宝宝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动物肝脏(但要注意适量,每周1-2次)、红肉(如牛肉、猪肉等,做成肉泥)等。以强化铁米粉为例,其铁含量能较好地补充宝宝所需铁元素。 2.搭配维生素C丰富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例如给宝宝吃橙子后再吃含铁辅食,会更有利于铁的吸收利用。 三、就医检查与监测 1.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怀疑宝宝贫血,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贫血程度等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具体贫血原因及严重程度。 2.定期监测:在调整饮食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宝宝贫血改善情况。比如每1-2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 四、特殊情况注意 对于11个月宝宝,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添加辅食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等,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要确保宝宝摄入食物的安全性,防止过敏等情况发生影响贫血改善。如果是其他特殊类型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等,则需要遵循医生的特殊诊疗方案进行处理,这类贫血往往有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和针对性处理。

    2025-09-22 14:55:46
  • 小分子肽对白血病有用吗

    小分子肽一般是氨基酸以肽键连接而成的比蛋白质分子小的肽,其在人体生理过程有一定作用,但尚无明确循证依据支持对白血病有作用,白血病治疗靠正规医学手段,不建议白血病患者将小分子肽作主要治疗手段,儿童白血病患者更应遵专业医生科学治疗方案,勿用无循证依据物质。 一、小分子肽的一般性质 小分子肽是氨基酸以肽键连接而成,比蛋白质分子小的肽。它在人体的一些生理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例如参与细胞的代谢、信号传导等,但这是基于其普遍的生理功能而言。 二、针对白血病的相关情况分析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小分子肽对白血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基因异常、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等复杂过程。治疗白血病主要依靠正规的医学手段,如化疗(使用特定的化学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要证实小分子肽对白血病有用,需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来证明其能够影响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等关键环节。然而,截至目前,尚未有高质量的研究能够确凿地证实小分子肽在白血病治疗中发挥显著且明确的积极作用。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白血病患者本身身体状况较为虚弱,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在考虑任何所谓“辅助”物质时都应该非常谨慎。不建议白血病患者将小分子肽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应该遵循正规的医院诊疗方案。同时,儿童白血病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严格遵循专业医生制定的科学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没有循证依据的物质,以免影响正规治疗或对身体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

    2025-09-22 14:51:29
  •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

    淋巴瘤早期常见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首发于颈部锁骨上可累及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质地偏韧可活动或相互粘连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全身症状有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夜间盗汗致身体虚弱等,消瘦为6个月内体重明显下降超10%,其他器官受累时消化系统有腹痛腹泻腹部肿块,呼吸系统有咳嗽胸闷气短,皮肤有瘙痒皮疹等。 一、淋巴结肿大 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淋巴瘤早期常见表现,以颈部、锁骨上淋巴结首发较为多见,其次可见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偏韧,可活动或相互粘连,早期大小不一,一般无压痛,随病情进展会逐渐增大并融合。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淋巴瘤淋巴结肿大易累及纵隔等部位;老年人群因机体反应性不同,肿大淋巴结表现可能不典型。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为低热或周期性发热,体温常在38℃左右波动,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盗汗,致睡眠中大量出汗,醒后衣物湿透,长期盗汗可引发身体虚弱、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体质较弱人群更易受影响。2.消瘦,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一般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此与肿瘤消耗、代谢异常等相关,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人群易出现体重异常下降且易被忽视。 三、其他器官受累表现 1.消化系统受累时可出现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有既往胃肠道疾病史人群,淋巴瘤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易被原发病掩盖;2.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长期吸烟人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需排查淋巴瘤可能,因吸烟增加淋巴瘤发病风险且使呼吸道症状与淋巴瘤鉴别更复杂;3.皮肤受累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不同性别患者皮肤表现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皮肤症状有一定影响。

    2025-09-22 14:50:38
  • 感染性贫血怎么治疗

    感染性疾病需明确病原体并针对性治疗,纠正贫血要营养支持及严重时输血,针对免疫反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治疗中定期监测,慢性感染致贫血需长期随访。 纠正贫血 营养支持:对于因感染导致营养消耗增加引起的贫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不同年龄人群营养需求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蛋白质、铁、维生素等摄入;成人也需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铁(如瘦肉、动物肝脏等)、维生素B、叶酸(如绿叶蔬菜等)的食物。 输血治疗:当贫血严重,血红蛋白过低(如血红蛋白<60g/L),出现明显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但输血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指征。对于儿童,要谨慎评估输血利弊,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成人也要根据整体健康状况及贫血对机体的影响来决定是否输血。 免疫调节 针对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部分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参与贫血发生,可根据情况使用免疫调节药物。但要注意不同年龄、基础病史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差异,如儿童免疫调节药物使用需更谨慎,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及药物对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需评估与基础病的相互作用。 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观察贫血纠正情况及感染控制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监测频率可能不同,儿童生长快,可能需更频繁监测;成人可根据病情稳定程度适当调整监测频率。同时关注感染相关指标变化,如C反应蛋白等。 长期随访:对于慢性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贫血,需长期随访,观察患者贫血恢复情况及感染复发等情况,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慢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贫血患者,需长期跟踪感染灶情况及贫血状态。

    2025-09-22 14:49: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