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
请问婴儿得了地中海贫血有什么样的症状
地中海贫血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婴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有以下症状: 一、轻度黄疸:疾病发生时,因婴儿体内红细胞被破坏,致使胆红素增高,从而出现典型的黄疸表现,如皮肤及巩膜发黄。 二、特殊面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多因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所致,多数婴儿会呈现特殊面容,比如鼻梁塌陷或无鼻梁,两眼间距较宽,严重时还会伴有头颅增大。 三、贫血:由于婴儿体内缺乏a-珠蛋白,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含量过低,进而引发贫血,多数婴儿会表现出贫血症状,像倦怠、身体乏力等。 除此之外,其症状还涵盖肝肿大、脾肿大、活动减少、生长迟缓等。一旦发现婴儿出现上述这些症状,家长务必高度重视,建议及时带婴儿就医诊断和治疗。 文章详细阐述了婴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包括轻度黄疸、特殊面容、贫血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强调了家长对这些症状应保持重视并及时就医。
2025-06-24 16:33:20 -
ab血型为什么不能献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输血,但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AB型血的人可以献血,但需注意献血前的健康检查、献血频率和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输血是一种医疗行为,应该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并且需要进行严格的血型匹配和相容性测试。此外,献血也是一种自愿的行为,需要符合一定的健康标准和规定。对于AB型血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献血,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健康检查:献血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检查、血液检查等,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献血频率:AB型血的人献血频率可以相对较高,但也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注意休息: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补充。 总之,AB型血的人可以献血,但需要注意献血前的健康检查、献血频率和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献血机构。
2025-06-24 16:33:19 -
6个月贫血怎么办
6个月贫血应及时就医,确定原因后补充铁剂,调整饮食,并定期复查。 6个月贫血怎么办? 及时就医:首先,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查,以确定贫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补充铁剂:如果贫血是由于缺铁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铁剂。铁剂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调整饮食:对于6个月的宝宝,母乳或配方奶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可以添加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蛋黄、绿叶蔬菜等。 定期复查:宝宝贫血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定期带宝宝回医院复查,以确保贫血得到有效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等。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宝宝的贫血问题,及时带宝宝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宝宝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为宝宝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2025-06-24 16:33:18 -
血常规检查项目多少钱
血常规检查相关要点: 一、收费: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收费标准各异,通常为20至30元不等。 二、项目介绍: 1.血常规是临床最基本且广泛的血液检测项目。 2.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细胞部分,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这三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 3.通过观察这些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三、具体检查内容:血常规22项检查涵盖白细胞计数及其具体分类,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还有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等。 总之,血常规检查收费因多种因素而有差别,其对于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包含丰富的具体检查项目。
2025-06-24 16:33:16 -
单纯性紫癜是什么病
单纯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紫癜,好发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毛细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单纯性紫癜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下肢和臀部。单纯性紫癜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前1~3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单纯性紫癜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消退。如果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可使用芦丁、维生素C、钙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 单纯性紫癜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单纯性紫癜可能与其他疾病并存,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此,如果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24 1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