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O型rh阳性血什么意思

    O型rh阳性血是一种常见的血型,其中“O”表示ABO血型系统中的O型,“rh”表示Rh血型系统中的阳性,输血和妊娠等医疗情况需注意血型匹配。 O型rh阳性血是一种血型系统,其中“O”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类型,“rh”阳性则表示Rh血型系统中的一种特定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中,O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抗原。而Rh血型系统中,阳性表示红细胞表面存在Rh抗原。大多数人都是Rh阳性血型,但也有少数人是Rh阴性血型。 对于输血和妊娠等情况,了解血型系统非常重要。如果需要输血,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匹配,以确保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容,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在妊娠中,如果母亲的血型为Rh阴性,而胎儿的血型为Rh阳性,可能会发生Rh血型不合的情况,导致一些潜在的问题。 对于一般健康人群来说,O型rh阳性血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一种血型类型。然而,在医疗领域,特别是输血和妊娠方面,了解血型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合适的决策和处理。 如果您对自己的血型或其他与血液相关的问题有具体的担忧或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他们可以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同时,无论血型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对于整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2025-08-13 15:03:06
  • a型血和b型血生出的孩子有可能是o型吗

    根据ABO血型系统遗传规律,A型和B型血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可能是A、B、AB或O型。 根据ABO血型系统的遗传规律,A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 这是因为A型血的人有两个显性血型基因(AO或AA),B型血的人有两个显性血型基因(BO或BB),而O型血的人则只有两个隐性血型基因(ii)。当A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生育时,他们的基因可以随机组合,形成以下四种可能的血型组合: 1.AO+BO=AB(AB型血) 2.AO+ii=AI(A型血)或BO+ii=BI(B型血) 3.AA+BO=AI(A型血)或AA+ii=AI(A型血) 4.BB+ii=BI(B型血)或BO+ii=BI(B型血) 因此,孩子有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血。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基于血型遗传规律的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对血型和遗传有具体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遗传学家或医生。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或有输血需求的患者,了解血型和血型抗原的知识非常重要。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型和病史进行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如果有任何关于血型或输血的问题,应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

    2025-08-13 15:01:18
  • 血凝是什么

    血凝是指人体血液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这是人体止血的关键生理功能之一。 人体凝血途径主要分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一旦任何一种凝血途径出现问题,都会引发血凝功能障碍。 反映人体凝血功能的四项基本检查包含: 一、凝血酶原时间,这是用于反映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 1.其能够准确体现外源性凝血的具体情况。 2.对于评估外源性凝血相关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它是反映人体内源性凝血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查。 1.可以清晰展示内源性凝血的功能状态。 2.是诊断内源性凝血障碍的关键指标之一。 三、纤维蛋白原,这是反映人体内纤维蛋白原浓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的指标。 1.能明确纤维蛋白原浓度的高低。 2.对于判断相关凝血状况非常重要。 四、凝血酶时间,这是反映人纤维蛋白活性的指标。 1.有助于了解纤维蛋白的活性水平。 2.对分析相关凝血功能有较大的价值。 如果患者存在血凝问题,往往会出现显著的出血症状且难以止血,具体表现为皮下瘀斑、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此时需要尽快明确血凝问题的病因,并及时展开治疗。 总之,血凝功能对于人体十分重要,其相关检查和表现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025-08-13 14:59:44
  • 谈里面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痰中带血可能是呼吸道、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等引起,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确定原因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痰中带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表明存在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痰中带血的原因: 1.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导致呼吸道炎症,使血管破裂出血。 2.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可能导致支气管黏膜受损,引起痰中带血。 3.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肺部感染、肿瘤侵犯血管都可能导致痰中带血。 4.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液在肺部淤积,引起痰中带血。 5.其他原因:如支气管扩张、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 对于痰中带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胸部X光、CT、血液检查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痰中带血也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年龄较大、长期吸烟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群。因此,对于任何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痰中带血症状,都应引起重视,尽快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向医生描述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5-08-13 14:57:37
  • 血蛋白质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蛋白质偏高的原因有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疾病等,偏高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血蛋白质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蛋白质偏高。 2.高蛋白饮食:如果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身体会将多余的蛋白质转化为血蛋白质。 3.肾脏疾病:肾脏是排泄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出现问题,蛋白质就可能会偏高。 4.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血蛋白质偏高。 5.其他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血蛋白质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血蛋白质偏高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果血蛋白质偏高是由于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等原因引起的,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复查即可。如果血蛋白质偏高是由于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健康人群,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疾病。对于患有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2025-08-13 14:5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