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补

    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人群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的生理特点,同时他们的饮食习惯还不成熟,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挑食和偏食的情况,导致营养元素供给不足,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一、儿童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调整饮食:平时可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取,如含铁米粉、瘦肉、动物血、动物肝脏、蛋黄、木耳等。 2.补充铁剂治疗:可直接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蛋白琥珀酸亚铁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铁吸收。 二、在补铁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同时补钙,否则会影响铁剂吸收。 2.尽量避免饮浓茶,因为茶中含鞣酸多,会妨碍铁的吸收。 总之,要关注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的缺铁性贫血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铁剂补充来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相关的禁忌事项。

    2025-04-01 22:40:54
  • 孕妇缺铁性贫血有什么方法能缓解

    孕妇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药物疗法与饮食调节来补充。具体如下: 一、药物疗法: 1.孕妇可选择补铁补血的药物,常见的有琥珀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片等。因为处于妊娠期,所以在选择时务必听从医生建议,避免因用药影响胎儿,且要选用孕妇专用药物。 二、饮食调节: 1.食疗能一定程度补充人体内铁元素,患者可多食用含铁制品,如鸭血、猪血、牛羊肉、瘦猪肉等,还可服用红枣、红豆、猪肝、木耳、海带等,这些食物都含有较多铁元素,服用后可供人体吸收,但食疗方式需长期坚持才会有一定疗效。 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时,要注意休养,避免剧烈或大量劳动,应多加休息,平时少喝茶、咖啡等,也不要吃寒凉食物。总之,孕妇要重视缺铁性贫血问题,通过合理的方法来改善状况,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04-01 22:40:44
  • 一个鼻孔流鼻血白血病是吗

    白血病可能会出现一个鼻孔流血的情况。 一、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而引发的血液疾病,白血病细胞会大量增生,对正常造血功能造成影响,并且还会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1.其常见症状包含发热、感染、出血、贫血等。 2.流鼻血属于白血病的出血症状之一,往往是单侧鼻腔出血,出血较为频繁且量较大,难以自行止住。 3.严重时还会有眼底出血、颅内出血等情况。 二、对于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饮食要清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保暖与个人卫生。 3.保持乐观的心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活动以提高免疫力。 总之,白血病患者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5-04-01 22:40:44
  • 经常头晕是不是贫血,贫血吃什么补血

    贫血的关键在于体内血红蛋白较少,这会导致血红蛋白携带的氧下降,可能引发大脑缺氧,进而出现头晕症状,所以贫血头晕需要通过纠正贫血来治疗。只有将贫血纠正好,脑细胞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和营养素供应,进而增加大脑的供氧。可以采取吸氧治疗,也可以口服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进行补铁补血治疗。同时,多食用红枣、桂圆、阿胶以及猪肉、猪肝、鸡蛋黄、牛肉等具有补血功效的食物。 一、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还可以食用以下一些物品或药物: 1.叶酸钙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 2.养血粥,比如红枣粥、猪肝粥、花生牛蹄筋粥、阿胶粥等。这些食物都能有效提升血红蛋白,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 总之,贫血头晕的解决关键在于纠正贫血,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贫血状况,从而缓解头晕等相关症状。

    2025-04-01 22:40:44
  • 贫血会不会引起掉头发

    贫血有可能导致掉头发。贫血指的是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使得组织氧气供应不足以及出现组织缺氧的情况。其通常的表现包括困倦、乏力、头晕、耳鸣、疲劳以及脱发等,同时可能还会有手指甲上出现凹陷的现象。 一、针对贫血的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1.口服药物,如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硫酸亚铁等; 2.补充维生素C,以帮助增加铁剂的吸收。 二、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休息; 2.避免吸烟喝酒; 3.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 4.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 总之,贫血患者要重视治疗和日常护理,以改善症状和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若有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2025-04-01 22:40: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