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圣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系统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2004年赴日本学习此项技术,掌握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规处理,及相应并发症的防治。2005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至今移植40余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恶性血液病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成人血液病、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为主,然后还有血液科重症,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输血前四项检查是什么

    输血前四项检查包括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其目的是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 1.乙肝五项: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如果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 2.丙肝抗体:丙肝抗体检查是诊断丙肝感染的常用方法。如果丙肝抗体检查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丙肝RNA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丙肝病毒。 3.艾滋病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是诊断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方法。如果艾滋病抗体检查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以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4.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是诊断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如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以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需要注意的是,输血前四项检查只是初步筛查,不能完全排除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如果对输血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考虑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检测、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HIVRNA)定量检测、梅毒螺旋体核酸扩增(PCR)检测等。此外,输血前还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评估输血风险。

    2025-09-05 11:12:18
  • b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人类ABO血型由A、B、O基因决定,父母均为B型血时基因型有BB或Bb等情况,均为BB时子代B型,一方BB一方Bb子代B型,均为Bb时子代可能B型或O型,若有母婴血型不合等特殊情况需关注新生儿表现,临床需结合基因检测等确保新生儿健康监测。 一、血型遗传的基本原理 人类ABO血型由基因决定,基因包括A、B、O三种,其中A和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子女的血型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基因组合而成。 二、父母均为b型血时的基因组合及子代血型分析 (一)父母基因型的可能情况 b型血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BB(纯合子)或Bb(杂合子)。 若父母均为BB基因型:双方均只能提供B基因,子代基因型为BB,血型为B型。 若父母一方为BB,另一方为Bb:BB方提供B基因,Bb方提供B或b基因,子代基因型为BB或Bb,血型均为B型。 若父母均为Bb基因型:双方分别提供B或b基因,子代基因型可能为BB(B型)、Bb(B型)、bb(O型),即子代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点 对于母婴血型不合等情况,若父母均为b型血但子代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等特殊情况,需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等表现,及时就医评估。但一般情况下,仅依据血型遗传规律判断子代血型为B型或O型,临床需结合具体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同时需遵循新生儿相关护理原则,确保新生儿健康监测。

    2025-09-05 11:10:21
  • 贫血吃什么食物

    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饮食均衡多样化,严重贫血需及时就医。 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首先,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此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绿叶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中的铁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贫血症状。 其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奶制品、豆制品等。 此外,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合成DNA的重要辅酶,缺乏会导致贫血,因此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蛋类等。 最后,贫血患者应避免食用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咖啡、茶、蛋类、乳制品等。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避免过度节食和挑食。 总之,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缓解贫血症状。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避免食用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果贫血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9-05 11:07:52
  • 隐血弱阳性

    隐血弱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如为生理性因素,通常定期复查即可;如为病理性因素,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年龄:儿童和老年人的尿液检查结果可能更容易出现假阳性。 饮食:某些食物,如肉类、菠菜、甜菜等,可能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 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隐血弱阳性。 药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可能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 2.病理性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结肠癌等。 如果发现隐血弱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明确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检查方法: 1.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形态等。 2.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等,以了解泌尿系统的情况。 3.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肾功能、自身抗体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隐血弱阳性,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建议定期复查。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隐血弱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咨询,以便明确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食物和药物。

    2025-09-05 11:06:04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治愈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难以完全治愈,部分患者经合适治疗可获长期生存,治疗手段有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预后受年龄、疾病分期、遗传因素影响,老年患者需谨慎选治疗方案,年轻患者可尝试积极治疗但要知副作用等。 一、治疗相关情况 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如苯丁酸氮芥等)、靶向治疗(如伊布替尼等)、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预后有影响,靶向治疗等新疗法改善了患者生存情况,但总体仍难以实现完全治愈。 二、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相对预后可能较差,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治疗的耐受性等;年轻患者相对可能有更好的治疗反应及预后,但也不能保证完全治愈。 疾病分期:早期患者相对晚期患者预后稍好,但即使早期也难以达到传统意义上的完全治愈,只是生存时间等相对更优。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异常会影响预后,如存在17p缺失等不良预后因素时,治疗难度增大,治愈可能性降低。 三、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需更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中要充分评估治疗带来的收益与风险,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要考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身体状况,调整治疗策略。 年轻患者:可尝试更积极的治疗方案,但也要充分知晓治疗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等情况,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变化。

    2025-09-05 11:04: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