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长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从医近三十年,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倡微创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和精准化治疗的理念,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烟雾病)、脑肿瘤,颅底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干病变等)和脊髓脊柱疾病(脊髓肿瘤、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颈椎、腰椎病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颅脑损伤、脑出血微创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瑞典)、博士后(美国)、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助教授。先后留学、工作于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全美排名第十二)和芝加哥大学(全美排名第四)。曾师从于国际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Issam A. Awad讲习教授(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主席)和H. Hunt Batjer讲习教授(美国神经外科委员会主席和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主席)。对神经外科领域有着原创性和开拓性贡献。参与世界多中心的微创手术+rt-PA 治疗脑出血的III期临床研究。除了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脑肿瘤和癫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有原创性的贡献。展开
个人擅长
从医近三十年,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倡微创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和精准化治疗的理念,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烟雾病)、脑肿瘤,颅底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干病变等)和脊髓脊柱疾病(脊髓肿瘤、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颈椎、腰椎病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颅脑损伤、脑出血微创治疗等。展开
  • 大脑缺氧多久会脑损伤

    大脑缺氧时间不同对脑损伤影响不同,轻度缺氧4-6分钟内及时处理可能无不可逆损伤,超时长则有风险;中度缺氧6-15分钟神经元渐现不可逆损伤,婴幼儿更易受影响;重度缺氧超15分钟几乎肯定严重脑损伤,有基础疾病、长期吸烟酗酒等人群耐受缺氧能力差,缺氧后应立即恢复氧供,不同人群缺氧紧急处理有别。 轻度缺氧:如果大脑缺氧时间在4-6分钟以内,经过及时的氧供恢复等处理,可能不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但可能会有一些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如短暂的头晕、乏力等,这是因为在短时间缺氧时,脑部的储备机制还能部分维持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脑部代谢相对旺盛,耐受缺氧的时间可能相对更短一些,一般认为儿童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就有发生脑损伤风险的增加。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脑部血管弹性等功能下降,耐受缺氧的能力也相对较弱,通常大脑缺氧超过3-4分钟就可能开始出现脑损伤相关的病理改变。 中度缺氧:当大脑缺氧持续6-15分钟时,脑部神经元会逐渐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神经元内的能量代谢障碍进一步加剧,细胞膜的功能严重受损,离子泵功能失调,导致细胞内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在婴幼儿群体中,这个阶段的缺氧更容易影响其脑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因为婴幼儿的脑部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缺氧的敏感性更高,缺氧10分钟左右就可能造成较为明显的脑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重度缺氧:如果大脑缺氧时间超过15分钟,几乎肯定会造成严重的脑损伤,可能出现脑死亡、植物状态等严重后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脑血管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病史的人,其脑部耐受缺氧的能力更差,可能在更短的缺氧时间内就发生脑损伤。例如,本身有脑动脉硬化的患者,脑部血管已经存在狭窄等病变,那么大脑缺氧超过3分钟就可能比正常脑血管结构的人更容易出现脑损伤。而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其血管弹性等功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也会缩短,相对更容易在较短时间的缺氧后发生脑损伤。 大脑缺氧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氧供,以最大程度降低脑损伤的风险,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在缺氧发生时的紧急处理也有不同要求,如儿童发生缺氧时要更迅速地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来恢复脑部氧供。

    2025-09-29 11:09:49
  • 高血压脑出血怎么办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并发症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预防也很重要,包括控制血压、改变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避免诱因。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导致再次出血。 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2.手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较大、血肿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通过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骨窗清除血肿,对脑组织损伤较小。 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内镜清除血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定向颅骨钻孔引流术:适用于病情较轻、意识清醒的患者。通过钻孔引流清除血肿。 3.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电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语言康复训练:帮助失语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心理康复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 4.并发症的治疗 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应激性溃疡: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等治疗。 脑积水:根据脑积水的程度选择手术治疗或脑脊液引流。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波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控制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4.避免诱因: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力排便等诱因。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波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需要控制血压,改变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诱因。

    2025-09-29 11:07:52
  • 轻微脑震荡

    轻微脑震荡是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引发短暂脑功能紊乱且脑组织结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有短暂意识丧失等典型症状及因年龄不同的个体差异表现,评估需通过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等,处理包括非药物干预及症状监测,儿童需严密监测精神等,孕妇要谨慎评估就医,老年人需加强监护生命体征等。 一、定义 轻微脑震荡是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引发的短暂脑功能紊乱,属于轻度脑损伤类型,脑组织结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二、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短暂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可能表现为易激惹、嗜睡等与成人不同的神经精神症状。 2.个体差异:年龄因素影响症状呈现,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不适表达更隐蔽,需重点观察精神状态、囟门情况等;老年人因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轻微脑震荡后更易出现病情变化,需关注原有症状有无加重。 三、评估检查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受伤机制、意识变化过程及既往健康状况,尤其关注儿童受伤前后活动状态、孕妇孕周及基础疾病等。 2.神经系统检查:评估肌力、反射、平衡能力等,儿童需观察运动发育、认知反应等情况。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重要排查手段,用于排除颅内出血、骨折等严重病变,儿童及孕妇需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必要性。 四、处理原则 1.非药物干预: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再次受伤,保证充足睡眠,儿童需限制活动范围,防止二次损伤;孕妇需密切监测自身及胎儿状况,老年人加强监护。 2.症状监测:密切观察头痛、意识、呕吐等症状变化,若出现头痛加剧、意识模糊、呕吐频繁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轻微脑震荡后需严密监测精神状态、饮食及睡眠情况,避免过早进行剧烈活动,因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格外留意异常表现,如持续哭闹、嗜睡等。 2.孕妇:发生轻微脑震荡时,需谨慎评估,因涉及胎儿安全,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孕周及孕期健康状况,由专业人员判断后续监测及处理方案。 3.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轻微脑震荡后更易诱发原有疾病加重,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等,建议住院观察一段时间,确保身体状况稳定。

    2025-09-29 11:06:07
  • 脑部脂肪瘤什么意思

    脑部脂肪瘤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异位脂肪组织,好发于中线部位尤以胼胝体区多见,发生与胚胎发育中脂肪组织异位有关,无明显特定性别或年龄倾向,CT表现为边界清晰接近脂肪密度的低密度病灶,MRI表现为T1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部分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肿瘤较大时可出现癫痫、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等表现,主要依靠头部CT及MRI诊断,无明显症状且无进行性增大者可定期随访,肿瘤引起明显症状或有进行性增大时可考虑手术,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风险与对脑部发育影响,女性妊娠期患者需监测肿瘤变化及对妊娠过程影响。 一、定义 脑部脂肪瘤是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异位脂肪组织的颅内良性肿瘤,较为少见,好发于中线部位,以胼胝体区多见。 二、发病情况 其发生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肪组织异位有关,无明显特定性别或年龄好发倾向,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因身体生理状态差异,在临床表现及后续处理上需综合考量。 三、影像学特征 1.CT表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CT值接近脂肪密度,这是因为脂肪组织的密度特性决定。 2.MRI表现:T1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此为脂肪组织在磁共振成像下的典型信号特点,凭借这一特征可辅助诊断。 四、临床症状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情况:当肿瘤较大压迫周围脑组织时,可出现癫痫、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等表现,如影响运动、感觉功能等,不同患者因肿瘤压迫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头部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CT能初步显示低密度病灶特征,MRI通过特定信号表现更精准判断病灶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从而明确脑部脂肪瘤诊断。 六、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若肿瘤无明显症状且无进行性增大,可定期随访,监测肿瘤变化情况,儿童患者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访时需密切关注对脑部发育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女性患者如处于妊娠期,需监测肿瘤在妊娠期间的变化及对妊娠过程的影响。 2.手术治疗:当肿瘤引起明显症状或有进行性增大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与对脑部发育的影响,充分权衡收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手术。

    2025-09-29 11:02:45
  • 脑膜瘤要开颅吗

    脑膜瘤是否要开颅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包括肿瘤特征(大小、位置)和患者自身状况(年龄、身体基础疾病),肿瘤小且在非重要功能区等情况可能微创,反之可能需开颅,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考量,最终由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确定。 肿瘤大小:若脑膜瘤体积较小,直径在3厘米以内且位于非重要功能区,有可能通过微创手术等方式处理,不一定需要开颅;但如果肿瘤体积较大,直径超过3厘米甚至更大,占据空间明显,周围脑组织受压严重,通常需要开颅手术来完整切除肿瘤,因为肿瘤较大时,常规的微创方式可能难以完全暴露和切除肿瘤。 肿瘤位置:如果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等相对容易暴露的位置,开颅手术相对可行;而若肿瘤位于颅底等复杂位置,如海绵窦区等,手术难度极大,需要综合评估,但部分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开颅手术,只是手术风险会更高,需要充分权衡利弊。例如位于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开颅后能较直接地显露肿瘤进行切除;而颅底部位的脑膜瘤,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周围有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手术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但当肿瘤生长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时,仍可能需要开颅手术。 患者自身状况方面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脑膜瘤患者,由于儿童的颅骨还在发育等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如果肿瘤适合,可能会优先考虑相对微创的方式,但如果肿瘤情况复杂,也可能需要开颅手术,不过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存在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开颅手术的风险会增大,此时会更慎重评估是否需要开颅,可能会优先考虑其他相对保守的治疗方式,如观察随访等,但如果肿瘤有进行性生长等情况,也可能需要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开颅。 身体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本身有严重的心脏病、肺部疾病等,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差,开颅手术的风险会大幅升高,这时候可能会倾向于非开颅的治疗手段;而如果患者身体基础状况较好,能够较好地耐受手术创伤,那么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可能是更积极的治疗选择。 总之,脑膜瘤是否要开颅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由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

    2025-09-29 11:01: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