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各类情绪障碍包括双相障碍、抑郁症以及焦虑症的临床诊治。
向 Ta 提问
-
偏执精神病有自愈的吗
偏执精神病一般完全自愈情况非常少见,其发病涉及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因素,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中患偏执精神病自愈可能性更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成年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难自行恢复,有家族史个体自愈概率更低,大多需专业医疗干预才能控制改善症状,单纯自愈极为罕见。 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由于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若患偏执精神病,自愈的可能性更低,且发病可能受到成长环境、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处于高压、缺乏良好社交支持等情况会加重病情发展,不利于自愈。而成年患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通常会持续进展,难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从病史角度讲,有偏执精神病家族史的个体,自身患病后自愈的概率相对普通人群更低,因为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功能,使得疾病更难自发缓解。总体而言,偏执精神病大多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才能控制病情并改善症状,单纯依靠自愈的情况极为罕见。
2025-08-08 14:51:34 -
抑郁症最常见有哪种思维障碍
负性自动化思维是抑郁症最常见思维障碍之一,患者会自发产生消极想法并强化抑郁情绪,从神经科学看大脑相关区域功能结构改变致其易出现,不良生活方式、有抑郁症病史人群、女性、儿童青少年等易受影响或诱发该思维。 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某些区域,如前额叶皮质、海马等区域的功能和结构会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认知加工过程,使得负性自动化思维更容易出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缺乏社交支持等不良生活方式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负性自动化思维相关的认知偏差。对于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其再次发作时负性自动化思维出现的概率相对更高。在性别方面,女性相对男性可能由于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更易受负性自动化思维的影响而陷入抑郁状态,但这并非绝对,只是一种相对的统计趋势。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学业压力、同伴关系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负性自动化思维,需要家长和学校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
2025-08-08 14:51:29 -
强迫性神经症的别称是什么
强迫症是强迫性神经症的别称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环境等因素儿童期发病多现重复仪式性行为成年患者多以强迫思维为主无明显性别发病差异高压力过度追求完美可增加发病风险患病群体需调整心理状态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及医学评估干预儿童患者需在专业儿童心理医生指导下科学干预避免不当对待加重其心理负担。
2025-08-08 14:51:02 -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大脑结构和神经生化异常、环境、发育等因素有关,遗传具较高遗传度呈多基因遗传,大脑有结构异常且神经生化中多巴胺等系统可能参与,孕期围产期及心理社会等环境因素有影响,青少年期大脑发育时受因素干扰易发病。 大脑结构和神经生化异常 大脑结构:影像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结构的异常,如脑室扩大、颞叶内侧结构(如海马、杏仁核等)体积减小等。这些结构上的改变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 神经生化: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此外,5-羟色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系统也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例如,谷氨酸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影响神经元的正常信息传递和脑的发育等过程,从而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 环境因素 孕期和围产期因素:母亲孕期感染、营养不良、胎儿缺氧等围产期不良事件可能增加后代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例如,母亲在孕期患风疹等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为日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埋下隐患。 心理社会因素:早期不良的生活事件,如童年期遭受虐待、家庭环境不良(如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破裂等)、社会隔离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几率。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也可能干扰个体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等功能,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诱发精神分裂症。 发育因素 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如青少年期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此时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例如,青少年期的心理应激、激素水平变化等都可能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产生干扰,从而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
2025-07-25 15:51:35 -
什么是艾司唑仑
艾司唑仑是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苯二氮受体发挥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抗焦虑、抗惊厥,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需注意。 药理作用方面 它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受体,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GABA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有研究表明,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对各种类型的失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抗焦虑方面,可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临床应用方面 可用于治疗失眠,对于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多种失眠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也可用于抗焦虑,比如对于一些因精神紧张、压力等因素导致的焦虑状态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还能用于抗惊厥,可辅助治疗癫痫等疾病引起的惊厥发作。 特殊人群需注意方面 老年人:老年人对艾司唑仑较敏感,开始使用时宜用小剂量,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更容易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儿童: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艾司唑仑,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且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禁用艾司唑仑,因为该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还可能经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以免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有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艾司唑仑需谨慎,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和排泄减缓,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2025-07-25 1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