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俊兵,男,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口腔种植学博士。擅长各类微创牙种植手术及种植后修复,尤其对上颌窦提升术后牙种植及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后牙种植有独到见解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畸形的预防和治疗,牙种植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机制,口腔黏膜的放射性损伤与癌变等。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就职于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国内首批三甲医院),2003-20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攻读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院工作至今。2004获中级资格,2015年获口腔种植学博士学位。展开
个人擅长
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展开
  • 口腔疾病有哪些

    龋齿由细菌等致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含糖高增患病风险,各年龄段发病且儿童及青少年相对高发;牙周病中牙龈炎因菌斑堆积刺激致牙龈红肿易出血,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是诱因,炎症局限,牙周炎为牙龈炎发展破坏牙周支持组织致牙齿松动脱落,与全身健康相关,成年人多见且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升高;牙髓炎多因深龋未及时治疗致细菌感染牙髓,有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牙痛且夜间加重,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儿童及青壮年相对常见;根尖周炎通常是牙髓炎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炎症,有咬合痛、根尖部牙龈红肿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口腔溃疡常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涉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各年龄段均会发病,精神压力大、缺乏维生素等可能诱发;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扁平苔藓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与免疫、精神因素等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牙齿敏感是牙本质暴露时受外界刺激出现酸痛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因刷牙不当、不当牙齿美白等致牙本质暴露而发病;智齿冠周炎是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炎,多见于18-25岁青年,免疫力低下时易发作;颌面部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智齿冠周炎扩散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遭受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 一、龋齿 由细菌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主要因口腔卫生不良,细菌在牙齿表面产酸,使牙体硬组织脱矿、崩解形成龋洞,饮食中含糖量高会增加患病风险,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高发。 二、牙周病 1.牙龈炎:菌斑堆积刺激牙龈,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学龄儿童及成年人皆可罹患,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是关键诱因,炎症局限于牙龈组织。 2.牙周炎:为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可致使牙齿松动脱落,与全身健康状况相关,如糖尿病患者易患且病情往往更重,多见于成年人,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逐渐升高。 三、牙髓炎 多因深龋未获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所致,呈现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牙痛,夜间疼痛加剧,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儿童及青壮年相对常见。 四、根尖周炎 通常是牙髓炎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炎症,有咬合痛、根尖部牙龈红肿等表现,可由牙髓炎未有效控制发展而来,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五、口腔溃疡 常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涉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各年龄段均会发病,精神压力大、缺乏维生素等可能诱发。 六、口腔黏膜病 例如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条纹等,发病与免疫、精神因素等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 七、牙齿敏感 牙本质暴露时,牙齿受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等)出现酸痛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因刷牙不当、不当的牙齿美白等导致牙本质暴露而发病。 八、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多见于18-25岁青年,局部表现为红肿疼痛,免疫力低下时易发作。 九、颌面部感染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智齿冠周炎扩散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遭受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

    2025-10-14 16:26:05
  • 牙床子肿了一个大包怎么办

    牙床子肿包需初步观察症状细节并避免刺激,及时就医口腔科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留意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孕妇就医要告知怀孕情况,老年人要告知基础疾病并注意口腔卫生。 一、初步观察与初步处理 1.观察症状细节 首先观察包块的大小、颜色,是否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如果是儿童,还需留意其精神状态,因为儿童对疼痛等不适的表达可能不够准确。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牙床子肿包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与乳牙萌出等相关,成人则可能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等有关。 若包块较小,无明显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可先尝试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淡盐水漱口,每天多次,每次含漱30秒左右,利用盐水的清洁和一定的杀菌作用来缓解局部状况。 2.避免刺激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避免食用辛辣、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比如儿童喜欢吃的辣条、冰淇淋等都应暂时避免,成人应远离火锅、冰镇饮料等。同时,要避免用手触摸或挤压肿胀的牙床子包块,防止感染扩散。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就医科室选择 一般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可能还会拍摄X线片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对于儿童,要选择有儿科口腔经验的医生,以更好地适应儿童的特点进行检查和处理。 2.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智齿冠周炎:如果是智齿萌出受阻导致的冠周炎引起牙床子肿包,医生会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和炎性分泌物,然后局部上药。对于成人智齿冠周炎,在炎症控制后,一般会建议择期拔除智齿以防止复发;儿童如果是乳牙相关的智齿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处理方式。 根尖周炎:如果是牙齿根尖周炎导致的牙床子肿包,医生会对患牙进行开髓引流,释放根尖周的压力,缓解疼痛和肿胀。之后再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处理。儿童的根尖周炎可能与乳牙的龋齿未及时治疗有关,要重视儿童乳牙的口腔卫生和定期检查,预防根尖周炎的发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牙床子肿包时,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和整体健康状况。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如使用儿童专用牙刷,每天早晚刷牙。同时,要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孕妇 孕妇牙床子肿包时要谨慎处理。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医生会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在冲洗等局部处理时会更加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孕妇本身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出现口腔问题,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孕期可以适当增加口腔清洁的频率。 3.老年人 老年人牙床子肿包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相关,如糖尿病等。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牙床子肿包的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老年人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情况,医生在治疗时会综合考虑,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也要注意血糖的管理。同时,老年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可能相对较差,要督促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025-10-14 16:25:16
  • 如何治疗下颌部痤疮

    下颌部痤疮治疗涵盖一般治疗中用温和洁面产品清洁皮肤及调整作息、饮食;外用药物有维A酸类(注意避光等)、过氧苯甲酰(避免接触黏膜)、抗生素类(避免长期滥用);口服药物有针对中重度的四环素类及严重结节型的异维A酸(育龄期注意避孕等);物理治疗有红蓝光(多次治疗)和光动力疗法(专业操作);特殊人群里青少年勿自行挤压,女性关注激素与痤疮关系,妊娠期需谨慎选安全治疗方式。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下颌部皮肤,每日1-2次,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加重痤疮状况。需注意选择无刺激性、适合油性皮肤的洁面产品,以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灰尘及角质等,但要避免用力搓洗,防止损伤皮肤。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每晚睡眠7-9小时,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平衡,进而加重下颌部痤疮;饮食上减少高糖(如糖果、甜饮料等)、高脂(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及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促进皮脂腺分泌皮脂,导致痤疮加重。 二、外用药物治疗 1.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等,可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但使用初期可能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脱屑等,一般可逐渐适应,使用时需注意避光,孕妇禁用,因为维A酸可能对胎儿造成致畸风险。 2.过氧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作用,能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使用时需避免接触眼、口鼻等黏膜部位,以防引起刺激反应。 3.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软膏等,可抗痤疮丙酸杆菌,但长期使用易导致细菌耐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滥用。 三、口服药物治疗 1.抗生素:对于中重度下颌部痤疮,可考虑口服四环素类抗生素,但儿童及孕妇禁用,因为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及对孕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2.异维A酸:适用于严重的结节囊肿型痤疮,但该药物有明确致畸作用,育龄期男女服药期间及停药后需严格避孕,用药前需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确保无禁忌证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物理治疗 1.红蓝光治疗:红光可穿过皮肤浅层组织,刺激细胞线粒体产生三磷酸腺苷,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一般需多次治疗,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对皮肤损伤较小。 2.光动力疗法:适用于重度痤疮,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通过特定光源与光敏剂结合,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异常细胞,但治疗前需评估患者对光敏剂的耐受性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青少年下颌部痤疮需特别注意避免自行挤压痤疮,因为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炎症加重,还可能遗留瘢痕,影响皮肤美观,家长应提醒青少年正确对待痤疮,避免不当处理。 2.女性:若下颌部痤疮与月经周期相关,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需关注内分泌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性激素等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痤疮与激素的关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下颌部痤疮治疗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的一般治疗等相对安全的措施。

    2025-10-14 16:24:17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是什么

    复发性口腔溃疡诱因涉及免疫失衡、遗传倾向、关联全身性疾病、可能与感染相关及受环境因素影响,解决方案包含局部用含漱液和黏膜保护剂、全身用免疫调节药(需遵医嘱)、生活方式上保持口腔清洁、规律作息情绪良好、均衡饮食避刺激,特殊人群中儿童重口腔卫生饮食护理、孕妇用药谨慎非药物优先或遵医嘱选药、老年控基础病保口腔清洁营养利于修复。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原因 1.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失衡是重要诱因,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异常等时,易引发复发性口腔溃疡,如部分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等免疫指标异常情况。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约40%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3.系统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可与之相关,例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及机体免疫等有关。 4.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等)或细菌感染可能参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过程,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异常,从而导致口腔黏膜出现溃疡。 5.环境因素: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过大、睡眠严重不足等情况,会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复发性口腔溃疡;此外,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也可能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增加发病几率。 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解决方案 1.局部治疗: 含漱液: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有助于减轻溃疡部位的炎症反应; 黏膜保护剂:如口腔溃疡贴膜等,可覆盖在溃疡面上,保护创面,减少食物等对溃疡的刺激,同时促进溃疡愈合。 2.全身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要充分评估药物风险与获益。 3.生活方式调整: 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早晚正确刷牙,进食后及时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引发感染; 作息与情绪: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状态; 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如糙米、燕麦等)、维生素C(如柑橘、草莓等)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健康,同时避免食用辛辣、过烫、过硬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特别注重口腔卫生,选择儿童专用的口腔清洁用品,避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防止加重溃疡疼痛及损伤,家长应监督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护理习惯; 孕妇患者:由于孕期特殊生理状态,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通过调整饮食、保证休息等方式来促进溃疡愈合,若必须用药,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老年患者:要密切关注是否存在系统性疾病影响口腔溃疡的恢复,积极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以利于溃疡修复。

    2025-10-14 16:23:34
  • 咽颊性疱疹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咽颊性疱疹多见于儿童,症状有发热、咽峡部疱疹与溃疡,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对症治疗(退热、缓解咽痛)及特殊情况的抗病毒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需关注病情变化、加强护理等。 一、咽颊性疱疹的症状 咽颊性疱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 发热:大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9℃之间,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尤其在疾病初期较为常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易出现高热情况,且体温波动可能较明显。 咽峡部疱疹与溃疡:疱疹主要出现在口腔咽颊部,初期为红色丘疹,随后迅速变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会感到咽部疼痛,尤其在进食时,因为吞咽动作会刺激咽峡部的溃疡,所以可能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婴幼儿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 二、咽颊性疱疹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患病期间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儿童更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家长要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咽部疼痛。对于发热导致水分丢失较多的患儿,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对症治疗: 退热:若体温在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达到降温目的;若体温超过38.5℃,可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选择。 缓解咽痛: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轻咽部不适;对于年龄较大能配合的患儿,也可含服一些具有清咽利喉作用的含片,但要注意儿童误吞风险。 抗病毒治疗:目前对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咽颊性疱疹,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支持对症治疗,但如果是重症患儿或有特殊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评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一般会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是咽颊性疱疹的高发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精神状态以及进食情况等。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儿童口腔清洁,勤帮儿童漱口;给儿童准备的食物要特别注意温度,避免过烫加重咽部疼痛。同时,患病期间儿童抵抗力低,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 婴幼儿: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咽部疼痛等不适,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比如观察婴幼儿是否频繁哭闹、是否拒乳等。在退热时,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幼儿的退热方法,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对于婴幼儿使用的餐具等物品要严格消毒,防止二次感染。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咽颊性疱疹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如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就医,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加强支持治疗等。

    2025-10-14 16:20: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