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俊兵,男,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口腔种植学博士。擅长各类微创牙种植手术及种植后修复,尤其对上颌窦提升术后牙种植及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后牙种植有独到见解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畸形的预防和治疗,牙种植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机制,口腔黏膜的放射性损伤与癌变等。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就职于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国内首批三甲医院),2003-20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攻读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院工作至今。2004获中级资格,2015年获口腔种植学博士学位。展开
个人擅长
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展开
  • 烂了一颗牙齿导致牙神经疼痛严重是怎么回事

    龋齿未及时干预时细菌侵袭牙髓引发具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加剧等特点的剧烈疼痛,儿童因口腔卫生差、喜食高糖食物易出现,成人因不良口腔卫生行为、长期吸烟、牙齿隐匿性龋坏等导致,牙髓炎不及时治疗会引发更严重口腔疾病,需尽快就诊行根管治疗保留患牙功能。 一、龋齿进展引发牙髓受激惹致疼痛严重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等结构组成,当口腔内细菌(如变形链球菌等)长期作用于牙齿,会使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形成龋齿。若龋齿未得到及时干预,细菌会沿着牙本质小管等向深层侵袭,当累及牙髓时,牙髓内富含神经纤维,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刺激牙髓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具有自发性(无明显刺激也会疼痛)、阵发性(疼痛呈间断发作)、夜间痛加剧等特点,是牙神经疼痛严重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因为牙髓组织处于相对封闭的牙髓腔中,炎症产生的炎性介质等难以扩散,积聚的压力刺激神经导致强烈疼痛感受。 二、不同人群相关影响因素 儿童: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往往较差,若家长未引导其有效刷牙,且儿童喜欢进食糖果、饼干等高糖食物,糖分易被口腔细菌分解产酸,加速牙齿龋坏进程,加之儿童牙髓组织相对疏松,牙髓腔大,细菌更容易侵犯牙髓,从而较易出现烂牙累及牙髓致神经严重疼痛的情况,需家长重视儿童口腔清洁,控制高糖食物摄入; 成人:成人可能因长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行为,如刷牙不彻底、不定期口腔检查等,导致龋齿缓慢进展并累及牙髓;部分成人有长期吸烟史,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口腔局部微环境,降低牙齿抵抗力;还有些成人牙齿存在解剖结构上的隐匿性龋坏,易被忽视,随着时间推移龋坏发展累及牙髓引发严重神经疼痛。 三、及时处理的重要性 牙髓炎一旦发生,牙髓内炎症难以自行消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根尖周炎等更严重的口腔疾病,导致疼痛持续加重、牙齿功能丧失等不良后果。因此,当发现牙齿烂了且出现牙神经严重疼痛时,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通过专业的牙科检查明确病情后,通常需进行根管治疗等措施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保留患牙功能。

    2025-10-27 10:36:22
  • 2岁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2岁宝宝出现口腔溃疡可能与感染、创伤、营养缺乏有关,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缓解,严重或持续不愈需就医,家长要密切观察、细心照料并助宝宝养成良好习惯降低风险。 一、了解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 2岁宝宝出现口腔溃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感染因素,比如病毒感染,像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口腔溃疡;二是创伤性因素,宝宝可能不小心咬伤口腔黏膜,或者食用了过烫、过硬的食物损伤口腔黏膜而导致溃疡;三是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营养素时,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尤其是溃疡部位,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防止溃疡加重。因为2岁宝宝口腔自洁能力较弱,保持清洁很重要。 2.调整饮食: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酸、过咸等会刺激溃疡部位的食物。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黏膜修复有帮助。 3.补充水分:让宝宝多喝温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减轻疼痛,也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溃疡的恢复。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宝宝口腔溃疡情况较为严重,如溃疡面积大、疼痛明显、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者口腔溃疡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周仍未好转),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可能会使用一些安全的局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一定要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因为2岁宝宝身体各方面还比较稚嫩,用药需谨慎。 四、温馨提示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口腔溃疡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避免再次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另外,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挑食、保持口腔卫生等,以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由于2岁宝宝还比较小,很多事情需要家长细心照料,所以家长要耐心且科学地应对宝宝口腔溃疡的情况。

    2025-10-27 10:34:02
  • 种植牙的害处

    种植牙手术有局部出血、感染风险,术后可现牙龈肿胀疼痛、神经损伤,种植体存松动、失败可能,老年人骨结合难且愈合时间长需密切随访,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感染风险高需控制后评估,妊娠期女性一般避免手术。 一、手术相关风险 种植牙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局部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若损伤血管,可能引发术后局部血肿,影响创口愈合;同时,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患者自身口腔卫生状况差时,易导致创口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发热等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能波及周围组织引发更严重炎症。 二、术后并发症 1.牙龈肿胀与疼痛:术后短期内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肿胀、疼痛,一般经适当护理可逐渐缓解,但若肿胀疼痛持续不消退或进行性加重,需考虑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2.神经损伤:种植牙手术区域邻近下牙槽神经等重要神经,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出现下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虽多数可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感觉障碍。 三、种植体相关问题 1.种植体松动:与骨结合不良、咬合力过大等因素相关,骨结合不良可能因患者自身骨质条件差(如骨质疏松)、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等导致,咬合力过大则可能超出种植体负荷范围,进而引发种植体松动;2.种植体失败:即种植体无法与牙槽骨形成稳定的骨结合,导致种植修复失败,其原因包括局部感染未有效控制、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问题等,一旦种植体失败,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并可能再次手术。 四、特殊人群风险 1.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骨密度较低,种植牙时骨结合难度增加,种植体失败风险较年轻人更高,且术后愈合时间可能延长,需更密切的术后随访;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种植成功几率,此类患者需在血糖严格控制达标后,经专业评估再考虑种植牙手术;3.妊娠期女性:种植牙手术可能给孕妇带来心理压力,且手术相关风险可能对妊娠产生潜在影响,一般建议妊娠期避免种植牙手术,待产后身体状况稳定后再行评估与处理。

    2025-10-27 10:31:05
  • 种植牙齿的危害有多大

    种植手术存在术中局部出血风险(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加重)及术前口腔清洁不达标致感染风险(感染严重可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后有种植体周围炎(因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引发)和神经损伤(下颌种植可能误损伤下牙槽神经,多为暂时性少数为永久性),适应人群有限制,全身疾病未控制、特殊年龄及口腔局部条件不佳者种植风险高或预后差。 一、手术相关局部风险 种植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术中局部出血风险,若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异常(如患有血友病等),可能加重出血情况;同时,若术前口腔清洁不达标,术中细菌侵入创口易引发感染,表现为术后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感染严重时可能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二、术后并发症 1.种植体周围炎:术后患者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种植体周围组织,可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红肿、探诊出血、溢脓等,随病情进展可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这是种植牙齿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其发生与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密切相关。2.神经损伤:以下颌种植为例,手术操作可能误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但此类情况发生率较低,多为暂时性损伤,少数可能为永久性损伤,具体与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度及患者个体解剖结构差异有关。 三、适应人群限制 1.全身疾病患者:患有未控制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高血压等)、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严重贫血等)的患者,种植手术风险显著升高,可能诱发原有病情加重,此类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种植牙齿。2.特殊年龄人群:儿童由于颌骨尚未发育完全,种植牙齿可能影响颌骨正常生长发育,故一般不适合;老年人若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稳定性会受影响,种植失败风险相对增加,且术后骨整合过程可能受骨质疏松因素干扰。3.口腔局部条件不佳者:如口腔内存在严重牙周炎未得到有效控制、颌骨严重缺损、口腔黏膜病变等情况时,种植牙齿难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种植失败概率较高。

    2025-10-27 10:29:22
  • 后牙掉了一半怎么办

    发现后牙掉了一半应第一时间前往口腔科就诊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等明确情况,再根据剩余牙体情况分类处理,剩余牙体较多且牙髓健康可补牙或嵌体修复,涉及牙髓需先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剩余牙体极少无法保留则拔牙并选合适修复方式,儿童需评估剩余牙体对继承恒牙影响等,成人有全身疾病者需控制病情后操作,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及评估修复条件。 一、及时就诊检查 当发现后牙掉了一半,应第一时间前往口腔科就诊,通过口腔临床检查及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剩余牙体组织的量、牙髓状态(如是否露髓、有无感染)、牙槽骨的健康状况等,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根据剩余牙体情况分类处理 1.剩余牙体较多且牙髓健康:若剩余牙体组织能为修复体提供足够固位和支持,可先进行补牙操作,使用合适的充填材料恢复牙齿外形;若牙齿缺损范围较大,单纯补牙难以稳固,可考虑做嵌体修复,嵌体是根据牙齿缺损形态定制的修复体,能较好恢复牙齿功能与外形。 2.涉及牙髓情况:若牙齿掉了一半已导致牙髓暴露或引发牙髓感染,需先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填充根管,待根管治疗完成后,再行全冠修复,全冠可保护剩余牙体并恢复牙齿咀嚼功能。 3.剩余牙体极少无法保留:若剩余牙体组织过少,无法通过修复保留该牙齿,则需要拔除患牙。拔牙后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及牙槽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如种植义齿修复(需牙槽骨条件允许)、固定桥修复或活动义齿修复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乳牙掉了一半需评估剩余牙体对继承恒牙的影响,若乳牙剩余部分影响恒牙胚发育或导致反复感染,可能需及时处理;混合牙列期儿童要关注恒牙萌出情况,尽量保留乳牙以维持牙弓长度,利于恒牙正常萌出。 成人:有全身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后再进行牙体修复或拔牙等操作,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如种植义齿相对更稳定舒适,但需评估牙槽骨密度等条件是否适合种植。

    2025-10-27 10:28: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