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俊兵,男,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口腔种植学博士。擅长各类微创牙种植手术及种植后修复,尤其对上颌窦提升术后牙种植及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后牙种植有独到见解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畸形的预防和治疗,牙种植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机制,口腔黏膜的放射性损伤与癌变等。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就职于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国内首批三甲医院),2003-20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攻读口腔颌面外科硕士学位,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院工作至今。2004获中级资格,2015年获口腔种植学博士学位。展开
个人擅长
牙种植,对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创伤骨折、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正颌外科及牙槽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颌面外科手术。展开
  • 种植牙社保卡能报销吗

    种植牙一般不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部分地区有种植牙医保报销试点符合特定条件如患严重牙周病致缺牙的患者可能纳入且有严格限定还可考虑商业保险补充不同年龄人群医保报销受当地政策影响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先控病情再依规定,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种植牙前需全面检查评估医保报销依当地具体政策执行。 一、一般医保报销情况 目前,种植牙通常不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针对一些常见的、常规的诊疗项目和药品等进行保障,而种植牙属于美容修复类项目,不属于基本医保报销的范畴。 二、特殊情况探讨 1.部分地区试点情况:有些地区开展了种植牙医保报销的试点工作。例如,在一些地方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参保人群,如患有严重牙周病等疾病导致牙齿缺失需要种植牙修复的患者,可能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具体的报销比例、报销额度以及适用人群等都有严格的限定。比如报销比例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像报销50%等,但需要患者满足相应的医学指征等条件。 2.商业保险补充:可以考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种植牙的费用。一些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中有关于牙齿修复的保障责任,患者可以根据自己购买的商业保险条款来申请理赔。比如有些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可能会涵盖部分种植牙的费用,但具体的保障内容需要仔细查看保险合同。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种植牙的医保报销情况可能受当地政策影响。比如儿童由于牙齿缺失的情况相对较少且多与先天等特殊情况相关,成人中因外伤、疾病等导致牙齿缺失需要种植牙的情况相对较多,在有试点政策的地区,符合条件的成人可能有机会享受部分报销;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好的糖尿病等),在考虑种植牙时,首先要控制基础疾病,且医保报销情况仍遵循当地关于种植牙医保报销的相关规定,只有在病情稳定且符合医保报销条件时才有可能涉及报销。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种植牙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全身健康评估,其医保报销情况同样依据当地的具体政策执行。

    2025-10-27 10:24:31
  • 牙松动了怎么处理

    明确牙松动原因及程度后分因处理,牙周炎早期轻度行基础治疗,中重度可手术或拔,外伤轻度无折观察或夹板固定,重度就医,根尖周病变致松动行根管治疗,儿童换牙期乳牙松动多生理,恒牙外伤需轻柔处理,老年人牙周炎相关松动治疗前控血糖,牙齿松动影响咀嚼可义齿修复。 一、初步评估 1.明确牙松动原因:通过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判断,常见原因包括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病变等,不同病因处理方式异。 2.评估牙松动程度:分为Ⅰ度(松动幅度≤1mm)、Ⅱ度(松动幅度1~2mm且有唇舌或近远中向移动)、Ⅲ度(松动幅度>2mm且有垂直向移动等),不同程度松动处理策略有别。 二、不同原因导致的牙松动处理 (一)牙周炎引起的牙松动 1.早期轻度松动: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洗牙(龈上洁治)去除牙石、龈下刮治清除牙周袋内菌斑牙石,规范牙周基础治疗可使约60%~70%牙周炎患者牙齿松动改善。 2.中重度松动:牙周基础治疗后若松动仍明显,可考虑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严重Ⅲ度松动牙可能需拔除。 (二)外伤引起的牙松动 1.轻度外伤(Ⅰ~Ⅱ度):无折断时先观察,避免患牙咀嚼,轻微移位可通过牙弓夹板固定辅助恢复,数周内多可自行稳固。 2.重度外伤(Ⅲ度或伴牙折):及时就医,重度牙折等可能需拔除患牙,儿童外伤致牙松动需谨慎,评估恒牙胚状态后轻柔处理。 (三)根尖周病变引起的牙松动 根尖周炎症致牙松动需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消除根尖周炎症,炎症控制后约80%患牙松动可缓解。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换牙期乳牙松动多为生理现象,恒牙萌出致乳牙松动脱落无需特殊处理,需保持口腔卫生;儿童外伤致恒牙松动,因牙根未完全发育,处理需轻柔,及时至儿童口腔科评估,避免影响恒牙发育。 2.老年人 多与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相关,若伴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牙周治疗前需控制血糖至稳定范围,降低感染风险;牙齿松动影响咀嚼时,可考虑合适义齿修复改善咀嚼功能。

    2025-10-27 10:23:42
  • 颧骨的位置

    颧骨位于面部中1/3左右各一,前与上颌骨颧突相连后侧和颞骨颧突相接构成面部外侧及前壁,体表在眼外下方脸颊外侧参与轮廓形态;儿童期骨质软发育中要防暴力撞击保障正常生长;成年后结构基本稳定但年龄增长可能有骨质流失,有外伤史需定期查颧骨位置,一般男性颧骨较女性可能更突出但个体有变异,长期有面部外力撞击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要重视防护降低颧骨位置异常几率。 一、颧骨的解剖位置 颧骨位于面部中1/3区域,左右各一。从解剖结构关系看,颧骨前侧与上颌骨的颧突相连,后侧与颞骨的颧突相接,共同构成面部的外侧壁和前壁部分。在体表位置上,颧骨大致处于眼睛外下方、脸颊外侧区域,其位置使得它参与构成面部的轮廓形态,对面部外观有重要影响。 二、不同人群颧骨位置的相关特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时期颧骨尚处于发育阶段,骨质相对较软且结构未完全成熟,此阶段应避免面部受到暴力撞击等情况,因为不当外力可能影响颧骨正常发育及位置形态,日常活动中需注意保护面部,如进行剧烈运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障颧骨正常生长发育维持其正常位置。 (二)成年群体 成年后颧骨结构基本稳定,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骨质流失等情况,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颧骨相关的面部外观表现,比如可能导致面部轮廓有轻微变化,但一般不影响其基本解剖位置关系,不过有面部外伤病史的成年人需定期关注颧骨位置情况,若有面部受伤史应及时就医检查颧骨是否存在移位等异常。 (三)性别差异相关 一般而言,男性颧骨相对女性可能更突出一些,但这只是大致的群体差异表现,个体间存在较大变异,不能单纯以性别来绝对判定颧骨位置,还需结合具体个体的解剖结构等情况综合判断。 (四)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有面部外力撞击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颧骨位置受影响风险增加,例如经常参与高风险竞技运动且未做好面部防护的人,颧骨可能因外力冲击出现位置偏移等情况,因此这类人群应重视面部防护,降低颧骨位置异常的发生几率。

    2025-10-27 10:23:23
  • 牙齿内部出现大脓包是怎么回事

    牙齿内部大脓包多与根尖周病变相关,由细菌感染累及根尖周所致,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外伤等可引发,儿童因口腔卫生意识弱等易延误致病变,成人恒牙龋齿长期未处理等为诱因且生活方式增风险,女性生理期抵抗力降易加重炎症,不及时处理可致严重并发症,发现应尽快就诊口腔科行根管治疗等,还需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预防。 一、病因机制 牙齿内部出现大脓包多与根尖周病变相关,主要是细菌感染累及根尖周组织所致。龋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会逐步侵袭牙髓,进而扩散至根尖周区域,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发生后,局部组织会出现渗出、肿胀等病理改变,炎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脓包。此外,牙齿外伤、咬合创伤等也可能导致根尖周组织受损,细菌趁机侵入引发根尖周炎,随着炎症进展形成脓肿。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儿童群体:儿童乳牙龋齿若未重视,易导致细菌累及根尖周,因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且对牙痛感知可能不敏感,易延误治疗,使得根尖周病变发展更易形成明显脓包,需家长关注儿童牙齿状况,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成年人群:成年人恒牙龋齿长期未处理是常见诱因,部分成年人因工作等原因忽视口腔健康检查,龋齿逐渐发展至根尖周感染形成脓包,且成年人生活方式多样,如吸烟、饮食偏好高糖食物等,会增加龋齿及根尖周病变发生风险。 女性生理期:女性生理期时身体抵抗力可能相对下降,原本存在的根尖周轻微炎症可能因抵抗力变化而加重,炎症反应更明显,导致脓包更容易形成且症状可能更突出,生理期女性需尤其注意口腔卫生维护。 三、危害及应对提示 牙齿内部出现大脓包若不及时处理,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面部美观及正常生理功能。一旦发现牙齿内部有大脓包,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通过根管治疗等专业手段清除感染病灶,控制炎症发展。同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等问题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预防根尖周脓肿的发生。

    2025-10-27 10:22:40
  • 洗牙到底是好不好洗牙的好处和坏处都是什么

    洗牙可清除牙菌斑与牙结石以预防相关疾病并维护口腔美观健康,但本身牙本质敏感者洗牙后短期可能牙齿敏感,操作不规范有损伤牙龈或牙釉质风险,孕妇孕期稳定期可评估后洗牙,儿童需用专用轻柔设备且家长陪同,有基础病史人群洗牙前需告知医生谨慎进行。 一、洗牙的好处 1.清除牙菌斑与牙结石:牙菌斑长期堆积会矿化形成牙结石,洗牙可通过专业器械有效去除这些沉积物质,预防因牙菌斑、牙结石引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定期(通常每6-12个月)洗牙能显著降低牙周炎的发病几率,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2.维护口腔美观与健康:洗牙后牙齿表面更为清洁,能改善牙齿色泽,使牙齿外观更洁白美观,同时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新的气味,提升口腔整体健康状态,利于日常的口腔清洁维护。 二、洗牙的坏处 1.短期牙齿敏感:对于本身存在牙本质敏感的人群,洗牙过程中去除牙结石等刺激物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冷热刺激敏感现象。这是因为牙结石长期覆盖保护牙本质,去除后牙本质暴露,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但一般在数天至数周内可逐渐缓解。 2.不当操作风险:若洗牙操作不规范,如洗牙器械压力过大、操作时间过长等,可能会对牙龈造成损伤,导致牙龈出血、红肿等情况,或对牙釉质产生一定磨损,但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时,此类风险可降至极低水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洗牙需谨慎,建议在孕期稳定期(4-6个月)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洗牙,以避免过度刺激引发宫缩等风险,但适当洗牙有助于维持孕期口腔健康。 儿童:儿童洗牙应选择儿童专用的轻柔洗牙设备,操作需更加温和,且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早期清除牙菌斑,预防乳牙期的龋齿及牙周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液病等人群,洗牙前需告知医生病情,因为这类人群洗牙后出血风险可能增加,需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谨慎进行洗牙操作。

    2025-10-27 10:21: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