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国华,熟悉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气胸、间质性肺疾病等的诊断治疗,以及内科各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熟练掌握纤支镜检、纤支镜下电凝冷冻、纤支镜灌洗、胸膜活检、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呼吸机操作,且在重症监护医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胸膜疾病、内科胸腔镜、人工气胸形成术等有较深入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展开
  • 呛咳是什么病

    呛咳是异物或刺激性物质误入气道致喉部声门保护性反射失调出现相关表现的临床现象,常见病因有生理性及病理性如神经系统疾病、咽喉部病变、呼吸系统疾病等,儿童因吞咽协调未全进食时哭闹嬉笑易呛咳,老年人因吞咽功能退化等呛咳率高且恢复慢,疾病相关人群易反复呛咳伴原发病症状,急性呛咳需立即停食并按儿童成人用海姆立克法急救,慢性反复呛咳要就医查因治原发病,儿童喂养要安静避嬉笑选软食,老年人进食采坐或半卧位细嚼慢咽,疾病人群遵医嘱治原发病定期评估吞咽功能调整饮食质地。 一、呛咳的定义 呛咳是指异物或刺激性物质误入气道,触发喉部声门保护性反射失调,引发气体突然从气管排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面色改变等表现的临床现象。 二、常见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进食过快、过急,或婴幼儿、儿童吞咽协调能力尚未完善时,易因食物误入气道引发呛咳。 (二)病理性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延髓麻痹等,可导致吞咽反射障碍,使食物或分泌物易误入气道引发呛咳。 2.咽喉部病变:咽炎、喉炎、咽喉部肿瘤等病变,可影响咽喉部正常的防御功能,增加呛咳发生风险。 3.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可改变气道敏感性,使气道对异物刺激更易产生过度反应而引发呛咳。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表现 (一)儿童群体 儿童因吞咽协调能力未发育完全,进食过程中若哭闹、嬉笑,易导致食物误入气道引发呛咳,常表现为突发剧烈咳嗽、面色发红,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因吞咽功能退化、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因素,呛咳发生率较高,且可能因反应相对迟缓,呛咳后恢复较慢,需格外关注进食安全。 (三)疾病相关人群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或咽喉部病变的人群,因自身吞咽或气道保护机制受损,较易反复发生呛咳,且可能伴随原发病相关症状,如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迟缓、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等。 四、处理原则 (一)急性呛咳急救 发生急性呛咳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对于儿童可采用背部拍击与胸部冲击结合的海姆立克法(婴儿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成人可通过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法)促使异物排出。 (二)慢性反复呛咳处理 若为慢性反复呛咳,需及时就医,通过喉镜、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神经系统疾病需进行康复干预、咽喉部病变需进行相应治疗等。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一)儿童 喂养时应保持儿童安静,避免嬉笑、哭闹,选择适合儿童吞咽的软质食物,进食后可轻拍背部帮助消化,降低呛咳风险。 (二)老年人 进食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干、过硬食物,家人需在旁协助观察,若出现呛咳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就医。 (三)疾病人群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咽喉部病变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原发病治疗,定期评估吞咽功能,必要时调整饮食质地(如改为糊状、泥状食物),最大程度降低呛咳发生几率。

    2025-10-14 16:01:40
  • 一咳嗽就有痰是什么原因

    一咳嗽就有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以及其他原因(如过敏因素、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不同病因有不同特点,出现该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儿童患者需家长留意相关情况并做好护理。 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一咳嗽就有痰的情况。例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刺激会使气道产生较多分泌物,表现为咳嗽有痰,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患感冒出现此类症状。 (二)急性支气管炎 病毒、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黏膜受到炎症影响,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痰液,患者会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的症状,各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病,成人及儿童均可患病,儿童因气道较窄,痰液刺激可能引发更剧烈咳嗽。 (三)肺炎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肺部发生炎症时,肺泡和支气管内会有炎性渗出物形成痰液,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肺炎表现有所差异,儿童肺炎相对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且在咳痰方面可能因排痰能力较弱而使痰液积聚更明显。 二、慢性呼吸道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多因长期吸烟、接触职业粉尘等因素导致。气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气道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黏液腺肥大,分泌亢进,致使气道内痰液增多,患者长期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尤其在寒冷季节症状易加重,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 (二)支气管扩张 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内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进而出现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大量脓痰,各年龄都可能发病,但多有幼年呼吸道感染等病史。 三、其他原因引起 (一)过敏因素 如过敏性鼻炎合并下呼吸道过敏时,过敏原刺激呼吸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出现咳嗽有痰的情况,常见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易诱发,儿童过敏体质相对常见,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甚至气道,引起咳嗽,部分患者可伴有咳痰。肥胖、妊娠等因素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风险,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此类情况,儿童较为少见,但如果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发病。 如果出现一咳嗽就有痰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量等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给孩子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等。

    2025-10-14 16:00:13
  • 新冠咳嗽吃什么药止咳效果好

    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可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对无痰干咳有效但可能致头晕嗜睡驾驶慎用,喷托维林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无痰干咳但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伴肺淤血者慎用;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能阻断肺及胸膜感受器传入冲动抑制中枢起效快用于刺激性干咳需整片吞服勿嚼碎防口腔麻木有口干胃部烧灼感等不良反应;含右美沙芬与愈创甘油醚的复方制剂右美沙芬镇咳愈创甘油醚稀释痰液适用于伴咳嗽咳痰的新冠患者但严重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儿童新冠咳嗽避免用含可待因镇咳药优先儿童专用剂型严格剂量标准并配合非药物干预;孕妇新冠咳嗽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先尝试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药物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配合非药物辅助;有基础疾病者用镇咳药需谨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必要时结合祛痰治疗。 一、中枢性镇咳药 1.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可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临床有口服溶液、片剂等剂型,对无痰的干咳效果较好,一般不影响痰液排出,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及操作机械者慎用。 2.喷托维林:同样为中枢性镇咳药,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但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伴有肺淤血的患者慎用。 二、外周性镇咳药 1.苯丙哌林:属于外周性镇咳药,能阻断肺及胸膜感受器的传入感觉神经冲动,同时直接抑制镇咳中枢,起效较快,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服用时需整片吞服,勿嚼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感,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口干、胃部烧灼感等不良反应。 三、复方制剂 1.含右美沙芬与愈创甘油醚的复方制剂:右美沙芬发挥镇咳作用,愈创甘油醚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适用于伴有咳嗽、咳痰的新冠患者,但有严重肺功能不全者慎用,以免痰液排出不畅加重病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新冠咳嗽应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等成分的镇咳药,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相对安全的止咳药物剂型,如儿童专用的右美沙芬糖浆等,且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避免超量使用,同时非药物干预如适量增加儿童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等也很重要。 2.孕妇:孕妇出现新冠咳嗽时,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应避免自行使用未经临床验证对胎儿可能有影响的镇咳药物,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如适当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等。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肝肾功能减退,使用镇咳药时需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同时可通过适度运动增强体质等非药物方式辅助缓解咳嗽。 4.有基础疾病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新冠咳嗽患者,使用镇咳药时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痰液排出困难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止咳方案,必要时结合祛痰等治疗措施综合处理。

    2025-10-14 15:58:32
  • 发烧37.7怎么处理

    针对发烧37.7℃的不同人群有不同应对措施,包括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血管丰富部位)、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调节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且通风)、观察病情变化(关注体温等情况,异常及时就医),儿童要注意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等情况、老年人要关注慢性病及饮水、孕妇要避免用影响胎儿措施且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 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方法: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一般每次擦拭10-15分钟左右,可多次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例如,研究表明,通过体表散热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降温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温。 原理:水分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使体表温度降低,进而带动体内温度下降。 二、补充水分 1.适用于所有人群 方法: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比如婴幼儿每小时可补充10-20毫升左右。 原理: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失水分,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辅助体温下降。 三、环境调节 1.适用于所有人群 方法: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室内空气要流通。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直接吹冷风,但可以适当开窗通风。 原理:合适的环境温度有助于身体维持正常的散热功能,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可能影响体温的调节。例如,在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身体的散热过程更顺畅,有利于体温下降。 四、观察病情变化 1.适用于所有人群 方法:密切关注体温变化、精神状态、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5℃,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呕吐、头痛、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原理: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出现了需要进一步医疗干预的情况。比如,如果发烧伴有精神萎靡,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在发烧37.7℃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避免给儿童穿着过多衣物或盖过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同时,要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如上述的物理降温等方法要轻柔操作。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发烧37.7℃时也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果同时伴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在补充水分时,要注意速度和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 3.孕妇 孕妇发烧37.7℃时,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是主要的处理方式。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降温措施。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

    2025-10-14 15:58:12
  • 肺气肿吃什么药好

    支气管舒张剂包含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短期缓解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能长期控制气道痉挛、抗胆碱能药物可舒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糖皮质激素中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适用于重度肺气肿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史者可减轻气道炎症;抗生素在肺气肿患者有细菌感染迹象时使用需据药敏选药控感染;儿童用支气管舒张剂需谨慎在医生指导下选吸入剂型,老年人用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等调整剂量并监测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需监测血糖变化。支气管舒张剂包含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短期缓解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能长期控制气道痉挛、抗胆碱能药物可舒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糖皮质激素中吸入性布地奈德能抑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适用于重度肺气肿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史者减轻气道炎症;抗生素在肺气肿患者有细菌感染迹象时使用需据药敏选药控感染;儿童用支气管舒张剂需谨慎在医生指导下选吸入剂型,老年人用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等调整剂量并监测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需监测血糖变化。 一、支气管舒张剂 1.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等症状,适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的β受体,增加环磷腺苷(cAMP)水平,从而舒张支气管。 2.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作用持续时间长,能有效控制肺气肿患者的气道痉挛,通过长期持续激动β受体,维持支气管舒张状态。 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可改善肺气肿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长期使用可改善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通过与气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抗炎效应。 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如罗氟司特,适用于重度肺气肿且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史的患者,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4,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气道炎症。 四、抗生素 当肺气肿患者出现细菌感染迹象,如咳嗽加重、咳脓性痰等时,可能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需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以控制肺部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吸入剂型,避免自行用药,因儿童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不良反应风险需特别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影响,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同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加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应定期评估骨密度等指标。 糖尿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监测血糖变化,因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波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或加强血糖监测。

    2025-10-14 15:57: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