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
向 Ta 提问
-
新冠肺炎发烧多少度
新冠肺炎发烧体温范围不固定,多数患者38℃及以上,也有低热或正常情况,不同人群发烧特点及应对不同,儿童体温波动大且伴精神改变,高于38.5℃且不适需物理降温并就医;老年人发烧不典型但要谨慎,及时监测并就医;有基础病史人群发烧影响基础疾病控制,需加强监测并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发烧特点及应对 儿童群体: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烧情况有其特点,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可能会出现体温波动相对较大的情况,而且儿童发烧时可能还会伴有精神状态改变,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由于儿童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在发烧时更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当儿童体温高于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需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同时要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老年群体: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烧可能不太典型,部分老年人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情况。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感染后一旦发现有发烧迹象,不管体温高低,都应更加谨慎对待,要及时监测体温变化,并尽快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新冠肺炎发烧患者,发烧可能会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烧时,血糖可能会波动较大,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血糖情况;高血压患者发烧时血压也可能不太稳定。这类人群出现发烧后,除了关注体温外,还需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并且要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进行相应处理。 总之,新冠肺炎患者发烧体温范围不固定,不同人群发烧表现和应对方式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025-07-24 12:29:27 -
甲流怎么传染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是最主要方式,感染患者咳嗽等产生含病毒飞沫,他人吸入可感染,不同人群感染风险有差异;接触传播是接触污染物品后接触黏膜致感染,家庭、幼儿园等场景有传播风险,了解传播途径可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飞沫传播:是甲流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甲流病毒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其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如拥挤的教室、办公室等,如果有甲流患者,病毒就会通过飞沫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飞沫传播的风险并无本质差异,但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接触密集,更容易通过飞沫感染甲流;而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飞沫传播感染甲流后,病情发展可能相对更复杂。从生活方式来看,经常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场所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接触传播:接触被甲流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会导致感染。比如,患者触摸了被病毒污染的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等物体表面,健康人随后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体,然后用手触碰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就可能使得病毒进入体内引发感染。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有成员感染甲流,那么共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等场所接触公共物品的机会较多,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甲流;老年人如果行动不便,照顾自己时接触污染物品的概率相对较高,也需要注意接触传播的风险。 甲流病毒在人群中主要通过以上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了解其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接触病毒污染物品等,来降低感染甲流的风险。
2025-07-24 12:27:45 -
肺气肿严重了什么症状
肺气肿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改变、发绀及呼吸衰竭相关表现,呼吸困难加重因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等,咳嗽咳痰改变与气道防御功能下降等有关,发绀是缺氧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呼吸衰竭会有精神神经及循环系统等表现且对不同人群影响各异。 咳嗽咳痰改变 咳嗽咳痰的性质和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原本可能是轻度的咳嗽、少量白痰,严重时咳嗽可能变得频繁,痰量增多,且痰的颜色可能发生改变,如出现黄色脓性痰,这往往提示合并了呼吸道感染。因为肺气肿患者气道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炎症反应加重导致痰液分泌增多且性状改变。年轻患者如果长期吸烟导致肺气肿,病情严重时咳嗽咳痰的变化会更明显,吸烟本身会刺激气道,加重气道炎症,当肺气肿严重时,这种刺激和炎症反应进一步恶化,使得咳嗽咳痰症状加重。 发绀 患者可能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的。当肺气肿严重时,氧气摄入不足,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皮肤黏膜青紫的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发绀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已较为危重,需要密切关注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儿童如果患有肺气肿,严重时发绀情况也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的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缺氧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更严重影响。 呼吸衰竭相关表现 严重肺气肿可导致呼吸衰竭,出现一系列相应表现。如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谵妄等,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还可能出现循环系统的改变,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对于有长期肺气肿病史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更易发生呼吸衰竭,需要及时进行氧疗等干预措施。年轻患者如果肺气肿是由某些先天性肺部疾病导致,病情严重时呼吸衰竭相关表现出现的风险也较高,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025-07-24 12:26:20 -
感冒会传染吗
感冒会传染,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儿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去密集场所,老年人要保暖通风、避免接触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要做好防护和提高免疫力。 一、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当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其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一个感冒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周围的人。 接触传播:感冒病毒可以存活在一些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健康人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就可能将病毒引入体内而被感染。比如,在办公室里,如果有同事患感冒后触摸了键盘,其他同事在使用键盘后未及时洗手就接触自己的脸部,就有感染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感染感冒病毒。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接触频繁,感冒传播的几率较高。家长应注意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同时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容易被感冒病毒感染。老年人如果患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感冒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在感冒流行季节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免疫力本身就处于较低的状态,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而且感染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也较慢。这类人群除了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等,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降低感冒感染的风险。
2025-07-24 12:24:56 -
感冒后头疼是什么原因
感冒后头疼主要因炎症刺激使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血管扩张牵拉痛觉感受器、神经调节紊乱,且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在特殊时期、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有既往偏头痛病史者感冒后头疼情况各有特点。 炎症刺激:感冒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当人体受到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刺激头部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头疼。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病毒性感冒患者体内,相关炎症因子的升高与头疼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 血管扩张:感冒时,身体的代谢会加快,为了应对感染,血管会发生扩张。头部的血管扩张可能会牵拉周围的痛觉感受器,进而导致头疼。比如,发热时身体代谢率增高,会促使头部血管扩张,引发头疼。 神经调节紊乱:感冒病毒或细菌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头疼。此外,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睡眠不佳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影响神经调节,加重头疼症状。对于儿童来说,感冒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神经调节紊乱相关的头疼问题,且儿童感冒时往往还可能因为鼻塞等症状影响呼吸,进一步干扰神经功能;而老年人感冒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调节能力下降,也较易出现头疼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感冒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感冒后头疼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炎症反应和血管状态,从而影响头疼的发生和程度;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感冒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且身体的应激调节能力较差,感冒后头疼可能更明显;有既往偏头痛病史的人,感冒可能会成为偏头痛发作的诱因,因为感冒引发的炎症、血管变化等因素可能会触发偏头痛的病理机制。
2025-07-24 1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