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国华,熟悉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气胸、间质性肺疾病等的诊断治疗,以及内科各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熟练掌握纤支镜检、纤支镜下电凝冷冻、纤支镜灌洗、胸膜活检、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呼吸机操作,且在重症监护医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胸膜疾病、内科胸腔镜、人工气胸形成术等有较深入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展开
  • 想知道肺的位置在哪里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上部近胸廓上口,下部近膈,不同年龄人群肺位置基本固定,儿童有相对差异,男女肺位置基本相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及肺部基础病史可能影响肺的位置及状态。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肺的位置基本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儿童时期,由于胸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肺的位置与成人有一定的相对差异,但总体仍在胸腔内的相应区域。女性和男性的肺位置基本相同,没有本质的性别差异。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长期吸烟可能会导致肺部形态和位置相关的一些改变,但从解剖学位置本身来说,肺还是在胸腔内的固有位置,不过长期吸烟会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有肺部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患有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肺的位置可能会因为病变导致的肺组织改变而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需要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来准确判断肺的具体位置及状态变化。

    2025-07-24 11:39:36
  • 新冠肺炎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吗

    新冠肺炎有可能引起扁桃体发炎,部分患者病程中会出现咽部不适等扁桃体发炎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情况不同,免疫力低下等人群概率可能增加,出现疑似症状伴扁桃体发炎需及时核酸检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新冠肺炎后更易出现上呼吸道相关表现,包括扁桃体发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密切观察其咽部症状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出现扁桃体发炎等上呼吸道表现时,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情况,谨慎处理。在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经常接触病毒传播风险较高环境的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扁桃体发炎的概率可能相对增加,应注意加强防护,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如果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且伴有扁桃体发炎表现,需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等措施。

    2025-07-24 11:37:28
  • 新冠肺炎患者会不会流鼻涕

    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流鼻涕症状,新冠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可致鼻腔黏膜炎症反应使分泌物增多,流鼻涕非新冠特异性症状,不同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患者流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滴鼻缓解,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出现流鼻涕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 从临床研究来看,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中,上呼吸道症状较为常见,其中就包含鼻塞、流涕等情况,但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而部分患者会出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对于儿童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流鼻涕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非药物方式缓解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流鼻涕情况,要密切观察其整体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呼吸道症状加重而受到影响,需加强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等。

    2025-07-24 11:35:23
  • 低烧36度怎么办

    36度不属于低烧。正常体温一般在36到37摄氏度之间,36度是在正常体温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体温时要确保测量方法正确,如使用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时,要保证腋窝干燥、体温计与皮肤充分接触、测量时间足够等。如果对体温测量结果存在疑虑,可以多次测量进行确认。 同时,判断身体是否健康不能仅仅依靠体温这一个指标。即使体温正常,身体也可能存在其他不适或疾病。要结合自身的整体症状,如有没有头痛、咳嗽、乏力、疼痛等表现来综合评估。如果有其他异常症状或感觉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准确了解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对于维持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5-07-24 11:32:37
  •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不会自愈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自愈可能,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部分轻症可自愈,约10%-40%肺炎支原体肺炎轻症患者未经特殊抗支原体治疗能靠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缓解症状;但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自愈可能性小且病情可能加重需及时就医;免疫功能正常轻症者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增加营养;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即使病情轻也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异常需立即就医。

    2025-07-24 11:30: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