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
向 Ta 提问
-
13价肺炎有必要打吗
13价肺炎疫苗对特定人群有必要接种,其适用人群包括婴幼儿、2岁以下未全程接种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等,接种禁忌有过敏体质者、急性疾病患者、严重免疫缺陷者等,接种程序因年龄不同而异,接种前后有相应注意事项,接种前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后要观察且注意休息和接种部位护理,需充分了解禁忌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接种安全有效。 婴幼儿:6周龄-15月龄的婴幼儿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且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接种13价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肺炎球菌的风险。研究表明,接种该疫苗能显著降低婴幼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在接种疫苗的婴幼儿中,因肺炎球菌感染导致严重侵袭性疾病的概率大幅下降。 2岁以下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对于2岁以下之前没有接种过13价肺炎疫苗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程序的儿童,接种该疫苗仍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帮助他们抵御肺炎球菌的感染。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病、糖尿病等)的儿童或成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接种13价肺炎疫苗可以增强对肺炎球菌的抵抗力,降低患病几率。比如患有慢性肺病的儿童,接种后发生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风险明显降低。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老年人也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接种13价肺炎疫苗可以降低老年人患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多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接种禁忌 过敏体质者:如果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尤其是曾经对接种过的肺炎疫苗成分过敏,是不能接种13价肺炎疫苗的。例如,对疫苗中的某种多糖成分严重过敏的个体,接种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 急性疾病患者:处于急性发热性疾病期的个体,应该暂缓接种13价肺炎疫苗,待疾病康复后再考虑接种。因为在急性疾病期间,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影响免疫效果。 严重免疫缺陷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存在严重问题,接种13价肺炎疫苗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同时还可能带来潜在的感染风险。 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接种程序:6周龄-12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3剂,分别在2、4、6月龄各接种1剂,加强免疫在12-15月龄接种1剂;13-23月龄儿童:接种2剂,间隔2个月;2-5岁儿童:接种1剂。 注意事项 接种前:要向医生如实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史、近期是否患过疾病等。如果儿童有轻微感冒症状,但不伴有发热等严重情况,一般可以接种;但如果有发热(体温≥37.5℃)等情况,需暂缓接种。 接种后:要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以监测是否出现急性过敏反应等。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1-2天会自行缓解。要让儿童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搔抓接种部位。 总之,13价肺炎疫苗对于符合接种指征的人群来说是非常有必要接种的,但在接种前需要充分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2025-10-14 16:35:49 -
夏天感冒鼻塞怎么样好得快
感冒鼻塞的护理需从一般护理措施、药物辅助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一般护理包括保持鼻腔通畅(生理盐水冲洗、湿化空气)、休息与饮食(充足休息、合理饮食);药物辅助有成人可短期用减充血剂(儿童慎用)、伴有过敏症状成人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组胺药(儿童遵医嘱);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观察呼吸、避免用力擤鼻,老人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谨慎用药。 一、一般护理措施 (一)保持鼻腔通畅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和老人,生理盐水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塞症状。研究表明,每日进行1-2次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显著改善感冒鼻塞患者的通气状况。具体操作是将生理盐水注入鼻腔,让其从另一侧流出,反复进行。 2.湿化空气:夏天空气可能较为干燥,干燥的空气会加重鼻腔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儿童,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避免滋生细菌;成人使用加湿器时也应定期清洁维护。 (二)休息与饮食 1.充足休息:感冒鼻塞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病毒,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人,都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儿童需要10-14小时左右,成年人7-8小时,老人也应保证6-8小时的睡眠。 2.合理饮食:饮食上应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苹果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例如,橙子中富含维生素C,研究发现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以缩短感冒病程。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成年人也应保持清淡饮食;老人则要根据自身消化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二、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减充血剂 对于成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等药物来减轻鼻腔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儿童使用减充血剂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儿童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减充血剂,如需使用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进行。 (二)抗组胺药 如果感冒鼻塞伴有过敏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等,成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确定用药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感冒鼻塞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护理上,除了上述一般措施外,要避免孩子用力擤鼻,因为儿童的鼻腔黏膜比较脆弱,用力擤鼻可能会导致鼻腔出血等情况。可以采用轻柔擦拭鼻腔分泌物的方式。 (二)老人 老人感冒鼻塞时,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关注老人的体温、精神状态等。如果老人鼻塞同时伴有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应及时送医。在使用药物方面,老人使用药物更要谨慎,因为老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所以老人使用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10-14 16:35:03 -
半夜咳嗽是怎么回事
半夜咳嗽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及成年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刺激性干咳,可伴胸闷)、慢性支气管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气道慢性炎症,夜间分泌物多致咳嗽咳痰);胃食管反流病如夜间胃食管反流(人体平躺胃酸易反流刺激食管,肥胖者、妊娠女性易患,伴烧心、反酸等);环境因素如空气干燥或污染(干燥刺激黏膜,过敏原、污染物致呼吸道不适);药物因素如某些药物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致干咳);心理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影响神经调节致夜间咳嗽。 一、呼吸道疾病相关 1.咳嗽变异性哮喘:多见于儿童及成年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半夜咳嗽。研究显示,约30%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夜间咳嗽为唯一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可伴有胸闷等不适,且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儿童患者,需注意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成年人则要考虑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对气道的影响。 2.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人群。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夜间睡眠时,气道分泌物增多,刺激气道引起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夜间咳嗽常伴有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急性发作时可呈脓性。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人,要警惕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注意观察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变化。 二、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1.夜间胃食管反流:人体平躺时,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咳嗽。尤其是本身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人群,如肥胖者、妊娠女性等。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腹压,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妊娠女性由于子宫增大,腹腔压力升高,也容易出现夜间胃食管反流相关咳嗽。患者除半夜咳嗽外,可能还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儿童患者若出现夜间咳嗽,家长需考虑胃食管反流的可能,观察是否有吐奶、拒食等伴随表现。 三、环境因素相关 1.空气干燥或污染: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半夜咳嗽。例如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时,空气湿度降低。而空气中存在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或污染物(如雾霾中的颗粒物),也会引起呼吸道不适,导致夜间咳嗽。对于儿童,其呼吸道黏膜相对娇嫩,更易受干燥空气或污染空气的影响;成年人若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夜间咳嗽的几率也会提高。 四、药物因素相关 1.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部分药物服用后可能导致半夜咳嗽,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约有5%-20%的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多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如果正在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出现半夜咳嗽,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诊时向医生反映用药后的身体反应。 五、其他因素相关 1.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神经调节,导致夜间咳嗽。例如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在夜间睡眠时可能因心理因素出现咳嗽症状。儿童若长期处于紧张的家庭环境中,也可能出现夜间咳嗽情况,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的生活氛围。
2025-10-14 16:31:32 -
感冒了能做生化全套吗
感冒时一般可进行生化全套检查,虽可能因感冒相关因素致个别指标有轻微波动,但大多不影响对整体身体生化状况判断,且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感冒时进行该检查需结合其自身特点综合分析,检查时告知医生感冒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分析结果。 一、感冒时进行生化全套检查的一般可行性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进行生化全套检查的。生化全套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多项指标的检测,感冒本身一般不会对大部分生化指标产生严重的、特异性的干扰从而完全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不过,在感冒期间可能会因身体的应激状态等因素对个别指标有轻微影响。 二、可能受影响的指标及情况 1.炎症相关指标:如果感冒伴有较为明显的炎症反应,可能会使血常规中的一些炎症指标有变化,但生化全套不包含血常规。不过从生化指标角度,比如肝功能中的某些酶学指标,在严重感染时可能会有轻度升高,但一般感冒引起的轻度炎症通常不会导致生化全套中的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异常而无法判断。 2.体温因素:感冒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代谢等情况,但对于生化全套中的大多数指标来说,短期的体温轻度波动一般不会造成根本性的、足以干扰临床诊断的影响。例如血糖,一般轻度发热引起的血糖波动在正常范围内的小幅度变动,不会使血糖结果偏离正常参考值太多而影响对糖尿病等疾病的判断。 3.药物因素:如果感冒患者在检查前服用了某些药物,可能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比如服用了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对肾功能指标有潜在影响,但这不是感冒本身直接导致的,而是药物因素。如果是单纯感冒未服用特殊药物,那么感冒本身对生化全套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儿童感冒时进行生化全套检查,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各个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冒时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对生化指标的影响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的肝功能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在感冒伴有轻度炎症时,肝功能指标可能较成人更容易出现轻微波动,但一般仍在正常参考值的波动范围内,只要在检查时告知医生儿童感冒的情况,医生会综合判断检查结果。 2.老年人:老年人感冒时进行生化全套检查,要考虑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情况。老年人的肾功能、肝功能等都有所下降,感冒可能会加重身体的应激状态,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可能相对更需谨慎评估。比如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在感冒时可能对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微小变化更敏感,医生需要结合老年人的基础病史等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3.孕妇:孕妇感冒时进行生化全套检查,要特别注意一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对胎儿产生的影响。例如某些药物相关因素(如果孕妇因感冒服用了药物)以及身体应激状态对孕妇自身和胎儿代谢等的影响。需要医生在了解孕妇感冒情况后,谨慎解读生化全套的检查结果,确保检查结果能准确反映孕妇的身体状况,以便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 总之,感冒了一般可以做生化全套检查,虽然可能存在个别指标因感冒相关因素有轻微波动,但大多不影响对整体身体生化状况的判断,在检查时告知医生感冒情况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检查结果。
2025-10-14 16:30:55 -
总想清嗓子干咳是什么原因
总想清嗓子干咳可由上呼吸道相关疾病(慢性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过敏性鼻炎累及咽部、胃食管反流、早期支气管炎、心理因素引发,儿童需警惕腺样体肥大与过敏史且用药谨慎,老年人要关注合并慢性疾病,女性特殊生理期或职业用嗓易出问题,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需改善。 一、上呼吸道相关疾病因素 (一)慢性咽炎 长期吸烟、过度用嗓、接触粉尘等因素可引发慢性咽炎,炎症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异物感、瘙痒等不适,从而出现总想清嗓子并伴有干咳的症状。例如,有研究指出长期吸烟人群慢性咽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且炎症状态下咽部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易诱发清嗓与干咳反射。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仍存在轻微炎症反应,导致咽部不适,出现总想清嗓子及干咳现象,一般随着感染完全恢复可逐渐缓解,但恢复时间因个体免疫状况而异。 二、过敏性因素 (一)过敏性鼻炎累及咽部 当患者患有过敏性鼻炎时,过敏原刺激鼻腔后,炎性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咽部,引发咽部过敏反应,表现为咽部瘙痒、干咳,患者通过清嗓子试图缓解咽部不适。例如,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在花粉季易出现此类症状,过敏原检测可发现相关致敏原。 三、胃食管反流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中,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咽部异物感、干咳,患者常通过清嗓子来减轻不适。尤其在卧位、进食过饱后易加重,这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有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相关咽部不适占慢性干咳病因的一定比例。 四、肺部疾病因素 (一)早期支气管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早期支气管炎时,气道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炎性分泌物,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出现干咳症状,同时因气道不适患者会频繁清嗓子。不同病原体感染引发的支气管炎表现可能有差异,如病毒性支气管炎多呈自限性,而细菌性支气管炎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 五、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习惯性清嗓子与干咳,这是由于心理因素影响神经调节,使咽部感觉异常。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易出现此类情况,心理评估有助于识别此类因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总想清嗓子干咳需警惕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后鼻孔,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刺激咽部引发不适。同时要注意儿童是否有过敏史,如对食物、粉尘等过敏,需排查过敏性因素;另外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老年人 老年人总想清嗓子干咳要关注是否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此类基础病可能相互影响加重症状。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对疾病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全面评估其健康状况。 女性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可能因内分泌变化影响咽部状态,增加咽部不适风险;若为职业用嗓人群(如教师、歌手),长期用嗓过度易引发咽部问题导致清嗓干咳。 男性 男性若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上呼吸道黏膜损伤及咽部疾病发生风险,从而更容易出现总想清嗓子干咳的情况,建议这类人群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相关风险。
2025-10-14 16: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