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国华,熟悉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气胸、间质性肺疾病等的诊断治疗,以及内科各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熟练掌握纤支镜检、纤支镜下电凝冷冻、纤支镜灌洗、胸膜活检、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呼吸机操作,且在重症监护医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胸膜疾病、内科胸腔镜、人工气胸形成术等有较深入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防治、胸膜疾病诊治、恶性肿瘤、肺癌等。展开
  • 老是感冒发烧怎么回事

    感冒发烧的原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受年龄、生活方式、营养不良影响)、环境因素(季节变化、居住环境)、基础疾病影响(慢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过敏因素,相应应对措施为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合理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随季节增减衣物、保持居住环境良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一、免疫力低下 原因: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这两类人群相对更易感冒发烧。例如,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不如成人成熟,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胸腺萎缩,T细胞功能下降,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都会影响免疫力。像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节律,导致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下降;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系统的功能也随之减弱。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比如,维生素C参与免疫细胞的合成和功能调节,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使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蛋白质会导致抗体等免疫物质合成不足。 应对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和矿物质(如坚果、乳制品等)的食物。 二、环境因素 原因: 季节变化: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人体难以迅速适应,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例如,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不流通,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等都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比如,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霉菌可能会引发呼吸道感染;拥挤的居住环境会使病原体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应对措施: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打扫房间、晾晒被褥等。 三、基础疾病影响 原因: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慢性肾脏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或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反复感冒发烧。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几乎丧失了免疫功能,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免疫缺陷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全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从出生后就容易反复发生感染性疾病。 应对措施: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定期就医复查,监测基础疾病的状况以及免疫系统的相关指标。 四、过敏因素 原因: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身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发烧的症状,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实际上是过敏引起的而非感染性的感冒发烧。 应对措施: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如果怀疑是过敏引起的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可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进行针对性的避免或脱敏治疗。

    2025-10-13 13:17:11
  • 大人支气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支气管炎有不同症状表现,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有干咳、咳痰、可能喘息及轻全身症状;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急,急性发作有全身症状加重。儿童症状不典型,易有呼吸增快等;老年人咳痰不典型,易痰液潴留且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吸烟者症状顽固易合并并发症,戒烟很重要。 一、症状表现 (一)咳嗽 1.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起病较急,初期为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婴幼儿因不会咳痰,常表现为喉咙有痰响,且可能影响睡眠和进食。成人急性支气管炎咳嗽一般持续1-3周,若持续不缓解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2.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反复的咳嗽为突出表现,多在寒冷季节发作,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常年吸烟者因长期刺激呼吸道,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较高,咳嗽症状会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早晨咳嗽往往较为明显。 (二)咳痰 1.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为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黏液脓性痰。细菌感染时,痰可呈黄色脓性。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痰可能较困难,需家长协助拍背促进排痰。 2.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咳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清晨咳痰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长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气道反复炎症刺激,痰液分泌持续增多。 (三)喘息或气急 1.急性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多由支气管痉挛引起,一般程度较轻。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相对更易出现,可能与儿童气道较狭窄等生理特点有关。 2.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急,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感到气急。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气道持续受损,气急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全身症状 1.急性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一般持续3-5天。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等相对较轻,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发热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2.慢性支气管炎: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加重。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时,全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急性发作时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且恢复较慢。 二、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支气管炎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上述咳嗽、咳痰等症状外,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增快,可达到40-80次/分钟,还可能伴有拒食、烦躁不安等表现。由于儿童呼吸道解剖结构特点,痰液更易堵塞小气道,导致喘息等症状相对更明显,且病情变化较快,需家长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支气管炎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咳嗽反射相对减弱,咳痰能力差,所以咳痰症状可能不典型,易导致痰液潴留,加重肺部感染。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支气管炎发作时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发热、缺氧等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等,需要更加谨慎地监测和处理。 (三)吸烟者 长期吸烟人群本身呼吸道黏膜已受损伤,患支气管炎的几率大大增加。其症状可能更顽固,咳嗽、咳痰等症状持续时间长,且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戒烟对于缓解支气管炎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吸烟者应积极配合戒烟,以改善呼吸道状况。

    2025-10-13 13:16:00
  • 老年人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支气管扩张有特定症状表现,如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需警惕大咯血致窒息等并发症),反复肺部感染(因免疫力低更易频繁出现相关症状),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活动后或静息时出现);体征有肺部固定持久湿啰音、杵状指(趾);与年龄关联是随年龄增长症状更明显,与生活方式关联是长期吸烟、接触粉尘等为重要危险因素,与病史关联是既往患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易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从而引发支气管扩张。 反复咯血:咯血是支气管扩张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其机制主要是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动脉扩张破裂出血。老年人发生咯血时需警惕大咯血导致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咯血引起的气道堵塞等情况的耐受能力较差。有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痰中带少量血丝,而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可达数百毫升。 反复肺部感染:由于支气管扩张部位的气道清除分泌物功能受损,容易导致细菌等病原体滋生繁殖,从而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低下,更容易频繁出现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性质改变、胸痛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39℃甚至更高,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感染征象。 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部分老年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静息时也可出现。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导致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以及肺部组织破坏影响气体交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活动时就会感觉气促,严重时平卧时也会出现呼吸费力的情况。 体征特点 肺部湿啰音:肺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湿啰音是支气管扩张较为典型的体征。由于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内有分泌物积聚,当呼吸时气体通过分泌物会产生湿啰音。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时,在病变部位可听到持续存在的、大小不等的湿啰音,而且咳嗽后湿啰音可能暂时减少或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现。 杵状指(趾):部分老年人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杵状指(趾),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缺氧等因素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障碍、软组织增生等引起。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 与年龄的关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肺组织弹性下降等,使得支气管扩张后自身清除分泌物等功能进一步减退,所以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如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难控制。例如,老年男性由于长期吸烟等因素(后面会提及与生活方式关联),更容易发生支气管扩张且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与生活方式的关联:长期吸烟是老年人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进而促进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此外,长期接触粉尘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老年人患支气管扩张的风险,如长期在粉尘环境工作的老年人,粉尘沉积在气道内,损伤气道黏膜,容易引发支气管扩张相关的病理改变。 与病史的关联:如果老年人既往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病史,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为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奠定基础。例如,既往有重症支气管肺炎病史的老年人,肺部组织受到严重损伤,支气管结构被破坏,后期容易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025-10-13 13:15:20
  • 病毒性感冒头疼怎么办

    缓解头疼可从休息睡眠、物理方法、饮食调整及医疗干预等方面入手。成年人保证7-9小时睡眠,儿童需12-16小时,营造适宜睡眠环境;物理上成年人冷敷热敷、按摩,儿童要谨慎操作;饮食上成年人多吃维C、补水,儿童吃维C果泥、清淡易消化食物;严重时成年人遵医嘱用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须医生指导用药。 一、休息与睡眠 成年人: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应睡眠7-9小时左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缓解头疼症状。例如,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能够调节身体的生理节律,减轻因病毒性感冒引起的身体不适包括头疼。 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婴幼儿可能需要睡眠12-16小时左右。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保持房间温度适宜(20-25℃左右)、光线昏暗等,有利于儿童休息,减轻头疼。因为儿童在感冒时身体恢复能力与睡眠密切相关,充足睡眠能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过程。 二、物理缓解方法 冷敷或热敷 成年人: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额头或太阳穴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头疼。或者在头疼不是特别剧烈时,用温毛巾热敷,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头疼。 儿童:儿童使用冷敷或热敷时要更加谨慎,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且冰袋与皮肤之间要隔一层毛巾,避免冻伤。热敷时要先测试温度,确保温度适中,防止烫伤儿童娇嫩的皮肤。因为儿童的皮肤较为敏感,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按摩 成年人: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可缓解头疼。也可以按摩颈部肌肉,从后颈部开始,用手掌从上到下按摩颈部肌肉,放松肌肉,减轻头疼。 儿童:儿童可以由家长帮忙按摩,按摩力度要轻柔,按摩太阳穴时用手指轻轻点按,按摩颈部肌肉时动作要温和。因为儿童的颈部肌肉等组织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用力按摩可能会造成不适。 三、饮食调整 成年人: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缓解感冒相关的不适包括头疼。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也有助于缓解头疼。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儿童:可以给儿童准备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如苹果泥中加入少量橙子泥等。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适当给儿童喝温的白开水或鲜榨的蔬菜汁等。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给儿童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感冒时更需要清淡饮食来减轻肠胃负担,间接缓解头疼。 四、医疗干预(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 成年人:如果头疼剧烈且休息、物理缓解、饮食调整等方法均无法缓解,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来缓解头疼,但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情况。例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有一定的缓解头疼作用,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儿童:儿童头疼时更要谨慎用药,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果头疼严重,必须在医生的明确诊断和指导下使用儿童适用的药物来缓解头疼,避免自行用药。因为儿童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等与成年人不同,错误用药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3 13:13:08
  • 感觉有痰粘在喉咙怎么回事

    喉咙有痰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引起,伴随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涕等不同症状时需关注不同疾病可能,痰中带血等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可通过多饮水、调整饮食、改善环境等非药物措施缓解,一般先就诊呼吸内科,怀疑耳鼻喉科疾病可转诊。 一、常见原因 (一)上呼吸道感染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患。例如,学龄前儿童因接触病原体机会多,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喉咙有痰。 生活方式:疲劳、受凉等可能诱发,长期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人群易受影响。 病史影响:有过敏史或基础呼吸道疾病者更易在感染时出现分泌物增多有痰感。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分泌增加,形成痰液粘附喉咙。 (二)慢性咽炎 年龄性别:成年人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教师等用嗓过度人群高发。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易引发。 病史影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咽炎。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痰粘喉咙感。 (三)鼻窦炎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儿童鼻窦发育特点使其相对易患。 生活方式:免疫力低下、鼻腔卫生不佳等情况易诱发。 病史影响:有过敏性鼻炎等病史者易并发鼻窦炎。鼻窦炎症产生的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可感觉喉咙有痰。 (四)胃食管反流病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肥胖、饮食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不良生活方式易导致。 病史影响:有胃部基础疾病者易出现。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引起黏膜分泌物变化,出现痰粘喉咙。 二、伴随症状及意义 (一)伴随咳嗽 若咳嗽伴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导致炎症反应加重,痰液产生增多。 若咳嗽无发热:慢性咽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可能,慢性咽炎长期炎症刺激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则是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咳嗽,同时有痰粘感。 (二)伴随呼吸困难 可能是喉部疾病(如喉炎)、支气管哮喘等,喉部炎症肿胀或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气道狭窄,影响呼吸同时有痰阻感。 (三)伴随鼻塞、流涕 多为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鼻腔与咽喉相通,鼻腔分泌物累及咽喉导致有痰。 三、就医建议 (一)需及时就医情况 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发热持续不退(如体温超过38.5℃持续2天以上)、喉咙疼痛剧烈且影响吞咽等情况,可能提示有严重疾病,如肺炎、喉癌等,需尽快就医。 儿童出现上述情况更应重视,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二)就诊科室选择 一般可先就诊呼吸内科,若怀疑耳鼻喉科疾病如慢性咽炎、鼻窦炎等可转诊至耳鼻喉科。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多饮水 多喝温水,每日保证1500-2000ml左右,可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各年龄段均可通过多饮水改善,儿童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呛咳。 (二)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易加重咽喉部黏膜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多吃蔬菜水果,如梨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作用,可适当食用。 (三)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对于儿童,要注意室内环境清洁,减少过敏原等刺激物。

    2025-10-13 13:12: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