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脑血管、头痛、眩晕、脑梗塞、脑中风、癫痫、帕金森、脑血栓、震颤麻痹、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病等神经内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于脑血管、头痛、老年病等神经内科疾病。在教学方面,结合教学大纲,积极备课,带教应届学生及进修医学,深受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脑血管、头痛、眩晕、脑梗塞、脑中风、癫痫、帕金森、脑血栓、震颤麻痹、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病等神经内科疾病展开
  • 腿上神经跳动怎么回事

    腿部神经跳动可能是肌肉痉挛,也可能是由骨质疏松、周围性神经病变、中枢性神经病变等疾病因素引起。当出现腿部神经跳动时,应尽快前往医院,通过X线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一、肌肉痉挛: 腿部神经跳动可能源于下肢受凉、运动过度、姿势不当等因素导致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腿部肌肉痉挛,此时患者会感觉到腿部神经跳动。 二、骨质疏松: 在骨质疏松患者中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缺钙,使得神经系统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导致骨骼肌异常收缩,从而致使腿部神经跳动。 三、周围性神经病变: 1.坐骨神经痛属于常见疾病,发作时患者下肢会有放电样疼痛,这种放电样疼痛常呈脉冲样在患者身上体现,进而可导致腿部神经跳动。 四、中枢性神经病变: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一种,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常表现为活动迟缓、身体不自觉抖动,同时伴有静止状态下腿部神经不自觉跳动症状。 腿部神经跳动首先要排查神经系统疾病,如果确诊有相关疾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建议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总之,腿部神经跳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保健措施。

    2025-08-07 15:02:31
  • 头皮疼是什么原因

    头皮疼的原因有很多,如头皮感染、外伤、紧张性头痛、神经痛以及其他疾病等。如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伴有其他症状或有家族病史,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头皮感染:如头皮炎、疖子等,可能导致头皮红肿、疼痛。 2.头皮外伤:头皮受到外力撞击、切割等损伤,会引起疼痛。 3.紧张性头痛:压力、焦虑、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头部肌肉紧张,引起头皮疼痛。 4.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等神经病变可能引起头皮疼痛。 5.其他原因: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头皮疼。 需要注意的是,头皮疼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如脑肿瘤、脑膜炎等。如果头皮疼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程度较严重、伴有其他症状或有家族病史,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07 14:44:36
  • 什么是神经痛的表现

    神经痛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情绪问题,其表现因病因、病变部位和个体差异而异。 神经痛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它通常由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神经痛的表现可以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疼痛: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剧烈的、电击样的、刀割样的或烧灼样的。疼痛的程度可以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感到非常疼痛,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不适。 2.感觉异常:除了疼痛之外,神经痛还可能导致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瘙痒、烧灼感等。这些感觉异常可能会出现在疼痛区域的周围或远处。 3.运动障碍: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痛可能会导致运动障碍,如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运动不协调等。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痛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出汗异常、皮肤温度改变、血压波动等症状。 5.情绪问题:神经痛可能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痛的表现可能因病因、病变部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神经痛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因此,这些人群在出现神经痛症状时,应更加重视,并及时就医。 总之,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神经痛的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8-04 11:35:51
  • 上肢麻木是什么引起的

    上肢麻木可能由颈椎病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糖尿病、脊髓肿瘤等导致。 一、颈椎病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当椎间盘突出后,会在颈部对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根形成压迫。若支配上肢的神经根受到刺激,就会引发手臂麻木,而压迫脊髓也会产生相应麻木症状。对此,一般可采用针灸、牵引、按摩等疗法。如果症状严重,则需通过手术来医治。 1.针灸:利用针刺或艾灸人体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缓解麻木等不适。 2.牵引:通过外力牵拉颈椎,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的压迫。 3.按摩: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症状。 二、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上肢麻木是因糖尿病引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这种神经病变常使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患者表现为双手、双足末梢麻木、疼痛等各种感觉异常。此时患者通常需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进行治疗。同时必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才能有效缓解症状,控糖药物一般可选择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1.甲钴胺:能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2.依帕司他:可抑制多元醇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从而改善神经病变。 3.硫辛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神经细胞。 三、脊髓肿瘤:脊髓肿瘤患者常会出现肢体疼痛、麻木、肌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肢体瘫痪。通常脊髓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总之,上肢麻木的原因多样,需明确具体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病情。

    2025-08-04 11:29:14
  • 脑出血昏迷多久会死亡

    脑出血昏迷后死亡时间不固定,受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种因素影响,部位重要、量大使者数小时至数天可能死亡,反之则时间有差异,预后高度个体化需医生综合评估观察。 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对脑出血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较弱,昏迷后死亡的几率相对较高,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在同等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情况下,可能存活时间会相对长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具体病情。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直接决定昏迷后死亡时间的关键因素,但女性患者可能在一些基础疾病的合并情况等方面与男性有所不同,比如女性若合并有更多的内分泌相关基础疾病等,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和预后。 生活方式也有一定影响,长期吸烟、酗酒的脑出血患者,身体的基础状态较差,脑出血后病情往往更容易恶化,昏迷后死亡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而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向死亡发展的进程。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脑出血后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昏迷后死亡的时间缩短;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相对来说在脑出血昏迷后有更大的存活几率,死亡时间可能会推后,但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变化来综合判断。总体而言,脑出血昏迷后的预后和死亡时间是高度个体化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和动态观察。

    2025-08-04 11:24: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