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烧伤、创面修复、疤痕防治、整形美容。
向 Ta 提问
-
烫伤后起的水泡怎么处理
烫伤后起的水泡较小可不处理,较大的水泡需刺破放水并包扎,严重烫伤应就医。处理时要注意保护泡皮、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等。 小水泡:如果水泡较小,没有破损,可以不做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大水泡:如果水泡较大,疼痛明显,可用消毒针或剪刀在水泡的边缘刺破,将水放出,但要注意保护泡皮,不要将泡皮撕脱。然后用消毒纱布或绷带包扎,保护创面,避免感染。 对于严重的烫伤,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清创、抗感染治疗等。 在处理烫伤后起的水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以免感染。 2.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沾水。 3.避免摩擦和刺激创面。 4.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5.如果创面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烫伤后起的水泡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严重的烫伤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的发生。
2025-04-30 12:13:19 -
脚烫伤后肿了怎么办
烫伤后肿了,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30分钟,脱去衣物后继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用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后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处理。 1.冲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和肿胀。 2.脱 在冷水中,小心地脱去衣物,避免强行拉扯,以免加重烫伤。 3.泡 继续将烫伤的脚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以缓解疼痛和稳定伤势。 4.盖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摩擦和感染。 5.送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的烫伤,如三度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疱、感染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就诊。在等待就医过程中,可将受伤的脚抬高,以减轻肿胀。此外,对于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烫伤后的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的发生。
2025-04-30 12:13:19 -
水泡多大算大要挑拨烫伤的
直径大于1厘米的水泡可被认为是大水泡。 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厘米的水泡可以被认为是大水泡。 需要注意的是,水泡的大小并不是判断烫伤严重程度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烫伤的深度、部位、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于较大的水泡,不建议自行挑破,以免引起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毒后的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出,但要注意保留水泡皮,以保护创面。如果水泡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吸收。 在处理烫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烫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治疗。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烫伤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在这些情况下,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的发生。如果不小心烫伤,应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以减轻疼痛和损伤。
2025-04-30 12:13:18 -
被油烫伤怎么会不留疤
被油烫伤后是否留疤与烫伤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有关。轻微红肿、疼痛且未伤及皮肤深层,通常不留疤,清洗后涂抹烫伤膏即可;烫伤严重如皮肤呈白色、灰色、黑色,可通过一些方法减少疤痕产生。 一、冷水冲洗:烫伤后尽快冷水冲洗,能清除残留油分,防止烫伤加重,还可镇痛,降低留疤可能。 二、及时就诊:保护创面并及时到医院清理,可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消炎药物预防感染,减少留疤几率。 三、局部用药: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等,伤口恢复期使用可减少疤痕生成。 四、注意饮食:烫伤后伤口未完全恢复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若疤痕已形成,为求美观可进行激光手术治疗,严重时可行植皮手术。瘢痕体质人群若烫伤不易恢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损伤留疤。 总之,对于油烫伤后的处理和预防疤痕形成,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减少疤痕带来的影响。
2025-04-30 12:13:18 -
烫伤不擦药用什么好的快
烫伤后不擦药,可采取“冲、脱、泡、盖、送”的急救处理方式,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脱去衣物,继续用冷水浸泡15-30分钟,用纱布或棉质布巾覆盖伤口并及时送医。特殊人群或伤口感染恶化需及时就医。 1.冲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缓解疼痛和损伤。 2.脱 在冷水中小心地脱去衣物,如果衣物与伤口粘连,不要强行拉扯,以免加重损伤,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 3.泡 继续用冷水浸泡伤口15-30分钟,以缓解疼痛和稳定伤势。 4.盖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质布巾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5.送 如果伤口较为严重,或出现水疱、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烫伤后的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如果伤口出现感染、恶化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2025-04-30 1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