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正莉,女,主任医师,讲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儿科,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遵“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原则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护小儿身心健康。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著作4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腹泻、便秘、遗尿、汗证、夜啼、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等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惊厥、肾炎、幼年类风湿病、紫癜等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展开
  • 八个月宝宝肚子不消化拉肚子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肚子不消化拉肚子时需调整饮食结构,母乳喂养妈妈避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已添辅食者暂减辅食量或换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南瓜泥,加强腹部护理要保暖热敷并注意水温、便后清洗臀部涂护臀膏,密切观察拉肚子严重程度、精神状态及有无脱水表现等,持续不缓解或有脱水、发热呕吐等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非药物干预优先,需用药遵医嘱且考虑宝宝年龄特点。 一、调整饮食结构 对于八个月的宝宝,若出现肚子不消化拉肚子情况,首先需调整饮食。若为母乳喂养,妈妈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及高纤维等易加重宝宝消化负担的食物;若已添加辅食,需暂时减少辅食量或更换为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泥等,此类食物易于消化,可减轻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压力。 二、加强腹部护理 要注重宝宝腹部保暖,可使用温水袋适当热敷腹部,但需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同时,每次宝宝排便后,要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膏,以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红臀等问题。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需密切观察宝宝拉肚子的严重程度、精神状态及有无脱水表现等。若宝宝拉肚子持续不缓解、大便次数频繁且量多、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时无泪、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或伴有发热、呕吐剧烈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四、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八个月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所有护理操作均需轻柔、谨慎,避免因护理不当对宝宝造成额外伤害。非药物干预为优先选择,尽量不轻易使用药物,若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要充分考虑宝宝年龄特点,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2025-09-12 11:51:08
  • 宝宝多大能吃芒果

    一般建议宝宝满1岁后再吃芒果,1岁后吃要排查过敏、注意食用方式,有过敏家族史宝宝更谨慎,芒果富含营养对宝宝有益但需正确食用发挥作用。 一、宝宝1岁后吃芒果的注意事项 1.过敏情况排查 在给1岁后的宝宝首次添加芒果时,应少量尝试。可以将芒果制成泥状,取少量涂抹在宝宝的口唇周围,观察1-2天,看是否有口唇红肿、皮疹等过敏现象。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再逐渐增加食用量。这是因为部分宝宝可能对芒果中的特定蛋白质等成分敏感,通过少量引入并观察能及时发现过敏情况,保障宝宝健康。 2.食用方式 可以将芒果切成小块让宝宝抓握食用(需在成人监护下),或者制成芒果糊与其他辅食搭配。例如将芒果糊与米粉、粥等混合,这样既可以增加辅食的口感和营养,又能让宝宝逐步适应芒果的味道。同时,要注意避免宝宝一次性食用过多芒果,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因为芒果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胀、腹泻等问题。 3.特殊人群提醒 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在添加芒果等易过敏食物时要更加谨慎。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家族过敏史等情况给出更个性化的建议。比如家族中有明确的食物过敏史,特别是对水果过敏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宝宝2岁甚至更晚些时候再引入芒果,并且在引入过程中密切观察。 二、芒果的营养成分及对宝宝的益处 芒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维生素A有助于宝宝视力发育;维生素C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膳食纤维能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但即使芒果有这些益处,也需要在宝宝适合的年龄且正确食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2025-09-12 11:48:15
  • 宝宝不会吸母乳怎么办

    确保正确含接姿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置入宝宝口中等以保证有效吸吮,哺乳前轻触宝宝口角诱导寻乳送乳头引发吸吮反射,营造安静舒适氛围让母亲放松利于宝宝吸吮,若多次尝试宝宝仍无法有效吸吮则及时求助专业哺乳顾问或儿科医生检查排查问题并获针对性指导。 一、调整含接姿势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宝宝有效吸吮母乳的基础。母亲需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置入宝宝口中,确保宝宝下颌紧贴乳房,此时宝宝嘴唇应呈外翻状,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如此可保证有效吸吮动作并促进乳汁流出,此姿势符合婴儿口腔解剖结构及吸吮生理需求,经临床观察,正确含接姿势能显著提高宝宝吸吮效率。 二、刺激觅食反射 哺乳前可轻触宝宝口角诱导其转头寻乳,当宝宝嘴巴张开瞬间迅速将乳头送入,引发吸吮反射。研究显示,通过刺激觅食反射可有效激活宝宝的吸吮本能,约70%的宝宝经此方法能逐步建立吸吮行为,该方法基于婴儿天生的觅食反射机制,具有科学依据。 三、营造舒适哺乳环境 哺乳时应打造安静、舒适的氛围,让宝宝专注于吸吮母乳。母亲自身需放松身心,利于乳汁分泌及宝宝吸吮。避免外界干扰分散宝宝注意力,为宝宝创造适宜的哺乳条件,这符合儿科舒适护理原则,能帮助宝宝集中精力进行吸吮。 四、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若经多次尝试宝宝仍无法有效吸母乳,需及时求助专业哺乳顾问或儿科医生。他们可检查宝宝口腔等状况,排查舌系带过短等可能影响吸吮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指导。需关注宝宝个体差异,不同宝宝可能需不同调整方式,应耐心尝试多种方法,以保障宝宝顺利吸吮母乳获取营养,此为遵循循证医学中及时获取专业医疗支持的原则。

    2025-09-12 11:45:17
  • 宝宝鼻塞可以打预防针吗

    宝宝鼻塞时能否打预防针分情况,轻微鼻塞无其他明显不适通常可打,严重鼻塞或伴其他明显不适则不建议打,特殊人群如不同月龄宝宝、生活方式、有既往病史的宝宝需注意相关情况,家长要根据宝宝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接种。 严重鼻塞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当宝宝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吃奶,或者同时伴有发热(体温≥37.5℃)、咳嗽、腹泻等其他症状时,不建议打预防针。此时宝宝身体处于相对虚弱或患病状态,打预防针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反应,还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增加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比如宝宝因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可能因哭闹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缺氧等问题;若伴有发热,接种疫苗后可能使发热情况更难判断是疫苗反应还是原有疾病引起。 特殊人群(宝宝)在此情况的温馨提示 年龄因素:不同月龄的宝宝对鼻塞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可能不同。对于小月龄宝宝,鼻塞可能更易影响呼吸等基本生理功能,若出现鼻塞伴其他不适,更要谨慎对待是否接种。家长要密切观察小月龄宝宝鼻塞时的呼吸频率、面色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暂缓接种。 生活方式:日常要注意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适宜湿度(一般40%-60%)和温度(22℃-25℃),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寒冷刺激加重鼻塞。同时,要注意宝宝的清洁卫生,减少因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鼻塞加重情况。 病史影响:如果宝宝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等容易反复鼻塞的病史,当再次出现鼻塞时,家长要详细告知医生宝宝的病史情况,以便医生综合判断是否可以接种预防针。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病史、当前鼻塞及全身状况来权衡接种疫苗的利弊。

    2025-09-12 11:43:11
  • 5岁小孩尿床怎么回事

    5岁小孩尿床可能由生理发育、睡眠过深、心理、饮水、疾病等因素引起,家长勿过度责备孩子,可通过养成良好作息、睡前限水、夜间定时叫醒排尿等改善,若持续严重需就医排查疾病。 睡眠过深因素 有些5岁小孩睡眠过深,即使膀胱有尿意产生信号,也不容易醒来去排尿。这是因为睡眠状态下大脑对膀胱传来的尿意刺激反应不敏感,从而导致尿床发生。 心理因素 如孩子近期受到惊吓、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如搬家、换新保姆等),可能会引起心理压力,进而出现尿床情况。心理因素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控来导致尿床现象。 饮水因素 如果孩子在睡前饮用较多的水、牛奶等液体,夜间产生的尿液量就会增多,超过了膀胱的容量,就容易发生尿床。 疾病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畸形、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或炎症刺激可能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导致尿床。例如尿道畸形可能使尿液排出不畅或不能正常控制;膀胱炎会因炎症刺激膀胱,使膀胱频繁产生尿意但每次排尿量少,进而容易尿床。 内分泌疾病:像糖尿病,患儿血糖升高会导致尿量增多,若夜间血糖控制不佳,就可能出现尿床情况;尿崩症患儿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产生大量稀释尿液,也容易引发尿床。 对于5岁小孩尿床,家长首先不要过度责备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白天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锻炼膀胱容量;睡前限制饮水;夜间定时叫醒孩子排尿,帮助孩子建立起排尿的条件反射。如果尿床情况持续存在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疾病等异常情况。

    2025-09-12 11:39: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