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正莉,女,主任医师,讲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儿科,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遵“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原则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护小儿身心健康。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著作4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腹泻、便秘、遗尿、汗证、夜啼、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等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惊厥、肾炎、幼年类风湿病、紫癜等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展开
  • 小孩水痘会传染吗

    小孩水痘具有传染性,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期从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人群普遍易感,未接种疫苗儿童易感染,孕妇接触可能影响胎儿,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感染后病情可能严重需及时采取措施。 传染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儿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儿童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如果有水痘患儿,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在儿童之间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比如,接触了水痘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等,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皮肤黏膜而侵入人体。 传染期 水痘的传染期从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在这个时间段内,患儿都具有传染性。所以,一旦发现小孩患水痘,需要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儿童。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对于没有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疫苗的小孩来说,接触水痘患儿后感染的风险很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所以孕妇要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儿,如果不慎接触且自身没有免疫力,应及时就医咨询。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比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病程较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更高。这类儿童一旦接触水痘患儿,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2025-07-28 15:56:31
  • 婴儿多大可以吃蛋白

    婴儿满1岁后可逐渐尝试吃蛋白,1岁前不宜过早添加因肠道屏障弱、免疫系统未完善易过敏,1岁后逐步引入要从少量开始观察,有家族过敏史的更需遵儿科医生指导且密切观察,引入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保障婴儿饮食安全健康及营养全面摄取与成长。 1岁前不宜过早添加蛋白的原因 婴儿在1岁前,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蛋白属于相对较难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而且此时婴儿的免疫系统也还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过早摄入蛋白容易引发食物过敏。例如,有研究表明,婴儿在4-6个月时肠道通透性较高,过早引入蛋白类食物,致敏原更容易通过肠道屏障进入体内,从而增加婴儿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 1岁后逐步引入蛋白的方式 当婴儿满1岁后,可以开始逐步引入蛋白。初始可以从少量开始,观察婴儿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如皮肤是否出现皮疹、是否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引入少量蛋白后婴儿没有不适反应,可逐渐增加摄入量。这是因为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胃肠道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免疫系统也进一步成熟,能够更好地适应蛋白类食物的摄入。 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在引入蛋白类食物时更要谨慎,建议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婴儿引入蛋白后的反应,因为这类婴儿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相对更高。同时,在引入蛋白过程中,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保证婴儿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充分考虑到婴儿个体的生长发育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过敏风险等因素,以确保婴儿能够顺利适应蛋白类食物的摄入,促进其营养的全面摄取和健康成长。

    2025-07-28 15:54:23
  • 一岁半的宝宝开塞露怎么用

    一岁半宝宝使用开塞露需在温暖私密环境准备好物品,让宝宝侧卧抬高臀部,轻柔插入开塞露前端1-2厘米挤入液体,注意不能频繁用、操作轻柔,长期排便异常要就医,用后观察反应,异常立即就医。 一、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选择一个温暖、舒适且相对私密的环境,可提前将室温调节至适宜状态,避免宝宝因寒冷而产生不适。 2.物品准备:准备好一支开塞露,确保其包装完好且在有效期内。同时,准备好干净的纸巾等用于清洁。 二、操作步骤 1.宝宝体位:让一岁半的宝宝采取侧卧姿势,可将其臀部适当抬高,这样有助于开塞露顺利插入及药物发挥作用。 2.开塞露插入:取下开塞露的瓶盖,然后缓慢将开塞露的前端轻轻插入宝宝的肛门内,插入深度一般约为1-2厘米左右,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肛门损伤。插入后,将开塞露内的液体全部挤入宝宝肛门内。 三、注意事项 1.频率限制:开塞露属于刺激性泻药,不能频繁使用,否则可能会导致宝宝产生依赖性,影响其自身正常的排便反射。 2.操作轻柔: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一岁半宝宝的肛门黏膜较为娇嫩,过度用力可能会引起黏膜损伤、出血等情况。 3.特殊情况:如果宝宝长期存在排便异常问题,不应仅依赖开塞露,需及时带宝宝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病变等情况,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4.观察反应:使用开塞露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出现剧烈哭闹不止、肛门严重疼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

    2025-07-28 15:52:05
  • 鹅口疮的症状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表现为出现不易擦掉的白色斑膜,病情可从局部蔓延至整个口腔甚至其他部位,感染严重时有低热、拒食、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婴幼儿高发且可能流涎增多,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更严重易反复发作。 口腔黏膜表现: 最典型的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斑膜,常见于颊、舌、软腭及牙龈等部位。斑膜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不容易擦去,若强行擦去,可见下方充血、糜烂的创面。例如,婴儿的口腔内可能会发现类似奶块的白色附着物,但不同于奶块,奶块可以用棉签轻易擦掉,而鹅口疮的白膜不易擦掉。 病情较轻时,白色斑膜可能仅出现在局部区域,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蔓延至整个口腔,甚至波及咽部、食管等部位。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当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低热、拒食、烦躁不安等表现。对于婴儿来说,拒食可能表现为吃奶时哭闹不安,因为口腔内的疼痛会影响其进食。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婴幼儿:婴幼儿是鹅口疮的高发人群,由于口腔黏膜娇嫩,白色念珠菌容易定植繁殖。除了上述口腔黏膜及可能的全身症状外,由于口腔不适,婴幼儿可能会出现流涎增多的情况,因为口腔内的疼痛刺激会导致唾液分泌增加。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患者,或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者,鹅口疮的症状可能更严重,白色斑膜范围更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为其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过度生长。

    2025-07-28 15:49:51
  • 宝宝一直处于低烧状态是怎么回事

    宝宝一直处于低烧状态,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感染性疾病: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等。 2.免疫系统问题: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病可能导致宝宝持续低烧。 3.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结核病、川崎病等。 4.恶性肿瘤:某些血液系统或实体肿瘤也可能引起低烧。 5.药物反应: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低烧。 6.其他原因:如出牙、环境温度过高等。 如果宝宝一直处于低烧状态,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宝宝的症状、体征和其他相关信息。 2.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胸片、腹部超声等,以帮助确定病因。 3.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免疫性疾病,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等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其他症状变化,如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2.给宝宝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 3.保持宝宝的舒适,避免过度包裹。 4.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宝宝的健康问题,尤其是持续低烧的情况,家长应该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2025-07-28 15:47: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