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正莉,女,主任医师,讲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儿科,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遵“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原则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护小儿身心健康。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著作4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腹泻、便秘、遗尿、汗证、夜啼、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等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惊厥、肾炎、幼年类风湿病、紫癜等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展开
  • 宝宝发烧出汗了要盖被子吗

    宝宝发烧出汗时盖被子需分情况,体温下降期被子要适度,考虑个体差异,婴儿和较大宝宝盖被有别,从儿科安全护理出发,盖被要保证舒适、利于散热且避着凉,室内温度适宜时盖薄被。 一、体温处于下降期时 当宝宝发烧出汗时,处于体温下降期。此时宝宝体表有汗液,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帮助体温进一步降低。这时候被子的覆盖需要适度。如果被子盖得太厚,会影响汗液的蒸发散热,不利于体温的下降。一般可以给宝宝盖轻薄、透气的被子,以保持舒适为宜,不要让宝宝因为过热而感觉不适,同时也能避免因为汗液蒸发过快导致宝宝着凉。 二、考虑宝宝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宝宝对于温度的感知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在发烧出汗时,盖被子要更加谨慎。可以选择柔软、保暖性适中的被子,轻轻盖在身上,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被子湿了要及时更换,防止宝宝因为接触湿冷的被子而受凉。对于较大的宝宝,相对来说体温调节能力稍好一些,但也需要根据其自身的舒适程度来调整被子的覆盖情况。 三、从儿科安全护理角度出发 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宝宝发烧出汗时盖被子要以保证宝宝舒适、利于散热且避免着凉为目标。要避免使用过厚、不透气的被子,防止影响宝宝的呼吸和体温调节。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和身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被子的覆盖情况,确保宝宝在发烧出汗期间能够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促进身体的恢复。例如,在室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给宝宝盖一层薄被即可,既不会因为被子过厚阻碍散热,也能在宝宝感觉有点凉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2025-09-26 09:50:16
  • 两个月的宝宝老是吐唾沫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老是吐唾沫,首先考虑正常生理现象,因唾液腺发育但吞咽不完善所致,只需保持口周清洁干燥;若口周有白色斑块警惕鹅口疮,口腔有溃疡也可能吐唾沫增多,需留意口腔疾病;呼吸道感染时也会吐唾沫,常伴咳嗽、鼻塞、发热等症状,若吐唾沫情况突然加重或伴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宝宝口腔周围皮肤清洁卫生,观察吐唾沫频率及伴随症状。 口腔疾病需留意 鹅口疮:如果宝宝除了吐唾沫外,口周还可见白色斑块,要警惕鹅口疮。这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多因口腔不清洁或奶具消毒不严格等导致。需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用制霉菌素等药物局部涂抹,但要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口腔溃疡:若宝宝口腔有溃疡,也可能会因疼痛等原因出现吐唾沫增多的情况。可能与宝宝局部创伤、感染等有关,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就医处理。 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当宝宝患有呼吸道感染时,也可能会出现吐唾沫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咳嗽、鼻塞、发热等症状。例如感冒、肺炎等疾病早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宝宝可能会通过吐唾沫等方式来排出分泌物。如果怀疑有呼吸道感染,需密切观察宝宝的整体情况,如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温馨提示 对于两个月的宝宝,家长要特别注意护理。在日常照顾中,要保持宝宝口腔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口水巾。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吐唾沫的频率、伴随症状等,如果吐唾沫情况突然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2025-09-26 09:49:34
  • 五个月的小孩拉肚子怎么办

    五个月小孩拉肚子需先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腹泻,然后进行一般护理,调整饮食,做好臀部护理,及时补充水分,观察病情变化,还需注意家庭环境中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及腹部保暖等。 一、判断腹泻原因 五个月小孩拉肚子首先要区分是生理性腹泻还是病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病理性腹泻则可能由感染(如病毒、细菌等)、过敏等原因引起,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精神差等表现。 二、一般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考虑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以减轻肠道负担。 2.臀部护理:每次腹泻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红臀。可适当涂抹护臀膏。 三、及时补充水分 腹泻容易导致宝宝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服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四、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宝宝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性状(如颜色、有无脓血等)、体温、精神状态等。如果腹泻次数频繁、大便性状异常加重、出现高热、精神差等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五、家庭环境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加重腹泻。

    2025-09-26 09:47:42
  • 婴儿拉绿色便便是闪腰了吗

    婴儿拉绿色便便通常不是闪腰引起,其常见原因有喂养因素(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影响、配方奶中铁未完全吸收)、消化系统发育特点、腹部着凉、肠道感染等,家长需结合婴儿具体情况分析,有异常表现及时咨询医生。 喂养因素 母乳喂养:若母亲饮食中摄入较多绿色蔬菜等,可能导致母乳中绿色素含量相对高,婴儿吃了这样的母乳后可能拉绿色便便。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的饮食需要均衡,尽量避免过度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导致母乳成分改变。 配方奶喂养:部分配方奶中铁含量较高,婴儿不能完全吸收时,多余的铁经肠道代谢可能使大便呈绿色。选择配方奶时可关注铁含量等成分情况,根据婴儿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配方奶。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肠道蠕动较快,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胆汁中的胆红素尚未充分转化为粪胆原,就从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绿色。这是婴儿阶段比较常见的情况,随着婴儿月龄增长,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腹部着凉:婴儿腹部着凉后,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出现拉绿色便便的情况。要注意给婴儿腹部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夜间要盖好被子,避免腹部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肠道感染:如果婴儿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出现拉绿色便便的现象,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发热、呕吐等其他症状。此时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整体状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婴儿拉绿色便便一般不是闪腰导致,家长需结合婴儿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原因,若有疑虑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2025-09-26 09:46:59
  • 手足口病疫苗是几岁打的

    手足口病疫苗适用6月龄-5岁儿童接种,过敏体质、患急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接种需注意,过敏体质者不能接种,患急性疾病者康复后再考虑,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谨慎评估。 6月龄阶段:6月龄是可以开始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起始年龄,此时宝宝免疫系统逐渐发育,但还相对较弱,接种疫苗可以在这个关键时期为其提供针对EV71的免疫保护。 5岁以下阶段:因为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所以5岁以下儿童都在适宜接种的年龄范围内。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但低于5岁仍有感染EV71导致手足口病的可能,所以在5岁前接种能持续获得保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儿童:如果儿童对疫苗成分存在过敏情况,比如对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等成分过敏,是不能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因为接种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健康。所以在接种前需要详细询问儿童的过敏史。 患有急性疾病儿童:当儿童处于急性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期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反应,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需要等儿童疾病康复,身体恢复健康状态后再考虑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例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情况的儿童,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可能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不能有效获得保护作用,同时还可能面临较高的接种风险,所以这类儿童接种需要谨慎评估,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决定是否接种。

    2025-09-26 09:46: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