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正莉,女,主任医师,讲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儿科,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遵“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原则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护小儿身心健康。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著作4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腹泻、便秘、遗尿、汗证、夜啼、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等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惊厥、肾炎、幼年类风湿病、紫癜等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展开
  • 小儿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小儿支气管炎可治好,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保暖、饮食调整)、对症治疗(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多自限,特定病毒用对应药,细菌感染用合适抗生素),不同年龄患儿有不同特点及应对,还可通过增强体质、避免接触病原体、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来预防。 一、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与保暖:让患儿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合适(50%-60%),避免患儿再次受凉,这有助于患儿身体恢复,减少呼吸道刺激。 饮食调整: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2.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若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有助于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对于咳嗽剧烈影响休息的患儿,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止咳药物,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止咳药。 平喘:若患儿有喘息症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喘息情况。 3.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多数病毒性支气管炎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对于流感病毒等特定病毒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可使用奥司他韦等。 细菌感染: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二、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及应对 1.婴儿期(0-1岁) 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在护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因痰液堵塞气道引发严重后果。同时,婴儿用药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2.幼儿期(1-3岁) 幼儿对疾病的认知和配合度相对婴儿有所提高,但仍需家长和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在治疗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多饮水、配合咳痰等操作。对于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幼儿,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采用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等),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 3.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儿童相对更能配合治疗,在治疗中可适当给予心理安抚,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此阶段仍要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和护理。 三、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活动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强度。 2.避免接触病原体: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 3.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若未及时控制可能会蔓延引发支气管炎,所以一旦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发展为支气管炎。

    2025-09-25 12:12:26
  • 宝宝睡觉不用枕头好吗

    宝宝睡觉是否用枕头需分阶段看,新生儿阶段(0-3个月)不用枕头好,因其脊柱直,用枕会影响呼吸和脊柱发育;3个月-1岁阶段,宝宝开始抬头,脊柱颈段有生理弯曲,需选1-2厘米高的枕头;1岁以上阶段,脊柱胸段有生理弯曲,可据情况选3-6厘米高枕头,且不用枕头也可,从脊柱发育角度,合适枕头助维持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不同阶段脊柱特点决定枕头需求;从呼吸等生理功能角度,不同阶段不用或用不合适枕头影响呼吸等,合适枕头可保呼吸通畅等。 3个月-1岁阶段: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3个月后宝宝开始学会抬头,脊柱颈段开始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此时可以给宝宝选择高度约1-2厘米的枕头。合适高度的枕头可以维持睡眠时颈椎的生理曲度,让宝宝感觉更舒适,同时也能保证呼吸顺畅。如果这个阶段不用枕头,宝宝头部位置过低可能会影响呼吸,头部位置过高又可能导致颈部不适; 1岁以上阶段:1岁以后宝宝的脊柱胸段也开始出现向后的生理弯曲,此时可以根据宝宝的体型和舒适度选择高度在3-6厘米左右的枕头。但即使这个阶段,也不是所有宝宝都一定要用枕头,还是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如果宝宝使用枕头后出现呼吸不畅、睡眠不安等情况,也可以考虑不用枕头。 从脊柱发育角度分析 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形成:宝宝的脊柱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弯曲形成过程,枕头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合适高度的枕头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长期不用枕头或者使用不合适高度的枕头,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的风险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不合理的睡眠用枕情况可能会对儿童脊柱早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合适的枕头高度对于维持脊柱生理曲度至关重要。 不同阶段脊柱特点与枕头需求:在新生儿阶段脊柱无生理弯曲,无需枕头;3个月-1岁时脊柱颈段开始出现生理弯曲,需要合适低枕来辅助维持;1岁以上随着胸段生理弯曲出现,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高度枕头,以适应脊柱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保证宝宝睡眠时脊柱处于良好的力学环境中。 从呼吸等生理功能角度考虑 呼吸通畅方面:对于不同阶段的宝宝,不用枕头或使用不合适枕头可能影响呼吸。新生儿不用枕头时,头部位置与身体其他部位相对位置合适,呼吸通畅;但3个月后,若不用枕头,头部过低可能导致气道受压,影响通气。而合适高度的枕头可以使气道保持相对通畅的状态,让宝宝呼吸更顺畅,减少因呼吸不畅导致的睡眠中断等情况。例如,有临床观察发现,合理使用枕头有助于改善宝宝睡眠时的呼吸状况; 耳部受压等情况:另外,不合适的枕头可能会导致宝宝耳部受压等问题。比如枕头过高可能使宝宝耳部受到不必要的压力,而合适高度的枕头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保证宝宝耳部的正常生理状态,减少因耳部受压带来的不适。

    2025-09-25 12:09:50
  • 婴儿肠绞痛怎么缓解

    可通过安抚姿势缓解(如飞机抱、竖抱拍嗝)、腹部按摩缓解(顺时针按摩腹部)、环境调整缓解(营造安静环境、调节适宜温度)、母乳喂养调整(母亲饮食调整)来缓解婴儿肠绞痛,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特殊情况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措施。 一、安抚姿势缓解 1.飞机抱:让婴儿趴在成人的手臂上,成人的手呈杯状托住婴儿的腹部,这种姿势可以模拟婴儿在子宫内的环境,能有效缓解肠绞痛。因为子宫内的空间相对狭窄,飞机抱能给婴儿一定的压迫感,让婴儿感到舒适,一般每次飞机抱持续几分钟即可。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身体较为柔软,要注意手臂托抱的力度适中,避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2.竖抱拍嗝:将婴儿竖着抱起来,让婴儿的头部靠在成人的肩膀上,然后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排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当婴儿胃肠道内气体排出后,肠绞痛的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在竖抱拍嗝时,要注意支撑好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确保婴儿的安全。对于有吐奶情况的婴儿,竖抱拍嗝时要更加小心,防止吐奶导致窒息。 二、腹部按摩缓解 1.顺时针按摩腹部:用温暖的手掌以婴儿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婴儿的腹部。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婴儿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从而缓解肠绞痛。按摩时要注意手部温度适宜,不要过凉或过热,一般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对于有皮肤破损或皮疹等情况的婴儿腹部,要避免按摩该部位,防止加重皮肤问题。 三、环境调整缓解 1.营造安静环境:婴儿肠绞痛时,嘈杂的环境可能会加重其不适。所以要为婴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噪音干扰。可以将室内的灯光调暗,关闭电视、音响等发出较大声音的设备。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在安静环境中能更好地放松,缓解肠绞痛带来的烦躁情绪。 2.调节适宜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较为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刺激婴儿,加重肠绞痛。可以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节室内温度。对于新生儿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室内温度的稳定,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婴儿身体不适,进而加重肠绞痛症状。 四、母乳喂养调整(针对母乳喂养婴儿) 1.母亲饮食调整: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婴儿过敏或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奶制品、辛辣食物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导致婴儿肠绞痛加重。母亲可以记录自己的饮食和婴儿肠绞痛发作的关系,以便找出可能引起婴儿不适的食物并加以避免。 五、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婴儿肠绞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疾病等特殊情况的婴儿,在采取缓解肠绞痛措施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婴儿的安全和健康。

    2025-09-25 12:07:51
  • 孩子老是吸鼻子怎么办

    孩子吸鼻子常见原因有鼻腔分泌物刺激、过敏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等,婴幼儿和过敏体质儿童有特殊注意事项,长期吸鼻子可能影响呼吸功能与生长发育,若长期吸鼻子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鼻腔分泌物刺激 原因: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黏膜娇嫩,容易受到分泌物刺激。如果空气干燥,鼻腔分泌物会变得黏稠,刺激鼻黏膜引起吸鼻子动作。比如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孩子鼻腔容易干燥产生分泌物。 应对措施: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左右。还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再使用吸鼻器轻柔地吸出分泌物。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鼓励其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 (二)过敏因素 原因: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会引起鼻黏膜过敏反应,出现鼻痒、流涕等症状,导致孩子吸鼻子。例如春天花粉弥漫时,过敏体质的孩子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应对措施:首先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过敏原,勤洗床上用品等。如果过敏症状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严格遵循医生建议。 (三)上呼吸道感染 原因:孩子感冒时,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鼻黏膜炎症,分泌物增多,刺激鼻腔导致吸鼻子。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往往先出现鼻部症状。 应对措施: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自限性,要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如果有发热等其他症状,根据具体情况对症处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但儿童用药需谨慎选择。同时,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婴幼儿吸鼻子时要特别小心操作。使用吸鼻器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幼儿娇嫩的鼻黏膜。因为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吸鼻子的频率、伴随症状等。如果婴幼儿吸鼻子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 (二)过敏体质儿童 过敏体质儿童吸鼻子时,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外,要更细致地关注生活环境。比如选择纯棉材质的床上用品,避免使用毛绒玩具等容易积聚过敏原的物品。在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某些海鲜等,密切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有相关症状加重情况。 三、长期吸鼻子的潜在影响及重视情况 长期吸鼻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导致睡眠时通气不畅,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身体快速生长的阶段。如果孩子长期吸鼻子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鼻塞严重影响呼吸、流涕颜色异常(如黄绿脓涕)、伴有头痛等,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9-25 12:07:10
  • 儿童胃火大口臭吃什么

    儿童胃火大、口臭时,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清热降火原则,谷物类可选小米、玉米,蔬菜水果类可选苦瓜、黄瓜、梨,要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甜食等食物,婴幼儿添加辅食需谨慎,母亲饮食也有影响,大龄儿童要培养良好习惯、保证睡眠和适当活动来改善胃火大、口臭状况。 一、饮食调整原则 儿童胃火大、口臭时,饮食上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且能清热降火的原则。 (一)谷物类 1.小米:小米性凉,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煮成小米粥给儿童食用,小米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肠负担,有助于改善胃火大的情况。例如,每日早晚各食用一次小米粥,连续食用一段时间,对缓解口臭有一定帮助。 2.玉米: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堆积,从而减轻胃火。可以将玉米做成玉米糊或煮成玉米粥,儿童容易接受。 (二)蔬菜水果类 1.苦瓜:苦瓜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对于胃火大引起的口臭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可以将苦瓜炒成清淡的菜肴,如清炒苦瓜,注意烹饪时少放油盐,保持苦瓜的清热功效。但要注意儿童的口味接受程度,若儿童不喜欢苦瓜的苦味,也可以尝试将苦瓜榨汁后少量饮用。 2.黄瓜:黄瓜水分含量高,性寒凉,能清热解渴、利尿。可以凉拌黄瓜给儿童食用,或者将黄瓜切成小块作为水果小食给儿童吃。例如,每日食用100-150克黄瓜,分多次食用,有助于降低胃火、改善口臭。 3.梨:梨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将梨做成梨汁给儿童饮用,或者煮成冰糖雪梨水。但要注意,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饮用时要控制量,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导致腹泻等不适。一般3-6岁儿童每次饮用50-100毫升为宜。 二、避免食用的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类食物容易加重胃火,导致口臭加重。例如,儿童常吃的辣条、麻辣火锅等含有大量辛辣成分的食物应尽量避免。 2.油腻食物:像油炸鸡腿、薯条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使胃火更旺。儿童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后,可能会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3.甜食:过多的甜食如蛋糕、糖果等,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容易产生湿热,加重胃火。例如,每日食用过多糖果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口臭问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饮食调整时更要谨慎。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的饮食也会间接影响婴儿,母亲应避免食用上述易加重儿童胃火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要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同时,要注意让儿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胃肠功能,改善胃火大、口臭的状况。

    2025-09-25 12:05: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